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生物药剂学”课程 教学内容的整合探索与实践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药剂学”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高校药剂学、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课程。生物药剂学课程存在知识点多,同时某些知识点与学生已学习过的课程存在交叉重复等问题,因此,本文根据我校研究生生物药剂学实际教学情况,整合生物药剂学与解剖生理学、药剂学、生物化学等相关内容,融会贯通,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整合;研究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31-02
  生物药剂学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药剂学一门新分支学科,它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和人体生物因素与药效的关系的一门科学。从定义可以看出,生物药剂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同时,笔者在研究生生物药剂学教学过程中发现,要让学生整体把握生物药剂学的科学内涵,必须整合解剖生理学、药剂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这样才能提高生物药剂学“教”与“学”的效率与质量。整合即为把分散在不同学科中的具有相似性的知识点通过教学目标而实现融合贯通,实现旧知识点对新知识点的铺垫及新知识点对旧知识点的补充升华作用;整合不是简单的“加减”,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再创造,最终形成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因此,我们根据生物药剂学学科性质,提出“整合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整合教学的必要性
  十六世纪以来,科学研究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来研究物质世界,一个是伽利略改进了望远镜,人类的视域变得更远,在宏观层面上提升了研究宇宙的能力;另一个是显微镜的发明者虎克,他让人类发现了以前不能看见的东西,因此科学研究特别是医学开始向微观发展,研究视角开始从系统、器官等可见物体向细胞、分子、原子……等延伸。医药学也遵循以上规律,近代以来,学科分化是医药学学科发展的主流,研究愈向微观发展,即从分子、原子的层面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其结果对疾病的认识也更加精确,但也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研究窘境,疾病治疗和药物开发存在“治标不治本”的现象。为了突破,近几十年来,医药研究的方法逐渐发生了改变,学科的整合、融合逐渐加强,交叉学科也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因此,生物药剂学本质上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整合解剖生理学、药剂学、生物化学等知识,研究剂型因素、生理因素对药理作用或药效作用的影响,对生物药剂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生现代医药学知识的构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解剖生理学与生物药剂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人体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同时,药物作用人体后,局部的生命活动形式和特点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解剖生理学与生物药剂学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其中必然存在可整合的教学内容。在研究生生物药剂学教学中解剖生理学与生物药剂学教学内容的整合见表1。
  三、药剂学与生物药剂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应用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而生物药剂学是药剂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两者的知识点必然存在交叉。在教学过程中,可整合药剂学与生物药剂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如表2所示。
  四、生物化学与生物药剂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活性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并从分子水平揭示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实质上就是研究药物与体内各种生命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二学科相互补充完善,如表3所示。
  五、结语
  科学的发展遵循“分化——整合——再分化——再整合…….”的螺旋发展规律,学科分化指在基础学科中细分出一门或几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整合指相近学科,甚至不同学科之间融合、渗透而成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分化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分化可理解为分析;整合是将不同部分、不同事物的属性合并成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在某种意义上综合可以理解为整合。分化的研究方法可以穷尽事物的发展机制,在某一层面揭示事物发展的实质,但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研究弊端,而整合的研究方法易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方向,找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但对事物发展某一阶段的发展规律缺乏深入剖析。没有分化就没有整合,而没有整合分化将失去方向。因此“分化—整合”互为目的的研究方法,相辅相成,对科学全面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生生物研究学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整合其他学科中相关内容,不仅是对以前知识的再认识、再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把握生物药剂学中新知识,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优化知识结构,扩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2]罗奇.基于迁移理论对高等数学概念教学分析.广西大学学报.2010,(1):101-104.
  [3]樊代明.医学与科学[J].医学争鸣,2015,6,(2):1-13.
  [4]樊代明.整合医学初探[J].医学争鸣,2012,3,(2):3-12.
  [5]杜治政.关于医学整合的几点认识[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4):3-7.
  [6]刘虹.走进医学整合的新时代[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2):5-7.
  [7]胡大一.现代医学发展探寻多学科整合之路[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2):8-10.
其他文献
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为分析藏羚羊独特的遗传变异特征和核DNA遗传多样性,以5个微卫星标记对50只藏羚羊的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标记共
针对职业院校机械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按工种设置课程,并分析按工种设置课程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目的:为避免发生护理风险,对心血管内科新上岗护士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建立健全风险因素管理组织,提高法律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保证护理安全;结果:
利用2015年7月MODIS影像数据,结合野外实测数据,对比不同土壤深度下不同反演模型的估算精度.选用植被供水指数、植被缺水指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与实测土壤含水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祁连山南坡植被生长季中,MODIS数据估算土壤水分的最佳深度为0-10cm.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在估算精度上最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土壤水分监测模型.
进入21世纪,市场环境变化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和个人都必须不断地自我调整,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但是,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呢?美国壳牌石油公司总裁卡洛说:“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    ⊙ “学习型”组织简述    学习型组织是从文化角度来定义的,它是一种“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实行目标管理的,成员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的组织,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善于不断学习。这是学习型
一家以领先四年的技术进入日本市场的外国企业过不了多久就发现其产品已大大落后,而不是被仿制。在日本,制造商一旦采用没有创造性的生产技术,便会成为处于劣势的竞争者。目前,日本企业最有效的武器是快速革新。  拿以前的一个例子来说,索尼公司生产的仅重790克的小型录像机推出后极为畅销,这种巴掌大小的产品把2200个零件压缩在一个仅有常规录像机四分之一容量的空间内。然而,该产品仅仅推出六个月之后,索尼公司便
本文在经典力学框架下,阐述了非惯性系中的质点和质点组相对于惯性系作一般运动的动量定理.
石油储备紧急启动四大基地建设进展迅速    石油安全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安全中最脆弱的一环。我国已经启动建设石油储备基地工程,来规避石油短缺的风险。按照国际经合组织能源署对所属26个成员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要求,是90天的石油,这也是我们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远期目标。   目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一期工程已经全面铺开。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这三大国内石油公司受国家委托,负责工程总体建设,现已实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