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jiaz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发展的一大目标,“德”是一个人自身素养的关键因素,一个人是否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会对其自身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培育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发展重点,而小学阶段是孩子思想品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进行分析,首先,提出小学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最后,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入德育,提出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 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形成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懵懂无知的年纪,他们有强大的模仿和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道德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品质、道理理解、道德判断和道德运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
  2.有利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拥有专业技能的单一型人才,而是需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其中个人的道德素养就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良好的道德品格可以促进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交往,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小学生处于白纸阶段的时候,让他们身上拥有浓厚的道德品质色彩和道德观念色彩,会让他们受益终身,同时也提高了新一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1.校园暴力仍有发生
  近年来,类似群殴、辱骂、持刀威胁等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虽然我国教育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向“校园欺凌”已经亮剑,但是仍然无法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失。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学校把重点精力放在了主科教学上,德育好一点的是放到了辅修,有的干脆就变成了“自修”,当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无疑为应试教育敲响了警钟。在青少年的德育中,学校教育能给与的知识制式化的书本知识,父母能给与的无非就是苦口婆心的教诲。这时便迫切需要有人能够通过有趣的实践、从青少年的兴趣点出发,为青少年准备定制化的德育教育服务,而社会组织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教师不重视德育教育的发展
  许多教师都追求学生成绩的提升,在课堂中注重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知识点的教学效果,而在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德育教育的发展,影响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在生活中,因为和父母的一点纠纷就选择轻易放弃生命的现象仍有存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选择轻生呢?想必除了困境之外,自身的心理素质,德育状况,也有一点关联。这样的情况也可以侧面反应出德育教育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被重视。
  3.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作文课堂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对象,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在上德育教学课上的上课积极性不高,听课走神。因此,没有理解老师的课堂用意,导致德育教学的开展收效甚微。另外,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低也与德育教育内容形式过于单一有着必要的联系。因此,丰富德育学习的形式成为提高学生德育发展一大关键。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对策
  德育是一个大范畴的概念,在教育走向多元化的今天,探索德育工作新模式,有助于推动德育教育营造新局面。如何促进德育与语文学科的有效融合,则成为一项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以下是推动小学语文课堂融入德育教学的几点对策:
  1.引用英雄事例渗透德育理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有一个懵懂的阶段,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与未知,他们在听到英雄事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惊讶,并对英雄人物产生钦佩之情。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英雄事例,推动德育教育的进行。例如,教师进行防疫知识专题队课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知识,给学生讲防疫抗疫中涌现出来的先锋人物,比如对此次疫情防控起重要指导作用的钟南山院士,可以给学生们说钟南山院士的抗疫故事,在疫情爆发初期,很多人民都畏惧疫情呆在家中,而年迈84的钟南山院士不顾自身安危,勇于重在防疫第一线,积极指导防疫部署工作,才让中国能够快速控制疫情,钟南山院士是本次抗疫活动的一个重大英雄,激励学生成长,向奉献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先锋们学习,致敬!引导同学们通过画小报、编歌谣、送祝福、写一封信等方式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样的做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德育发展。
  2.在诗词名篇中渗透德育理念
  诗词歌赋、名篇古文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出诗词意境,从而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清楚的明白诗词中所蕴含的高尚道德情操。例如。在学习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时,老师先解读七律诗、对仗自然、工整的句式,再让学生分享巧渡金沙江,再视频展示飞夺泸定桥,那艰险壮阔的场面,让孩子们看到红军的“难”,继而体会“不怕难”“只等闲”。老师引导引导孩子们解读诗句的同时,更注重情感的培养,孩子们朗读的气势,一次高过一次,这样的诗歌教学,让学生读懂了红军不怕困难的心理状态,更了解了红军那英雄豪迈的气概。
  3.借助辅助教学形式渗透德育理念
  借助辅助形式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经常借助多種形式的活动进行课堂教学,如绘画就是其中一种形式,在语文课堂上也可以运用绘画的形式结合语文课堂促进德育理念的渗透。例如,老师在执教二年级课文《假如》的时候,可以提前叫学生准备好绘画纸和彩笔,在课堂上老师先带领学生进行有情感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其后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大自然的样子,而最后拓展延伸环节,让孩子们看到无家可归的小鸟、非洲及贫困山区的孩子的生活状态,你将怎样做,这样的设计大大激起了孩子们的爱心,激发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欲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展出了自己的美好心灵,受到爱的教育。
  4.引用论语故事渗透德育理念
  《论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代表,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它包含的仁义礼智思想,值得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可以引用论语故事和课文相结合,在适合的时机讲述论语故事,进行课堂的德育教学,这样的做法既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能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5.教师要提高自身德育素养
  教师是德育教学过程中的传授者,因此教师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尤为重要。一是要学习德育纲要。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德育教育知识,把握语文学科五个德育特点和七个德育范畴,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定位,明确课程目标。二是要用好德育资源。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完善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升语文课程德育价值。
  综上,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在于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力求做到这样的善教者,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德育融入教学活动中,不断立足课堂,立美教学,进行德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幸福感,以便于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好地生活,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马玉梅.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6) :113.
