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之路——探索体验性景观设计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2007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与科学进步,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也在提高,景观设计学科正面临当代社会所带来的挑战。景观设计是一门可以通过设计提供体验的学科,设计师需要不断寻找人、自然与人造环境之间新的共存方式来创作出新的景观。探索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与自然联系起来的新方式,探讨在自然、城市、社会与人之间建立创造性的对话,用景观设计提高场地环境价值的方法。
  关键词:感官;体验性;景观设计
  一、景观体验性——人与环境对话
  景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在土地上的表达,是人们感知的一个区域,其特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含义深刻的景观,概括而言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视觉审美的对象、体验的空间、科学的系统、有含义的符号。”感知场所依赖于人的体验,“与环境对话”并不仅仅是视觉审美上的感知,更是景观空間的体验性,包括用五感去体验和感受大自然中的一切,现代景观设计则要为使用者提供体验大自然的场所。“体验既是人类适应周遭环境的智慧凝结,也是文化和艺术的创造源泉,更是营造风景园林的终极目标。”“景观设计……,必须是能够给使用者之间提供相互交流接触的场所……。在当今建筑与其周边的开放空间各自不相关联、相互孤立的、看不到城市整体构架的时代中,表现自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景观设计使命将越来越显得重要。”
  加拿大景观设计师Michael Hough(多伦多大学景观建筑项目的创始人)鼓励将感官用于景观设计中,认为人们迫切需要创造可以复苏感官的新空间,景观设计的责任是唤醒沉睡的感官,并引导人们通过它们来观察和享受周围的环境。景观设计师可以使用自然的力量、人造建筑材料和人类的五种感官,让它们可以成为设计师手中的工具来塑造环境,以服务社会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种方法也在影响着我们周遭环境的形成方式。景观作品除了以自然景物为景观的主基调外,也需要在设计中注意人的行为,通过对人的行为观察与具体的处理,让人与自然通过景观作品对话。
  笔者在挪威曾看过一个作为媒介使人与自然对话的景观小品设计名为《内部森林》(Inner Forest),位于松恩峡湾。挪威西海岸的峡湾景观是山脉、海洋、河流、瀑布和湖泊等。地势参差不齐的景观,被山谷和群岛所容纳,数英亩的松树林遮蔽着苔藓覆盖的地面,消失在薄雾中。《内部森林》与峡湾景观连接,建造材料是从森林地面收集来的,主要是松果,这种材料具有当地特色和象征意义。将这些材料仔细堆叠以形成一个延伸向天空的围栏,将观看者包裹在围栏中仿佛包裹在森林的纹理中,观者嗅着森林气息,视线被《内部森林》向上引导,穿过天篷能看到天空。这件作品表现了建造的过程,是“森林的种子”构成了“手工制作的天然皮肤”,人与自然通过景观设计进行了对话。
   二、场所精神 (Genius Loci) ——文化与自然
  场所是人对外部世界体验最具体的中心,是由人在特定场合下的体验所定义的。“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的结构又是通过景观来表达。”特定的气候、地形、位置、当地材料、环境要素决定了场所中人们的生存方式、功能需求,也决定了场所的景观布局和景观形式。场所精神的概念最初来源于18世纪,受到英国风景式园林景观影响,发展出一种新的风景审美。18世纪的英国诗人亚历山大·波普(Alexander Pope)将场所精神作为园林和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在他的诗句中强调了景观设计应始终适应所处环境的原则。
  在现代建筑理论中,场所精神与场所营造的概念有关,起源于“现象学”的哲学方法。 理论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在其著作《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现象学》(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中介绍了“场所精神”的概念,并认为这个概念在发展之前必须先得到尊重和理解。对于理论家来说,“理解景观概念中的秩序、特征、光线、配置、位置以及其更深层含义至关重要”。从现代景观学的角度来看,景观设计并非在土地上进行新的创造,而是把场所中原有的、可能正在逐渐消失的东西,用“景观”挖掘和表达出来,把场所中的现在和过去紧密相连。成功的景观设计作品是历史文化和自然景物的结合,蕴含着其中的地方性特色,是从唤醒“土地的记忆”转变为表现“土地的生息”。
  三、身体——空间五感体验
