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死神来了”酿巨灾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榜理由:中石化青岛输油管线破裂引发爆炸,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安全隐患集中爆发的典型案例。如何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是个值得沉思的话题。
  在现代城市中,人口、商业、企业高度密集,蕴含了极复杂的事故偶然性。在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更是如此。
  2013年11月22日3时许,青岛市黄岛区中石化东黄复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原油泄漏。10时30分左右,抢修过程中,管道破裂处起火,导致威力巨大的爆炸。此外,由于输油管道破裂处紧挨着地下开放式的雨水管线,许多原油已经进入排水道流入胶州湾,排到海面的油料也在海上熊熊燃烧。
  事发现场如好莱坞灾难片,造成62人死亡,损失惊人。
  爆炸的影响是全国性的。在哀悼死者的同时,震惊的公众将舆论矛头对准了输油管道的主人—中石化。
  公众的质疑主要有三点。一是原油泄漏的管道东黄复线,管径711毫米,1986年7月投产,是一条27年的老管道,可见中石化管理、维修不善极为严重。二是排水道爆燃点就在中石化维修点附近,很大可能是中石化维修施工人员违规操作导致爆炸。三是本不应设在人口密集地区的输油管道竟然从未知会过市民们,在事故发生前原油泄漏的7个小时里中石化没有通知居民有爆炸风险,体现了中石化“对生命的漠视”。
  但对中石化而言,哀痛之余也感到委屈。事故发生前,黄岛油库及时关闭了输油阀门,中石化积极派员抢修,并已经及时报警,很快对漏油问题做了处理,但未能料想到可能出现的爆燃事故。事故发生时,现场共有中石化施工人员21人。其中,除1人站位较远外,9人遇难,8人失踪,3人受伤。事故发生后,中石化抽调700多名工作人员,到现场做好清理善后工作。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不分日夜现场指挥,并向青岛人民和全国人民致歉。
  在媒体后来的挖掘中,更多的真相浮出水面。此次事故并非输油管网爆炸,因为没有压力。爆炸原因是原油泄漏,并进入了当地街道下的排水暗渠所致。那么,为何原油进入排水暗渠发生爆燃?媒体指出,如果爆燃事故发生的原因是输油管道泄漏至下水道后导致下水道爆炸,或者可能是因为排水暗渠中含有某种可与原油发生反应的污染物,或者可能是因为下水道内累积易燃易爆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火发生爆炸。
  根据输油管道工程设计的有关规范,输油线路要避开居民区。然而,此次爆炸的中心区域在上世纪末基本没有什么建筑,不少居民区是东黄复线管道铺设后才建起来的。
  事故发生了,怪企业?怪政府?就像那部电影《死神来了》一样,在巨大的网络系统中,造成事故的原因无法预知,单个人或者企业也无法有效应对。中石化的青岛输油管线爆炸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生溶血病患儿红细胞致敏抗体对其Rh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采用抗球蛋白法、盐水法、微柱凝胶法(Rh血型测定型)、凝聚胺法和抗血清微柱凝胶法(Ig G型)五种方法对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提起中式快餐,多少让国人有些无奈。烩饭、蒸饭、煲仔饭、炒菜、粥粉面……花样繁多,可此类快餐均有弊端,诸如人工操作饭质不均衡、煤气炉灶炒莱产生大量油烟、废气及噪音、
村落的特征和保护详情竹富岛最突出的景观之一就是“西沙”。它是当地民居屋顶上的常见的狮子雕像,传说可以保护当地居民的家园不受火患的侵扰。其次一片片堆砌而成保存至今
目的对中国肥胖人群进行黑皮素4受体(MC4R)基因全长(包括编码区及侧翼区)进行筛查,以了解中国人该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选取BMI≥30kg/m2的无亲缘关系的上海地区中国人256例,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是高中数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特别地,圆锥曲线这块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但由于圆锥曲线计算上比较麻烦,许多学生在
目的观察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在改良的佐剂诱导性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不同病理阶段的表达情况,从蛋白水平揭示DDR2在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表达规律。方法改良佐剂
你应该有勇气说出来,我真心地爱你。  你谦逊。你开放很小的花。  你坚定。当你确认了自己是喜欢淡黄的色彩后,便服膺自己确认的信念,始终如一地开放小小的花,开放焕发着淡黄的色彩的花朵。  你喜欢野外所有的泥土么?你在野地里开花。呵,我现在记清楚了,是在一个雨后,我在一个山村的旅居期间,我听见你在石桥旁边的草地上唱的一支歌;我无意间听见你唱的一支歌,认为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关于下雨的真实的赞歌;认为这是一
笔者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设计了特定的问题,本想快速得到固定的答案,但学生的反应出乎自己的意料,答案不确定,或者是不能很快地找到,经教师补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