  [2]贾登雯.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 :94.
  [3]李立沙.润物细无声——小学语文教学助推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2020,(04) :215.
其他文献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总能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带领孩子一起去感受爱,鼓励孩子尝试着去表达爱。希望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鼓励,激起孩子心中的爱。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这一最宝贵的财富,并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无法想象,没有他们的人生将是什么样子。对父母心怀感恩,这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责无旁贷的。一个成功的教育者,总能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带领孩子一起去感受爱,鼓励孩子尝试着去表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是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创新之举。将“品牌化”理念引入高校基层党建,以我院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为例,简析品牌建设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价值定位和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品牌化建设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内涵  品牌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西方对品牌理论的系统研究起源于上世纪
【摘要】从所在学校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传承中华民族立德树人的瑰宝,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和打造社会精英进行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贫困地区 高中学生 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 我校是地处桂西北贫困山区的普通高中,去年7月,学校对在校高一、高二全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如下:  1.学生留守单亲离异重组家庭:41%(2012年为34.7%)。  2.学生离校期间不能与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对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设计策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分析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
【摘要】社团是学生组织的一种,在我国许多高校中都存在。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的社团活动和缤纷的社团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建设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提升以及校园文化的质量,推进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化建设是一种有效加强社团建设的方式,在这方面佳木斯大学的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社团 品牌化 建设 佳木斯大学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必须正确指导和组织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这才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初中生 英语课堂 学习方法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许多学生缺乏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他们靠机械记忆来“背单词”,其刻苦努力的精神可嘉,但效果不佳,作为拼音文字的英语,如果按其规律记忆单词就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但是当前许多中学生学生认为英语枯燥无味且难于记忆学习。所以,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在培养小学生良好文学素养方面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近年来,主题阅读以其积累性、感悟性、创新性等特点受到了诸多一线教师的认可和青睐。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主题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增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对其未来的成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出台,小学数学教学也在实现不断的自我革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创设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情境串。就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旨在搭建探索的桥梁,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青岛版 小学数学教材 情境串 趣味素材  一、巧设数学学习情境、特色情境串,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由此可见知识是具有
【摘要】聪明的孩子,老师和家长都喜欢。但是,就有那么一些聪明的孩子总是让人很头疼,所以,这些让人又爱又恨的孩子,着实让人爱在心头口难开。教育这类孩子的关键就是懂得尊重孩子,尊重规律,因势利导,以牙还牙,让他自由,这样才能让聪明的孩子更优秀,优秀的孩子更快乐,快乐的孩子更幸福。  【关键词】尊重 规律 聪明 优秀 快乐 幸福  故事一:“我忍不住要跑!”  “老师,老师,小马哥又满楼层地跑了。”“老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后,语文教学模式得到了优化,教学的环节中不再只关注于对基础知识的教育,重视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此,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寻找语文元素,并实现语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活元素 教学方法  语文是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帮助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同时,语文作为完善社会交流语言的工具,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