  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Yi-Fu Tuan)深入研究了土地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他在《空间和场所》(Space and Place)一书中表示,“人类可直立行走之后,这种行动能力将其周围的空间赋予了文化内涵,成为场所。”这不仅是视觉审美,更是一种身体体验,场地往往超越我们对审美和功能的感知,因为大地的状态只有在人身体的移动或行走的动态过程中才能体验。
  感觉通常可以理解为身体感知外部刺激的能力,感知是一种通过感官看到、听到或意识到某事的能力。人们通过身体,感受环境中有形与无形的景象,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同时发挥作用,接收环境信息,在大脑中形成环境的画面与场景。但通常,我们更关注于视觉,而忽略了其他感官和身体的体验。
  (一)视觉
  空间体验是我们所有感官的综合体验,在现代感知中,视觉一直是主导感官。关于视觉,段义孚表示,通过味觉、嗅觉和触觉,我们感觉好像我们只是在记录由外部激发的感觉。通过听觉,尤其是通过视觉,我们似乎在积极探索我们之外的世界并客观地了解它。看就是思考,是一种辨别力和建设性的活动,它创造了适应人类目的的现实模式。
  西班牙画家和雕塑家塞萨尔·曼里克(Cesar Manrique)认为,艺术家的关键作用是教授人们如何观看,人类具有无限的适应能力和从景观中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样人们才能感受到分析万物的巨大乐趣。
  (二)嗅觉
  景观中的嗅觉具有强烈的令人回味的作用。气味与重要的人类经历和记忆密切相关。当代挪威装置艺术家西塞尔·托拉斯认为,“气味是我们与世界互动并对其做出反应的第一种感觉,我们在看到之前先闻,气味与个人和团体身份象征密切相关”。同理,地方的特征也被气味所定义,它为我们提供了周围微观和宏观层面的重要信息。   (三)触觉
  芬兰建筑师Pallasmaa将触觉定义为“整合我们对世界和我们自己体验的感官模式”。他对触觉作为身体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反思了空间中的触觉,认为包括视觉在内的所有感官都是触觉的延伸。感觉是皮肤的特化,所有感官体验都与触觉有关,表面、纹理和材料,作为触觉环境,有自己丰富复杂的语言,可以唤起和传递情感状态。感知空间由触摸引导甚至比视觉更受欢迎。在景观建筑中,空间体验与身体表达之间的对话也可以将人与环境融为一体。
  由意大利雕塑家Pinuccio Sciola设计的触觉声音作品,名为《声音石》(Pietre sonore),是一个空间体验与身体表达对话的设计案例。作品是一个大型雕塑,主要材料为石灰石、玄武岩,当该雕塑被人手或小石头摩擦时会产生共鸣,人通过触摸感受到这种震动,在与自然、物质和声音的接触之间产生令人回味的对话。
  (四)听觉
  听觉是通过检测振动、周围压力变化通过耳朵来感知声音的能力。根据对环境感知感兴趣的英国人类学家蒂姆·英戈尔德(Tim Ingold)的说法,声音应该被视为一种感知媒介,一种我们沉浸其中的体验现象,尽管作为景观元素的声音与视觉相比在景观建筑中没有引起太多注意,但在场所的概念中,声音的传达被认为是真实与想象之间的连续文化过程,声音对个人感知起着重要的作用。声学空间没有边界,在方向和定位方面不太精确,但在景观建筑中,通过空间体验和听觉理解来感知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感觉。要理解一个特定的场所,感知其特定的声音特性十分重要。声音和地方之间的相互联系表明声音积极参与空间和时间环境的意义。
  海风琴(The Sea Organ)是一个位于克罗地亚的海港城市扎达尔的景观建筑项目,获得了2007年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由尼古拉·巴希奇(Nikola Ba■i■)设计,这是一个很好的大自然与人类听觉感官能力对话的互动型景观设计案例。该项目是一种实验性乐器,设计师在面向大海的位置设计了总长70米的阶梯,阶梯内安装35根倾斜面不同、口径大小不同的管道,当海风和海浪撞击到台阶内时,利用风琴原理,随海浪拍打台阶位置和强度不同,发出不同声响,人们坐在台阶上,能够聆听大自然演奏的音乐。
  四、结语
  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更着重于“体验的空间”,注重“与自然对话”,使景观、人、文化融为一体,将场所精神更好地传递给人。人类构建的世界是具體又生动的空间,体验给周围的空间赋予了意义和价值。体验性景观是将景观创造从纯美学思维中解放出来,回归到它是为人类活动提供场所的创造本源。形式只是表现的结果,并不是目标,场所内在者与场所之间的相互作用才是景观创造的核心价值。基于身体感知的景观创造,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于自然环境中创造了新的环境,构建出一个人与场所、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感知过程。富有价值的景观,是从场地的历史中提取有价值的特征,并将这些特征延续下去,再使场地内在者更好地感知。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4-17.
