怎样用活动的方式组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是基于活动方式进行的,如问答活动、小组交流活动、小组活动等。新课程背景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活动教学,以活动为课堂的基本形式,在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其知识构建和技能培养。
  一、以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以活动式教学组织课堂,通过情境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在宽松而富有生机的课堂中学习,自主性才会更高。
  首先,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而设计相应的操作型活动,引导学生在动手和动脑中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概念,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先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再比对第一个三角形画出另一个三角形,将两三角形剪下,然后对比,再给出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学生很快就记住了。既然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呢?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很快就开始议论起来,课堂变得异常活跃。
  其次,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新知学习往往是建立在旧知基础上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动画、视频、故事、话题等多种方式来创设情境,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从而引入新的知识点,进入探究活动。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教师先以“一只青蛙一张嘴两条腿”的话题来引入“如果是10只青蛙呢?50只呢?”提出问题“可不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我们还不知道的数量?”在此问题引导下学生开始尝试,然后教师再以“猜年龄”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初步体验字母可以表示一定的数且有意义,从而引入新课探究中。
  二、以探究活动引导合作学习
  以活动教学来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以问题为辅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和讨论,可让学生更好地形成知识的构建。
  首先,教师导入新课后根据教学内容层次提出问题引导小组学生进行讨论。以“反比例函数(1)”的教学为例,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先出示几个正比例函数引导学生判断,然后以教师案例引导学生列出相应的函数表达式,追问“所列函数表达式和正比例函数有什么区别?”学生对比讨论,教师点拨得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追问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式如何表达?”“如何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如何确定?”通过几个问题的探究而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式和自变量的取值。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交流中构建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系统把握知识,促进了探究学习。
  其次,在学生交流和讨论过程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点拨,不然如果只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无法得到统一的结论,讨论会流于形式。如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中,教师以问题“有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引导学生讨论后,一些学生显得较为迷糊,还不能确定,此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画板进行演示,借助图形来精讲该判定,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三、以实践活动培养应用能力
  在以往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目的是升学率,而随着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数学教学中开始由重知识传授向技能培养转变,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践设计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不仅有利于巩固课堂知识,对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也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要注重在课堂中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多动手操作。如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作图时,可用生活中的购物、手机话费等问题来进行,让学生结合生活案例而认识函数的性质。又如在“中心对称图形” 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圆的对称轴”学习中可让学生利用纸板画出圆并剪下,利用大头针做出转盘转动感受圆的对称轴;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中,利用游戏“不要靠近我”(一个学生以1米为半径展开圆,另外几个同学逐渐向该同学靠近,每走一步回答一个问题,两组同时进行,哪个小组先到达圆就获胜。)引导学生感受相离、相切和相交的概念。
  其次,要注重在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并解决问题。如在“统计的简单应用”的学习后结合教材中的“货币三家”实践活动,引导小组就生活中的超市打折现象进行研究;在“概率的简单应用”学习后以“彩票中奖率探究”为研究主题引导小组结合概率知识分析彩票的中奖率。“对称图形”的学习后以“我的对称图形最漂亮”的绘图比赛来引导学生利用对称性来作图。在数学教学中多展开诸如此类的活动,不仅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合作能力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存在着很多矛盾,这些矛盾也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初中作文教学试作探究。  一、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生写作的普遍现状是:作文千篇一律,抄袭现象严重。大多数中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投入真情实感,写出的文章读起来似乎是一个人所写。写人物就是我的妈妈对我如何得好,如何得无微不至,我是如何得爱我的妈妈;写事
古诗词充满了韵律美。学习古诗词重在读,即有表情的朗读。学生在把握诗词韵律的基础上朗读诗文,能感受诗词传达的意境和内涵。因此,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古诗词朗读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开展古诗词朗读教学。  一、读出韵味,体会诗意  古诗词独特的韵律,让人读起来或是朗朗上口,或是气势十足,这是因为诗文的押韵源于对字句的推敲,运用汉语发音的平仄,句子结构的对
一、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由学生自己提问,然后配合其他的学生来回答探讨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包括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解决问题、教师总结。同时,教师可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有目的地看书学习,使学生看书不再盲目。然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有方向性的解决问题。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是教学语文的重要手段。通过多读书且读好书,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面对学生繁重的课程学习,阅读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学生学习“减负”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内外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中学语文教师探讨的现实教学问题。  一、通过课堂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让阅读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堂组织学生阅读,由于受
初中数学概念具有概念杂、难度分布不均、数量大、理解困难等特点,尤其对于那些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而言,转变数学概念学习观念显得相对困难。笔者认为,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结合题目进行概念对应训练,只有学生们掌握了数学概念,他们才能牢记概念,熟练运用概念。  一、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概念教学记忆化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感悟,当请教教师这个概念为什么是这样的时候,教师的回答往往
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函数,应用得非常广泛,二次函数不仅把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反映出来,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模型。在初中的数学内容中,函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初中数学的函数学习为高中函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函数也是中考和高考的重点考察对象。探究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运用到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在老师构建的教学背景下探索数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探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在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然而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侧重于对学生听、说、读的训练,而很少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因此学生英语书面表达题得分率很低。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本文以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与课程要点结合为中心,一方面强化注重提高学生的词汇组织能力与造句能力,在长期的句型定式使用过程中形成固定的语法思维,另一方面持之以恒地对学
在传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遵循着“单词—词组—句型—课文”逐一讲解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氛围枯燥,很难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无法提高阅读能力,甚至还会讨厌上英语课。怎样改变英语阅读教学的这种困境?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呢?在教学研究实践中,我尝试将生活化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带入课堂,从教学语言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作业生活化三方面把
年轻艺术家李然(1983年生)擅于滔滔不绝的描述自己艺术创作中的每一个方面,这并不令人惊讶——最近两年.李然在视频创作中愈发依赖于语言和文本的对照。他使用建筑语言描述自己的
几何画板是一个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教学软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几何画板,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交互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使初中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一、巧用几何画板,展现函数知识的直观性  函数的教学如果单纯地采用公式和数字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直观地展现函数知识的本质。所以,在函数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几何画板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 巧用几何画板,展现函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