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10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6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复合小梁切除术)30眼和B组对照组(常规小梁切除术)30眼,观察两组病例手术后眼压、前房形成、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早期1个月内,两组眼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3~12个月两组对比,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功能性滤过泡比例均较B组高(P全文查看链接
我们认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优势及手术要点:(1)术中用药。常用浸有(0.2~0.4)mg/mL MMC的棉片,在打开前房前置于巩膜瓣及结膜瓣下1~4min(视患者年龄、结膜情况而定),取出后用平衡液或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创面,清除残留药物。MMC能有效干扰成纤维细胞DNA和RNA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移行[8],阻止手术区血管再生,并抑制睫状突细胞功能,使房水生成量减少,防止滤过通道瘢痕形成,提高远期手术效果。同样,MMC对巩膜、虹膜等也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可导致较多并发症,故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及药物浓度、留置时间。(2)前房穿刺。打开前房前用15°穿刺刀于颞侧角膜缘内0.5mm作前房穿刺,并缓慢放出少量房水(2~3滴)。前房穿刺不仅可以降低眼压,避免眼压快速降低导致的并发症,还具有术毕时进行眼压调整及术后浅前房时恢复前房的作用。(3)巩膜缝合。用10-0尼龙缝线常规缝合巩膜瓣两顶端,两侧做一对可调整的巩膜瓣缝线,并根据房水外滤过情况调整缝线张力,直至产生适度房水。调节缝线的拆除是根据眼压水平、滤过泡功能形态、前房情况,控制性拆除外置缝线,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眼压调控能力。(4)眼球按摩。术后次日根据眼压情况即可做眼球按摩,眼球按摩应注意合适力度,并避开手术切口,主要以眼球变软为标准,不能以按摩次数计算。通过按摩眼球使滤过通道保持通畅,提高了远期手术效果。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