  [2]慕晓东.辰山矿坑花园:一个多重性体验的风景容器[J].中国园林,2021(4):37.
  [3]章俊华.日本景观设计师佐佐木叶二[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2.
  [4]NORBERG-SCHULZ C.Genius loci: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M].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5]TUAN Y F T.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1.
  [6]弗兰姆普敦.建构文化研究:论19世纪和20世纪建造中的建造诗学[M].王骏阳,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TUAN Y F T.Place:an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J].The Geographical Review,1975(65):151.
  [8]PALLASMAA J.Hapticity and Time. Notes on fragile architecture[J].Architectural Review,2000(207):78-84.
  
  作者简介:
  宋忆萌,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历史及理论。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要想让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相适应,就需要针对社会发展状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与改善,让城市建设符合人们的发展需求。新时代,智慧城市的建设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十分重要,为此,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相关部门对人们的社会需求和相关的环境变化要予以高度重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从而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基于此,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
近年来济南南部山区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但绝大多数是从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游客需求的不断提升,解决产品品质整体提升问题迫在眉睫.乡村旅游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其规划设计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对济南南部山区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探索,对推动其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摘 要:为在圣彼得堡地铁的地下大厅设计中确定地铁站公共艺术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初代到现代的主要设计方案,研究了圣彼得堡地铁艺术风格的变化和主要趋势,以及对现代地铁站公共艺术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公共艺术;地铁视觉导向设计;壁画;马赛克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跨涅瓦河口三角洲,由100多个岛屿组成[1],人口538万(2021年),曾是沙俄时期的首都。它既是十月革命
摘 要:我国西南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共存,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都有不同特色,因各民族拥有的文化历史和地貌特征较为独特,形成了民族民居特色的差异化。民居特色也可反映当地人的性格、文化色彩。但是近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特色慢慢被规范化。当下,有必要重视对民族传统民居特色的保护,通过对传统民居的风情特色、建材特色、文化特色、居民性格特色、色彩特色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解决老年人的安居环境,逐渐成为践行“健康中国”重大国策的内在要求.结合2019年2月《关于印发 〈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试行)〉 的通知》,实地走访宜兴部分试点项目与非试点项目,对养老户外环境设计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促进后续养老环境的更好发展.
摘 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促进旅游发展的精神动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提升文化魅力的重要依托。当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有利于提升旅游发展品质、传播弘扬中华文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西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积淀厚重,区位条件优越,具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先天优势和后发优势。为此,西安市需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认清当前文旅融合发展的不足之处,
摘 要: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一直是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大家对于历史街区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历史街区的复兴随着时代的快节奏发展而变成了一种快餐式的开发,失去了其本质内涵,使当地居民对历史街区丧失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故而,对中国现有的历史街区进行分析和研究,基于场所精神,以长沙百花巷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场所精神在百花巷中是如何体现的,以及在百花巷改造设计如何获得当地居民和外来游
文章以山西高校经济学科为例,首先论述了教师自我评价制度应用的意义,然后阐述了教师自我评价制度应用的一般标准,接着分析了教师自我评价制度应用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教师自我评价制度应用的有效途径.
摘 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其关键在于促进乡土文化的复兴,提高当地人民的幸福指数,这从侧面体现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为此,有关部门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以广西三江侗族传统村落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梳理三江侗族传统村落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乡村旅游;侗族;传统村落;乡村振兴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
摘 要:铺装要素是构成城市环境的要素之一,合理运用铺装要素,优化铺装设计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打造城市风格,提高城市环境整体质量。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铺装要素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良好的铺装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外在形象,还可以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基于此,对铺装要素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明确铺装要素的应用原则,结合实践分析铺装要素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铺装要素;环境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