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学习正当时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大多数学生依托电脑、手机、电视等终端实现居家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学习日益彰显其重要性,技术赋能学习正当时。
  2019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随后形成了《北京共识》,建议各国要在不同学习机构和学习场景中引入人工智能教育和培训供给模式,以服务于学生、教职人员、家长等。2021年的国际学生评估(PISA)测试中将首次将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思维纳入评估,包括数据科学、网络安全、网络、机器学习和机器人技术等方面,以培养学生信息时代应用解决问题、创造和协作的能力。各国也就技术赋能学习细化方案。美国《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包括要成为学习者、领导者、分析者等。这意味着强调教师要秉持開放的心态,善用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提高教学技能。法国自2012年以来不断部署完善“数字化校园”战略,发起“互动课堂计划”,推动针对社区教育、学生和家长的数字化服务系统实现多样化发展,要求有效利用数字技术培养学生21世纪数字素养技能。新加坡在国家信息通信技术总体规划下,强调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评估、教学法的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联通教育技术学习的生态系统。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6月12日)
其他文献
当期,日本以提升“学校力”为目标的“内发式学校改进”正不断被推进。为行之有效地提升“学校力”,日本主要以校本课程开发、校内研修、学校评价为核心,将校内和校外资源有效整合,探索一种校内、校外的联动模式。  伴随“内发式学校改进”的开展,日本提出要建立特色学校的口号,PDCA 循环模式,即“计划-实施-评价-改进”被广泛地应用于校本课程经营管理之中。学校要基于本校的使命和教育目标, 通过 SWOT (
作为品德课程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早已为教师所广泛使用。然而,諸多“走偏”“过度”或“冷场”的课堂体验告诉我们,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活动不代表“主体在场”,学生情感汹涌澎湃不代表其体验能够转化为行为能力。如何开展体验学习,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并真正成为其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为此,本期我们编选了三篇文章,针对游戏体验教学的误区,追求“主体在场”的体验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环保教育重在引领学生建立环保生活方式,而这离不开学生思维的发展。针对小学生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简单判断是非对错的思维困境等问题,立足学习内容本身蕴含的两难情境梳理教学逻辑思路,激活与提升已有生活经验,引领学生尝试辩证思考认识塑料,从多维视角探寻解决策略,促进其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情境;思维发展;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
摘 要 学校文化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力量。学校以“同行教育”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通过组织文化、学习文化、课程文化和学院文化建设,展开“同行教育”校本实践。对“我要(能)办成怎样的学校”“我要(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怎样去办好这样的学校”等关键问题作出理性思考和校本表达。  关 键 词 学校文化;校本表达;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在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不断感受到这一活动的价值。这一活动方式对转变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策略,有以下启示:    一、从注重认识提高向注重实践中养成转变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始终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本源泉,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凝聚全
摘 要学校校训是师生精神成长的指针。在校训精神的指引下,引领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引领学生做积极向上的现代公民,引领家长成为学校的“合伙人”,师生家长“每天进步一点点”,打造“进步的幸福文化”,有效助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校训;学校文化;幸福  G41  A  2095-1183(2018)04-00-03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文献编码文章编号  石岐第一小学是中山市石岐区义务教育“窗口学校”,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体验可说是最能彰显学生生命色彩和生命意义的学习方式,它“包含有个体人过去的生活阅历,当下生活场景下的生命感动和人生希冀的蓝图”[1]。儿童的道德认知和美好的道德情感正是在亲历体验中获得并得以提升的,学校德育理应为儿童创设丰富的“体验场”,让儿童在亲历体验中快乐成长。  多点年来,红火炬小学坚持以体验活动为载体,营建鲜活的校园生活,引领儿童在愉悦的主体体验中享受美好的道德生
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日前召开首次基地学校建设专题会议。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团市委、北京市妇联、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联合发布《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指南》,推动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  北京提出,建立每年联合发布、组织、实施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课题研究项目长效机制。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课题项目研究,以宏观战略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
摘 要 篆刻艺术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深度挖掘篆刻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教材;立足课堂普及篆刻艺术文化,走访篆刻名家和博物馆藏等,拓展篆刻学习空间,开展篆刻学习实践;通过作品展示、现场表演等,开展丰富的篆刻艺术文化活动。以篆刻艺术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促进师生在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实现更好的成长。  关 键 词 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篆刻艺术;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局、省委网信办等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建立健全长效保护机制,形成家校社工作合力,为未成年人成长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本次专项治理行动的主要任务有:集中整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整治不良网络社交行为,专项治理低俗有害信息,加强对企业监督监管,加强教育宣传引导。河南提出,各地中小学秋季开学后要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班团队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