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才是自己的

来源 :家庭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人说过有无目标是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分水岭,好比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假设以相同的速度行进,如果一个人看到明确的目标,他就会努力以直线前进,而很快到达他的目的地;而如果一个人没有看到目标,他就像在浩瀚沙漠中完全凭着感觉在摸索,漫无目的,曲折前行,而且最终可能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但是目标也不是盲目定的,“想干什么”与“能干什么”不是一回事,每个人的能力、天赋和悟性都有所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析,一步一步做出好的计划和目标,这样才能坚实的迈每一步,最终达到自己理想的境地。
  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6只猴子分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着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适当位置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房顶。数日后,他们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伤的缺了耳朵断了腿,奄奄一息。第三间房子的猴子也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猴子活得好好的。
  究其原因,第一间房子的两只猴子一进房间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于是,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动干戈,结果伤的伤,死的死。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做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难度过大,够不着,被活活饿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是各自凭着自己的本能蹦跳取食,最后,随着悬挂食物高度的增加,难度增大,两只猴子只有协作才能取得食物,于是,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都能取得够吃的食物,很好的活了下来。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道理,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不能过低但也不能过高。比如在一个团队中,目标过低,会导致内耗的发生,就像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样。目标过高,则会因无从实现而导致人或整个团队灰心丧气,一片死寂,就像第三间房子里的猴子一样。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学做第二间房子里的猴子,制定一个恰当的目标,尽管有一定的挑战性,但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尽管个人的力量很难实现,但依靠团队的合作却必定可以达到。
  对于个人而言,目标制定的过高往往会使人失去信心,对自己失望,而其实则是目标离自己的水平很远,不是达不到而是中间的跨度太大了。目标过低往往使人满足,也不会挖掘出人的潜力。制定一个良好的目标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欲速则不达,什么事都要按部就班的来。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台破旧的老钟对一台刚拉好发条的新钟说:“恐怕你还没摇满32000000下,就像我这样了。”新钟惊呆了,另外一台老钟说:“别听他胡说了,你会成功的。”那台小钟非常努力,一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终于,小钟摇满了32000000下。这个小故事就告诉我们,把一个遥不可及的大目标分拆成一个个小的目标,一个个地去实现这些小目标,大目标就会实现。
  一个人无论他的年龄有多大,阅历有多深,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目标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目标需要一步一步实现,每走一步就更接近一些,有了对成功的渴望,我们内心深处那个勇敢、坚定、执着、不畏艰险的自我才会走出来,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更好地迎接人生路上的各种挑战。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基于教学背景分析,结合实验创新教具组的创新实验,将“压力”概念的核心素养目标设定为具体的任务、情境、问题和活动,并就“实验创新”教具组在教学中的使用提出建议,力图帮助学生建构物理概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验创新;复习课;压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12-0043-03  1 案例背景
灯下读邵燕祥诗,触绪纷呈。旧感来集,倍觉亲切。郁管哀弦,中有雷声殷殷。每于达人大观,忽见烈士壮心。最是节近黄昏,师友凋零,唱和凋零,斜阳影里说沧桑,字字消凝。谐而庄,柔而刚。淡而味,旨而切。而自谓打油,亦谦亦真。王国维云,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余云,打油至燕祥而格调始高。隔海遥寄,且喜我闻。  别来头并白,剪烛知何时?掩卷支枕,得四集句:“每因不死曾为鬼,待到无求可做人。一天好景君知否,依依最是近黄
摘要:临床见习教学是培养医学生诊疗思维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泌尿外科为例,分析医学留学生外科见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留学生泌尿外科见习教学成果进行形成性评价(FA)改革,同时进一步探讨FA对见习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留学生;泌尿外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2-0083-02   留学生教育对于引进和培养国外优秀人才,促
摘要:大数据已经全面嵌入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之中,大数据作为一种技术和理念正在对政府治理理念、治理内容、治理手段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并没做出响应。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专业为例,探讨了现有培养体系存在的不适应,并对其改进和优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管理;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
天气渐热,不少老人会感到心慌胸闷、四肢倦怠,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气温升高,人们出汗较多,血钾随着大量汗液排出体外,使血液中必需的钾离子储备减少。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人体一旦缺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全身无力、疲乏,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肌肉系统的松弛软瘫,尤以下肢最为明显,因此,老人腿脚不利索、手脚无力、行走困难等很有可能是缺钾造成的。  补钾以
“营养发根,从根本上解决头发的干枯、分叉问题”,这句洗发用品的广告金句试图告诉消费者,只要一抹上那些所谓的植物营养素,干枯杂乱的发丝就像久旱逢甘霖,将焕发出崭新活力。但已从毛囊中冒出来的头发可不像钻出地面的小草还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这些蛋白质组成的丝丝缕缕中没有血管,没有神经,也没有自我修复能力。那种所谓刺激血液循环,从发根输送营养到发梢的描述,只是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不过,经过洗发水护理的头发
摘要:培养适应现代化需求的“实用型”医学生是医学高等院校教师的重要课题。适应社会发展,深化药理学课程改革,需要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改革,充分发挥考核方式的导向性作用。近年来,本教研室在药理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课程改革;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6-0096-02 
摘 要:概念教学是概念理解的教学,在“透镜”新课教学中,笔者基于创设真实情景,以透镜各概念要素的逐步层析为序,注重科学方法的整合运用,促进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步建构和完善学生的概念知识体系.  关键词:科学方法;概念理解;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14-0036-04  基金项目:中国教科院2015年度
“我是糖尿病?怎么会!一定是你们弄错了”;  “我每年都体检,没什么问题啊”;  “我吃得不多,也不口渴,尿也不多,这么胖,怎么成了糖尿病?”……  这些都是内分泌科医生时常听到的质疑和疑惑,但是即使医生没有太多的解释,医院专业检测的血糖指数已经清晰地告知:没错,他们都是糖尿病。  六成糖尿病人不知道患病  张先生,40岁,平时吃得下、睡得着,自我感觉身体非常健康。然而,有一天,他在公司上班时突然
[摘 要]针对医学院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该课程智慧教学的总体思路,探究了该课程基于混合式教学平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以任务为主线,创新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互动,以大数据为基础,掌握学习成效。旨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