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a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学法指导,对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习现状 学法指导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方法。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多元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如何让学生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做初中数学的小主人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和课前准备习惯
  
  这一习惯应从一进校就开始抓,预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老师将要上课的内容以及课上的难点和重点,所以首先要看课本,在看的过程中如有不懂的定理、公式、法则等地方则用红笔打一问号注明;其次,如有时间最好做一下课后的课堂练习以检测预习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高效率听课
  
  初中生尤其是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容易导致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新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学生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究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维的训练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探究,为此教师应着力于做好以下工作:(1)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人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使学生会思考;(2)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3)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4)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四、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教学生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學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初中生正处在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显然不能适应初中学习的新要求。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抛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记忆方法。
  
  五、指导学生学会复习巩固,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没有达到通过作业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效果。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应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因此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概括中心思想,这是涉及效率及方法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呢?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特征的总和,也是学生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有以下五点做法:    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思考的源泉、创新的动力。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
《山海经》是保存中国神话资料最多的一部古书,其中记载了大量奇异的事物,有对地理、山川的描绘,以及鸟兽等殊方异物的记载.《山海经》的写就代表着先民对世界的朦胧认知,因
大数据是获得新认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技术革命使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几何级爆炸数据包围的时代。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学要进行大学英语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大学英语改革,从而应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 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    新课标下的教材在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
摘要 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能力要求,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生 素质教育 思维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
摘要 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合适的导入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以促进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导入 策略    独特别致的导人,能活跃教学气氛与学生的思维,为成功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结合具体课例,谈谈高中数学导入策略。    一、直接导入    教师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介绍教学内容,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如二面角的引入:我们掌握了两条直
在2000年高考中有一位学生英语得了143分,名列全省第三名。也是这位学生,在高三时以84分的成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应该说,他的英语学习是非常成功的。在一次座谈会中,他语出惊人:“到现在我还不知道什么是主语从句。我学英语,都是多练多读得来的语感。我不知道一句话为什么那么说就是对的,但我知道就该那么说。”他建议学生学英语时“多积累少分析,多问how少问why”。由此看来,语感是其英语学习获得巨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几年来合作学习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合作学习素材、学习群体和教师的合作指导是合作学习的主要要素。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敢于沉下去,通过不断地指导、训练、熏陶,通过相互的讨论、反思、纠正,才能使合作学习走向成熟。  关键词 数学课堂 组织 合作学习 做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