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学法指导,对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习现状 学法指导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方法。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多元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如何让学生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做初中数学的小主人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和课前准备习惯
这一习惯应从一进校就开始抓,预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老师将要上课的内容以及课上的难点和重点,所以首先要看课本,在看的过程中如有不懂的定理、公式、法则等地方则用红笔打一问号注明;其次,如有时间最好做一下课后的课堂练习以检测预习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高效率听课
初中生尤其是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容易导致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新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学生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究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维的训练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探究,为此教师应着力于做好以下工作:(1)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人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使学生会思考;(2)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3)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4)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四、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教学生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學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初中生正处在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显然不能适应初中学习的新要求。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抛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记忆方法。
五、指导学生学会复习巩固,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没有达到通过作业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效果。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应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习现状 学法指导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的方法。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多元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如何让学生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做初中数学的小主人呢?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和课前准备习惯
这一习惯应从一进校就开始抓,预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老师将要上课的内容以及课上的难点和重点,所以首先要看课本,在看的过程中如有不懂的定理、公式、法则等地方则用红笔打一问号注明;其次,如有时间最好做一下课后的课堂练习以检测预习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高效率听课
初中生尤其是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容易导致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新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学生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究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维的训练和指导,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探究,为此教师应着力于做好以下工作:(1)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人手来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使学生会思考;(2)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3)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4)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四、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教学生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學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初中生正处在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显然不能适应初中学习的新要求。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抛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记忆方法。
五、指导学生学会复习巩固,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
学生课后往往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没有达到通过作业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效果。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应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