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应用英语专业(会展方向)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高职高专传统英语教学却对此环节重视不够,本文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会展英语教学 实践教学 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会展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新亮点,我国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据上海世博局预测,20lO年,上海世博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将达到10万人。为了适应国内对会展人才的需求,我国各类高校纷纷开办了会展专业。但是由于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在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缺乏经验,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存在较大的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会展教育和会展业的发展。会展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展教育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不强。由于会展行业涉及营销、管理、设计、英语等多个专业领域,会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培养出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目前,我国众多高校所开设的会展专业多依托一些相关的基础学科,比如国际贸易类、旅游管理类、艺术类或是外语类。会展方向所依托的专业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会展教育的实践教学与所依托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混淆,或者是在原依托专业的实践教学基础上的简单嫁接,这使会展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缺少了独立操作性。
2.会展教育实践教学的准备不足。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会展专业缺乏准备,师资、经费、课程设置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会展相关的课程开设得不少,但本身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缺少实践教学的探索,结果教师越讲越多,学生越听越不明白,毕业后到底做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因此,建立会展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是进行会展专业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
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如下:
1.课堂实践
实践教学体系同样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只不过这种理论学习与传统学科理论知识学习有着根本差别。传统理论学习方式是老师通过向学生系统地介绍理论知识,然后带领学生开展练习和实验。在实践性学习中,知识与工作任务紧密相连,学生是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去理解。并最终学会运用知识的。这样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它的价值。所以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可以通过购置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会展培训和教育方面的软件,向学生提供虚拟实验和实习环境,结合理论课程进行单项和综合性项目的仿真训练。另外,可以让学生当堂完成一些实践性的作业,例如展品报关文件的填写、展出工作手册的编写等。教师应作为课堂观察者积极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有难题时认真讲解并给出自己的建议。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到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课外实践
会展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实践教学之外,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寻找一些实战的机会。比如可以安排学生在学校每周的例会或者各种校内会议中实习,包括会场的布置、桌签的摆放、会旗的悬挂、灯光和台幕的设置以及装饰性物品的布置等。另一方面,会展老师应努力带领学生主动创造一些实战的机会,在校园内开展展览、比赛、节庆等活动,如大学生的二手物品交易展、社团成果展以及歌咏大赛、中秋节、元旦等小型节庆活动等。这类活动对老师和学生来讲更是一次次会展专业实战,需要前期细致的市场调研与大量的信息采集等工作,它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全面应用到实践当中,这对于学生应用会展知识和理解会展理论的整体情况是再好不过了。
3.暑期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锻炼意志力、培养就业能力、增加社会经验的重要时期。老师可以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会展公司和会展中心开展行业需求与概况调查。学生通过体验会展行业的工作,能够深入了解会展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入这一行业做好就业前的充分准备,并且用我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我们发现的问题,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也学习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展会人员,必须了解市场需求及熟练职业技能,并通过实践把这些要求转化为实际技能,提高自身专业的综合素质。
4.社会实践
校内会展实习活动与真正的会展工作相比必然有其局限性,就业目的的明晰化也使会展专业的学生必须寻求校外的专业实习机会。当会展学生进入到高年级学习的时候,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在真正的会展企业或公司寻找实习工作岗位,让其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半年甚至一年的实岗锻炼。在此期间,专任教师可以定期到学生实习的工作场所进行指导,解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将这些问题带回课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当学生结束实习的时候,可以以讨论或做报告的方式汇报他们在实践中的体验,以便与其他同学分享实践的感悟,共同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会展教育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来说,探索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吴雁华,傅桦,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管理方向的教育体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6).
[2]宋继东,宋晓燕,浅谈我国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3]浅谈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EB/OL].http://www ceff-asia.com.
【关键词】会展英语教学 实践教学 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会展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新亮点,我国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据上海世博局预测,20lO年,上海世博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将达到10万人。为了适应国内对会展人才的需求,我国各类高校纷纷开办了会展专业。但是由于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在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缺乏经验,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存在较大的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会展教育和会展业的发展。会展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展教育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不强。由于会展行业涉及营销、管理、设计、英语等多个专业领域,会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培养出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目前,我国众多高校所开设的会展专业多依托一些相关的基础学科,比如国际贸易类、旅游管理类、艺术类或是外语类。会展方向所依托的专业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会展教育的实践教学与所依托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混淆,或者是在原依托专业的实践教学基础上的简单嫁接,这使会展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缺少了独立操作性。
2.会展教育实践教学的准备不足。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会展专业缺乏准备,师资、经费、课程设置都存在很大问题,教学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会展相关的课程开设得不少,但本身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缺少实践教学的探索,结果教师越讲越多,学生越听越不明白,毕业后到底做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因此,建立会展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是进行会展专业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
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如下:
1.课堂实践
实践教学体系同样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只不过这种理论学习与传统学科理论知识学习有着根本差别。传统理论学习方式是老师通过向学生系统地介绍理论知识,然后带领学生开展练习和实验。在实践性学习中,知识与工作任务紧密相连,学生是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去理解。并最终学会运用知识的。这样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它的价值。所以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可以通过购置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会展培训和教育方面的软件,向学生提供虚拟实验和实习环境,结合理论课程进行单项和综合性项目的仿真训练。另外,可以让学生当堂完成一些实践性的作业,例如展品报关文件的填写、展出工作手册的编写等。教师应作为课堂观察者积极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有难题时认真讲解并给出自己的建议。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到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课外实践
会展实践教学体系作为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课堂实践教学之外,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寻找一些实战的机会。比如可以安排学生在学校每周的例会或者各种校内会议中实习,包括会场的布置、桌签的摆放、会旗的悬挂、灯光和台幕的设置以及装饰性物品的布置等。另一方面,会展老师应努力带领学生主动创造一些实战的机会,在校园内开展展览、比赛、节庆等活动,如大学生的二手物品交易展、社团成果展以及歌咏大赛、中秋节、元旦等小型节庆活动等。这类活动对老师和学生来讲更是一次次会展专业实战,需要前期细致的市场调研与大量的信息采集等工作,它能够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全面应用到实践当中,这对于学生应用会展知识和理解会展理论的整体情况是再好不过了。
3.暑期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锻炼意志力、培养就业能力、增加社会经验的重要时期。老师可以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会展公司和会展中心开展行业需求与概况调查。学生通过体验会展行业的工作,能够深入了解会展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入这一行业做好就业前的充分准备,并且用我们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我们发现的问题,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也学习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展会人员,必须了解市场需求及熟练职业技能,并通过实践把这些要求转化为实际技能,提高自身专业的综合素质。
4.社会实践
校内会展实习活动与真正的会展工作相比必然有其局限性,就业目的的明晰化也使会展专业的学生必须寻求校外的专业实习机会。当会展学生进入到高年级学习的时候,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在真正的会展企业或公司寻找实习工作岗位,让其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半年甚至一年的实岗锻炼。在此期间,专任教师可以定期到学生实习的工作场所进行指导,解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将这些问题带回课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当学生结束实习的时候,可以以讨论或做报告的方式汇报他们在实践中的体验,以便与其他同学分享实践的感悟,共同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会展教育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来说,探索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吴雁华,傅桦,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管理方向的教育体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6).
[2]宋继东,宋晓燕,浅谈我国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3]浅谈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EB/OL].http://www ceff-as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