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的是图文,考查的是能力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考中,“图文转换”考查了考生综合性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本文分析了三种常见的转换题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答题。
  【关键词】图文转换;题型思考;答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考试大纲》中“图文转换”虽然非单独考点,但纵观近几年高考,有多套卷涉及。它是综合了考纲要求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的考题,其载体为“图文”,核心为“转换”,综合性好,技巧性强,考生一定要掌握。主要分为三种题型:
  一、表文转换
  图表的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和表格转化为直观的信息来展现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展趋势等。图表解答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相关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它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概括提炼能力。答题时分三步:
  (一)读题头,明对象。审视图表,从表头看起,有表脚的,不要忽略表脚,审视表头的起点是明确表格的说明对象是谁(什么)。题头往往有图表的主题、对象、基本导向等信息,是图表的一个总体说明,也是我们组织答案时的“主语”部分。
  (二)查内容,做比较。针对图表的具体内容,审读数据。找到数据的共性,看到个别要素的特性,同时注意数据的“转折点”,理顺变化规律,明白发展大趋势。
  (三)找角度,抓规律。找角度,就是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到合适的角度分析图表,一般有“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角度;抓规律,就是概括指出表格反映的本质问题,站在宏观与理性的高度,或用言简意赅的语句揭示其规律,或根据数据态势提出建议,或结合提示找出其原因
  另外,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图表概括分析用语,如“全面攀高与全面走低”“高出几成(倍)与相差几成”“走势良好与形势不容乐观”“同期相比与成正(反)比”“增长与下降”“高于与低于”“为主与次之”等等。
  二、画文转换
  画,指图画,主要包括漫画、示意图等。此类试题的特点是给出图画,要求用准确、简明、连贯的语言,或说明介绍,或进行描述。又分为两种:
  第一种:说明漫画内容,揭示漫画寓意。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解读漫画要从标题入手,并抓住画面,重点关注夸张变形的地方,弄清其象征意义,注意图中的文字。如果是几幅画,就要细心对比,找出画幅间的异同和关联。此类题往往直接要求介绍说明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或者给漫画拟写一个标题。
  第二种:按要求介绍或描述图画。这里图画主要指示意图、场景图、说明图等,试题往往求考生对图画进行说明,或者描述,或者评论,有的要求在表达运用特定的修辞。
  答题时首先要审题干,定方向。如果要用说明,则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握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如果用描写,则要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如果要议论,则要直接对图画内容进行分析、评论、证明。
  其次要察图画,明关系。看画面里有哪些人、物、事等要素。这些要素有什么特点,彼此之间都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最后要找方法,写场景。按题干的具体要求,逐个落实。
  三、标文转换
  标,主要指徽标、标志。徽标与标志都是一种图形传播符号,以精炼的形象向人们表达一定含义,通过创造典型性的符号特征,传达特定的信息。主要用于机构的标识与会议活动的宣传,其构成形式有的直接利用物象或文字符号,有的用意象或抽象图形。具体指代性、象征性的特点。
  指代性是指徽标的图形与所指代的对象有直接关系,如指代教育行业的常用书为图形代表、表现铁路的以火车头为图形代表。象征性是指徽标上的图形、文字、符号等,常象征徽标所代对象的抽象内涵。如用交叉的镰刀斧头象征工农联盟,用挺拔的幼苗象征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等。徽标多采用约定俗成的关联物象作为象征物。如用鸽子象征和平,用雄狮、雄鹰象征英勇,用日、月象征永恒,用松鹤象征长寿,用白色象征纯洁,用绿色象征生命等等。
  解读徽标时,首先要读其“形”,即分析徽标内容的组成和图形元素的特点。其次要解其“神”,即联系徽标所指代的机构或活动的功能或特点,结合徽标图形本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恰当的升华,进而揭示出徽标的寓意与内涵。下面以山东大学的校徽为例:
  1.读其形:(1)徽标内环主要以汉字“山”“大”为基本元素,中心部分整体像大海中的灯塔。(2)徽标外环由创建时间“1901”,毛体“山东大学”四个字及英文翻译组成。
  2.解其神:(1)“山”字是中国象形文字“山”的变形,富有中国文化特色。“山”字变形具有上升态势,寓意山东大学不断发展,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底部是“大”字变形,像浩瀚大海,寓意学海无涯。“山”“海”一体,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之意,表现山东大学师生勤奋求知、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2)图案中心部分又像大海中的灯塔,寓意在知识的海洋中,山东大学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引领莘莘学子学海泛舟,为莘莘学子指明人生旅途的方向。
  总之,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涉及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以及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等。一言以蔽之,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性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重视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消除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厌学情绪,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当前语文教师的责任。因此,新时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铭记自身责任,重视课堂,提高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课堂;平等;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新时期,优质课堂教学应该从教材入手,
【摘要】中职学前专业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来支持。笔者结合中职学前教育的教学实践,以《学前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设置的研究》的课题为例,探讨中职学前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设置,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解决实际教学操作性不强、教学和实际需求相脱节等问题,并取得了切实有效的进展。  【关键词】中职;学前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摘要】教师要善于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根据不同的目标,指导学生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动起笔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感悟能力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实践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语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读、写、听、说等活动。笔者在本文所说的“动起笔来”是指“写”,不仅指写作,还包括阅读过程中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指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途径应该做到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注重所阅读文本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阅读能力在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要真正让微信“微阅读”成为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一大途径,首先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事先阅读。  【关键词】微信“微阅读”;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生语文阅读的能力如果仅仅通过课文范例的解读来
【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目前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的“积累少”或“零积累”现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具体的做法,以期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读;写;听;说;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给他儿子谈怎样学写诗时说的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理,要学好语文,不仅要在课堂上多下功夫,更重要的是在课外苦下功夫,
【摘要】作文是正常人的正常行为,作文教学要尊重写作主体个性,要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的生活,充分地利用乡土资源,师生共构一个读书和生活交融的课堂。  【关键词】作文个性化;作文生活化;共构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是最具个性化的教学,成功的教学必须是融共性与个性于一体的教学。怎样回答农村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弄清他们到底最怕什么,希望得到怎样的帮助?农村小学语文教
【摘要】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是教育中的一部分,这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有极大地帮助,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爱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班主任,光有爱心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班级管理千头万绪,突发事件令人防不胜防,未成年人行为反复多变,班主任事务繁多。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要讲究情感的艺术,使班主任工作得到最大限度的轻松、愉快。我认为情感艺术
【摘要】小说家在作品中往往深入地揭露社会问题、人性特点,给人们以重大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合理想象,即使是异想天开也无可厚非;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深入挖掘小说中的现实意义,从而形成小说主题多元化思维的格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笔者以苏教版九年级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教与学为例,做出探讨。  【关键词】坚守信用;现实意义;人性特点;多元思维  《我的叔叔于勒》是世界著名作家莫泊
【摘要】本文对《枣核》这篇文章进行了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习作者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关键词】教学设计;《枣核》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材分析  《枣核》选自萧乾的《美国点滴》。全文以“枣核”为线索,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了一位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
【摘 要】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以教师讲,学生听、记为主,因此不免枯燥、乏味,往往使学生不重视语文的学习。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制作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活动课件、学生扮演课本角色等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此,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高中语文;积极性;扮演角色;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