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性治理框架与优化策略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pl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抗击甲型H1N1流感、寨卡疫情、埃博拉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证明,公共危机事件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并不是单一危机,而是具有明显外溢性、扩散性和复杂性特点的跨界性危机,“跨边界传播已经成为现代公共危机的本质特征.”[1]跨界性危机需要依靠整体性逻辑和行动框架进行治理,在公共危机治理模式转型过程中,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倒逼我们继续全面深化改革,解决该领域方向性、系统性、基础性问题的契机.应充分利用好当前应急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窗口期,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整体性治理框架与匹配策略.
其他文献
[本刊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领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内涵,进一步推进我国行政管理研究和行政文化建设,2021年12月19日,由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河北省公共政策评估研究中心协办的首届“中国行政思想史体系与方法”高峰论坛在燕山大学成功举办.
期刊
在中国治理实践中,领导小组作为一个“多功能性”机制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治理事务中,并对地方治理场域的条块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深描Y市“空心房”整治发现,领导小组能够有效促使条块关系从分割走向协同,形成“块”对“条”的注意吸引、统筹协调与监督控制的实践图景.在领导小组发挥高效治理的背后,所蕴含的实践机制包括政治压力传导、职责结构调整与协作风险控制,实现地方政府条块关系的优化.虽然领导小组可以灵活消解常规治理中的结构性困境,但也需要不断完善其制度化要素,实现制度化与有效性的有机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