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l521fn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和程度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构建衡量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标,即产业高加工度系数、产业信息化发展指数、产业能源消耗产出比,服务业比重等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5—2008年的统计数据,重点分析了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对产业高加工程度、产业信息化指数、服务业占GDP比重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能显著降低工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指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70-04
  
  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产业结构呈现非常不平衡的状态,嵌入国际分工的方式仍然以中低层次、低附加值的生产组装环节为主。尤其是在国内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经济必须从粗放式增长转变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型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实现这一转变方式的重要途径。那么,在金融危机后期,影响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中国产业结构如何对世界经济的波动作出调整和适应?
  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学者们对中国产业结构的研究存在较大的争议。较早的研究认为由于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封闭经济发展战略(林毅夫、刘培林,2003),这一战略过于偏向钢铁、石油、机械等重化工业部门,造成了产业结构表面上的“虚高”现象,与现实经济出现了偏离。王展祥(2010)认为,对普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中国而言,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演进,农业为工业提供产品、要素、市场、外汇等;而工业通过吸收农业劳动力动态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张文等(2009)应用面板数据方法对影响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无明显的因果关系,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和本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会引起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动。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是,现有文献中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衡量往往比较简单和粗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衡量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和可比较的衡量指标,同时考虑技术创新、产业开放度对影响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利用1995—2008年中国32个工业产业的数据,探索性地构建了衡量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标体系,即产业结构高加工度系数、产业信息化指数、产业能源消耗比以及服务业比例指标,并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产业开放度等变量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测量指标
  从理论上说,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包括:(1)产业结构依次由第一产业为重心向第二产业为重心,进而向第三产业为重心演化;(2)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向技术、信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变;(3)产业结构顺着低加工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演进;(4)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即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整个国民经济产业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减少。
  为此,结合现有研究,本文设计出以下四个指标来具体测量产业结构优化:
  1.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系数。为衡量高加工产业占制造业比重的变化,必须选择一定指标来反映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可以用产业高加工度化系数来衡量一国工业中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占制造业比重的变化。本文计算的产业高加工度化系数为:
  D=■ (1)
  其中,D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系数,Pm为高加工制造业产业的增加值,Gm为加工制造业增长速度,Pp和Gp为初级产品增加值和增长速度,本文用这个指标来衡量制造业的深加工程度。
  2.产业结构的信息化指数。2005年国家统计局建立并发布信息化发展指数(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Index),信息化发展指数(IDI)是由全面反映产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五大要素(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使用、知识水平、发展环境与效果和信息消费)合成的一个复合指标,可以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综合评价尺度。本文据此计算出中国1995—2008年的信息化指数。
  3.产业结构的能源消耗产出比。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以及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路径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对于中国而言,尽管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长期粗放式增长对能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本文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来衡量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每生产一个单位的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
  4.产业结构重心向服务业转移。世界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表明,现代服务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和工业制造的“服务化”,以交通运输、贸易、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网络产业和通信信息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产业。本文选择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在这方面的变化。
  二、模型与数据选择
  综上所述,可以从高加工度、信息化指数、能源消耗比、服务业比重等方面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程度进行度量,那么,现阶段影响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从理论上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技术创新变量。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技术创新成为产业结构变动的推进器(Kaplinsky,2001)。在联系密切的生产部门中,如果某一部门的技术创新提高了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就可能诱导其他关联部门的技术创新,进而引起产业的交替,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动。本文使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第t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Lninnot来衡量技术创新。
  1.人力资源结构。从产业结构升级角度看,无论是产业的整体升级,还是产业某一特定环节的升级,都离不开人力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质量。本文使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人力资本。
  2.经济发展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会带动对研究与开发事业、信息与咨询服务、教育与培训等相关产业和服务的需求,导致此类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本文用人均GDP来代表经济发展程度。
  3.产业开放度。本文采用历年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产业开放度。
  因此,本文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Induprot=α0+α1lninnot-1+α2lnhumant+α3lnrgdp+α4tradet
  +εt (2)
  4.数据与变量选择。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6—2009)和《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时间从1995—2008。由于1995年前后《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各行业的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为保证数据的前后统一性,本文的研究时间从1995—2008年。
  三、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上文的分析,本文运用E-views软件分别对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与产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经济发展程度、产业开放度建立计量模型,结果在下页表4中。模型的回归结果令人满意,模型(1)—(4)的解释程度分别达到了84.9%、99.5%、92%和95%。
其他文献
摘要:企业中最主要的成功要素就是处理好管理者和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于企业管理绩效的提高大有裨益。而在人际关系中最为敏感也最为重要的就是管理层和其他员工之间的关系,而这其中最基础的就是控制过程的好坏。要想组织有效首先要管理有效,管理有效又依赖于控制有效。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成本和合适的方式取得合适的收益。而这种控制的具体实施就是保证预算管理制度的运行。因此预算对于企业管理控制
期刊
摘要: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上头闸村率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总结其经验,进而从健全保障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推动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做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046-03    甘州区长安乡上头闸村属城郊乡所
期刊
摘要:当前,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核心组成部分的信用评级市场在中国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存在着外部环境不成熟、评级机构发展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拟以甘肃省信用评级市场发展为例,在深入剖析中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中国信用评级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用体系;评级市场;评级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要:基本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采用业主自我管理模式时,业主需要面对多方利益主体,由于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相互协作、配合或制约的关系,并且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有着明显差别,为明确业主与各利益主体权利义务关系必须签订合同。业主与各利益主体签订的合同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从业主内部审计视角看,在关注单件合同的严密性的同时,必须分析和研究各合同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以便防范合同风险,为工程造价
期刊
摘要:水库移民的稳定和发展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而兴建的水利工程日益增多,水库移民急剧增加,如何保障水库移民的基本权利、提高移民生活质量、促进移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了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调查秭归县水库移民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以及县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积极努力,分析该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创新水库移民地区养老保险制度的新思路,为水库移民的长远利益提供制度保
期刊
摘 要:影视旅游是影视业与旅游业之间产业融合的结果,所表现出的合作互补、共赢互惠的关系为增强甘肃影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关键的切入点。  关键词:影视旅游;甘肃;影视文化产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75-03    以复制技术和商业传播为基本运作的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在娱乐观众的同时激发了人们印证和
期刊
摘要:优化产业布局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从经济资源出发考虑产业布局,忽视从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进行产业布局,结果必然造成地区发展失衡。尝试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辽宁省“三大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探析,为辽宁省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区域间的整合,提高区域整体产业水平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产业发展;灰色局势决策;“三大经济
期刊
摘要:基于生态足迹理论,采用2002—2007年绥宁县统计年年鉴对绥宁县(2002—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与分析。表明:在2007年,绥宁县人均生态足迹为2.5089hm2.cap-1,而实际人均生态足迹0.7656 hm2.cap-1,生态赤字1.8365 hm2.cap-1。六年来绥宁县的生态赤字呈现增长的趋势,区域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
期刊
摘要:生计模式是人们用以谋生的基本手段,它不仅受到环境和技术的制约,还受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影响。一个民族的生计模式是对特定的生存环境经由文化的创造和作用的结果,是对其所处的生存环境的一种文化选择。  关键词:苦聪人;生计模式;变迁;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117-03    生计模式是人们用以谋生的基本手段,它不仅受到环境和技
期刊
摘要:根据《大连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大连市2004—2008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分析;并计算出大连市这五年的万元GDP生态足迹和社会发展能力指数。利用这些指标分析大连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大连这五年的平均生态赤字为4.3184hm2,说明大连的区域生态系统正面临过度开发的压力;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五年均低于中国平均水平,意味着大连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空间分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