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科技人才的成长经验:一个文献综述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f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有关女性科技人才的研究成果颇丰,对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关于女性科技人才的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女性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她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不仅有益于充分开发科技人力资源,助力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而且是在科技领域落实性别平等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女性科技人才成长具有过程性、实践性与策略性的特点,她们深受包括时代背景、区域环境、政策背景与社会思潮在内的环境因素和包括教育、家庭与个人性格在内的个体因素的影响.女性科技工作者面临着“科研产出之谜”“相对不在场”“玛蒂尔达效应”等现实问题,其原因在于“科学”与“性别”的共谋.未来的研究应把握研究对象选取的示范性与寻常性、研究方法运用的全面性与深刻性、研究视角选择的专门性与多元性.
其他文献
全球抗击甲型H1N1流感、寨卡疫情、埃博拉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证明,公共危机事件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并不是单一危机,而是具有明显外溢性、扩散性和复杂性特点的跨界性危机,“跨边界传播已经成为现代公共危机的本质特征.”[1]跨界性危机需要依靠整体性逻辑和行动框架进行治理,在公共危机治理模式转型过程中,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倒逼我们继续全面深化改革,解决该领域方向性、系统性、基础性问题的契机.应充分利用好当前应急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窗口期,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性治理框架与匹配策略.
期刊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普遍面临着公共决策型、风险识别型和公众认知型的信息不确定性困境.在制度层面,对应存有传染病预警发布、风险识别数据治理方式和传染病信息服务三类政府信息工具.通过检视现行制度,可以发现上述政府信息工具的运用存在着传染病预警发布机制障碍、数据治理方式有违平等保护原则以及传染病信息服务便民不足的问题.从功能性改进的角度出发,应当及早构建快速反应的传染病预警发布制度、确立数据治理方式应用的平等保护原则以及建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传染病信息服务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疫斗争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要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增强社会治理总体效能.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直接面向社会公众,处在抗疫斗争一线,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承担着传递权威声音、回应公众诉求、听取意见建议、发现漏洞问题、稳定社会情绪等重要职责,是政府与社会公众实时互动沟通的主要窗口.提升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服务能力特别是应急保障能力,是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实践课题.2021年7月,江苏南京、扬州两地先后发生局部疫情,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即“12345热线”)经受严峻考验.期间,江苏省通过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