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针刺置管空肠造瘘实施肠内营养导管冲洗方法的改进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shel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针刺置管空肠造瘘(needle catheter jejunostomy,NcJ)肠内营养导管维护中更有效的冲洗导管方法.方法 将76例行NCJ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PICC导管维护方法中的脉冲式冲管法冲洗导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缓慢直推的方法冲洗.结果 2组患者在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导管通畅情况比较对照组通畅20例,不畅12例,堵塞4例;观察组通畅35例,不畅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脉冲式冲管法冲洗导管科学安全,简单可行,有效减少堵管,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进行。

其他文献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农民伯伯在春天播撒了希望的种子。  夏天的小麦,金黄的麦穗,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好似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阿!收割机也在不停地脑做,有些人累了,便直接躺在地上睡着了感受着风里的庄稼,成熟的气息仿佛梦见小麦都跑进他家做客,他脸上是含笑的。  金秋9月,农民伯伯在农田里收割这一年的成果谷子,玉米,花生等等都成熟了骨折弯着腰,垂着头
期刊
目的 探索促进护生掌握护理程序,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临床教学模式.方法 以2002-2003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带教老师讲解为主、护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见习教学模式,2004-2005级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采用以病例为先导,以护生为主体,"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两组护生在期末理论考核成绩、见习护理病历评判结果 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生评教反馈
目的 探讨年龄、血管条件与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性,寻求安全的使用方法.方法 采用静脉炎调查分析量表,对608例骨科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有43例患者发生静脉炎,男女之间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发病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年龄增加,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病率逐渐上升;不同血管评分分组之间发病率整体比较差
毕业后护士轮岗制是口腔医院培养专科护理人员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集中岗前培训2周,实施18个月的轮岗培训,培养出了一支综合素质较高,护理技术熟练,能够独立完成护理岗位职责的护理队伍,配合医生完成口腔诊疗工作,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摘要: 维尼的诗歌是公认的哲理诗歌。其代表作《雄狼之死》中蕴含的哲理深刻且丰富。本文试图从叙事视角、意象的解读和死亡的主题三个方面来阐释诗歌其中的哲理。  关键词:《雄狼之死》;哲理阐释;聚焦叙事;解读意象;死亡主题  法国诗人维尼生于浪漫主义时期,坎坷的人生经历带给诗人磨难的同时,也赋予其宝贵的创作题材。维尼的诗歌以富含哲理见长。其中,诗歌《雄狼之死》则是维尼书写絕望的代表作之一。大革命之后,身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2DM)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率,以及病程延长、胰岛素应用是否会增加肝炎病毒传播的风险.方法 采用横断面的研究比较188名住院T2DM患者和253名非住院T2DM患者HCV和HBV感染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及注射胰岛素足否为肝炎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结果 住院T2DM患者HBsAg和抗-HCV的阳性率均高于流调的T2DM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氧气湿化瓶每天更换后要经过浸泡消毒,晾干后备用.日积月累湿化瓶上的胶布痕迹又厚又黏,很难去除,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很好的去除方法。
期刊
摘要: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喜福会》中通过母亲们的故事构造出一个中国形象,为当时的西方人了解中国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然而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却包含着很多封建、落后与迷信的元素。本文对小说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谭恩美;《喜福会》;中国形象  谭恩美在1989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作品以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四个移民家庭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斥着中美两种截然不同思想的碰撞。  一、硝烟弥漫
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性肝炎(简称急重肝),患者的肝细胞在短期内发生大面积坏死,呈现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特征,各种原因所致的急重肝在临床上常见,常合并多种并发症导致肝衰竭而死亡。
期刊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并发症有肌肉萎缩、关节僵直、褥疮、肺感染等.为防止患者发生肺感染,临床常采用的预防方法是每日协助患者进行雾化吸入,传统的雾化方法有:而罩吸入法,此方法氧气流通不畅患者有憋闷感;口含嘴法,患者不利于与他人交流,会感觉不适.患者在进行雾化吸入时,常需要一人长时间手持雾化管在患者的口鼻旁,此方法浪费人力,针对此临床现象,我科发明了一个雾化吸入固定架,具体方法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