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y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学习并掌握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当前,英语教学成为人才专业素质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同其他国家往来密切,社会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综合能力中的英语听说能力,这也是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主要教学目标。然而,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影响着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影响综合能力培养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我国英语教育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综合应用能力 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引言
  长久以来,大学英语教师往往是以传统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来进行课堂教学的,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授课。许多教师仍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对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机械训练,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并鼓励学生发展直接学习和记忆的习惯,过分强调对每篇文章逐字逐句的讲解与分析,使得语言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脱节,使得语言教学成为空洞的条条框框,学生一直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缺少实际的动手、动口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此,笔者认为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1.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增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培养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构筑“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对于该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影响该目标实现的因素有以下几点,包括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学校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教育教学中缺乏跨文化意识,现笔者具体阐述如下:
  1.1 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受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过分重视学生通过相关考试的技能,为追求等级考试的过关率在英语语法和词汇上花费较多的时间,有些教师甚至将其当做教学的全部内容,这就使得学生获得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仅仅停留在纸张和考试层面,难以应用于实际交流中。还有一些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的基本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将大部分实践用于进行专门的词汇、句型训练,这就缩短了学生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的时间,造成很多学生尽管能顺利考过英语各类等级考试,但在实际交流中仍存在“想得到、说不出”的现象。
  1.2 学校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很多大学对于公共英语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在开设英语阅读课时过于泛化,没有对精读课与泛读课进行明确地区别,不能满足大纲中对于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而听力课也往往过多地注重课堂内的知识传授过程,忽视了与其他课外形式相结合对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训练。某些学校在安排英语公共课时,采用的仍是大班授课方式,特别是口语和写作课程,过多的学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在整体课程设置中缺少可供学生选择的、对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有帮助的选修课课程。
  1.3 缺少跨文化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涉及跨文化知识背景的少,部分教师即使有涉及到文化差异也仅限于词语使用和语句语序间的差异,对实际交流过程中的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与外国人进行交谈时不知道如何娴熟使用英语。我们要认识到,语言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体,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就要有意识的讲授相关的文化背景,树立跨文化交流意识。同时我们还要意识到,学习语言是为文化交流服务的,我们不仅要吸收他人的精华,同时也要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时刻树立跨文化交流意识。
  2.基于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相关对策
  当前,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语言与技能。近年来,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人才专业素质培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与市场对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正不断凸显,这些问题大大阻碍了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笔者在上文中对影响大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大力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具体而言,可以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以及翻译五方面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现笔者具体阐述如下:
  2.1 听力方面
  听力方面最大的改革关注点就是听力材料的更新程度以及听力模式的创新,有必要将全新的听力材料与听力方式的有机结合。对于现今以通过四、六级为目标的听力训练模式而言,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听力能力的提高,而且极易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听力的反感。英语听力材料与全新的听力模式有机结合,在当代最有力的代表就是视频短片与听说能力训练的有机结合,适当长度的视频短片以及精心设计好的听力题目,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听力水平的提高。
  2.2 口语方面
  对于我国学生而言,学习英语最大的难题就是口语,能运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交谈的中国学生是较为少见的,大多还只是停留在书面学习之上,因此,设计情境式的口语教学是提供学生的口语能力的关键。情境式口语教学的班级人员规模不能过大,课堂也是以实际场景为主,学生就老师提出的话题进行交流与沟通。长此以往,学生就在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英语知识,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2.3 阅读方面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前提,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阅读素材资料,学生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能力。现今英语阅读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课文的分析以及练习之上,更应该多组织问题交流、自由讨论活动,达到增加学生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   2.4 写作方面
  写作对于英语教学同样十分重要,它可以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知识能力。针对于现今学生不爱动笔写作以及写作能力不高的现象,笔者认为就需要增强教师在写作方面的教学能力。通过采用课堂日志等新形式,依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兴趣要求,对学生写作方面进行指导,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目的。
  2.5 翻译方面
  听力与口语强调的是是语言的输出,阅读以及写作则是强调语言的输入,而在这两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的一种综合能力则是翻译能力。翻译不单单需要学生对于材料进行理解,还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进而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对于翻译得要求是十分高的。鉴于此,需要提高学生对翻译的重视意识,并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翻译练习,还需要通过翻译理论和技巧方面的讲解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达到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也应该随之不断完善,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要真正实现对英语教学的改革就必须在观念及理念上进行转变,始终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优化教学模式,而这一过程需要全体师生、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只有经过不断地探索才能真正深化基于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顾世民.虚拟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辅助教学模式研究——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集成框架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1(06)
  [2]王燕.学生与文本有效互动的新途径——评价理论视阈下的大学英语精读生态化课堂[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3]张明兰,马星宇,杨苏.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08)
  [4]隋晓冰,周天豪.外语教材的研发与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基于我国高校主要外语教材的分析与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12(06)
  [5]Chapelle CA.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Foundations for Teaching,Testing and Research..2001
  [6]Haim Eshach.Bridging In-school and Out-of-school Learning:Formal,Non-Formal,and Informal Education[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2007(2)
其他文献
【摘要】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如果指
【摘 要】生物是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枯燥的讲解这些抽象的知识,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生物课学习的兴趣。我就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 趣味性 兴趣 问题  要想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兴趣,提高生物教学的趣味性,需要教师从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改善,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将
【摘 要】长期以来,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对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学生掌握方法,科学方法是连接知识和能力的纽带,掌握方法本身就是学习。  【关键词】初中生 放电影 十步骤  在初中教了多年的课,发现部分学生连基本的学习步骤都没有掌握,为此,把多年来改进的教学步骤说出来,这些不是我独创的,但有我独到之处,实用。我是按一天的教学顺序来论述的,针对
【摘 要】历史知识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历史教师必须是一个革命者,爱国主义者。历史上许多革命家、民族英杰都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历 史教诲。爱国主义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历史遗产,是使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原动力。历史教师应当弘扬民族正气,振奋民族精神。搞好学校历史教育,能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使思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就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基础,能增强判断力、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  【
【摘 要】中学化学课本中有诸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这些内容都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它们多为学习化学的基础,若不能熟记,学习化学就会感到困难。所以有技巧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是学好中学化学的关键。  【关键词】化学 概念 原理 方法  一、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课前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
【摘要】近年来,本科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本科教务管理中的问题也随之增加,教务管理工作压力和难度逐渐加大。在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管理效能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沟通不畅、责任划分不清,教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队伍建设滞后,这些问题都对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教务管理工作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关键词】本科教务管理 典型问题 解决措施         目前形势下,有效解决本科教务管理中的典型问题,是促进本科教
【摘要】从准备活动的目的着手,分析准备活动中时间与运动量的关系、编排动作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运动密度与运动强度的关系、动作编排顺序先后的关系,指出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科学、合理安排准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关键词】准备活动 体育课 学生  引言  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準备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体育课的进程和效果,重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准备活动
大国崛起需要世界城市的支撑,中国先后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构想;北京、上海和香港均具备"世界城市品质",建设世界城市既有必要,也有一定的可行性。可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创新驱动和产业要素驱动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北东南呼应、京沪港分工协作的世界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国家层面上京沪港联手协作,互补定位;市域层面上加速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区域层面上依托周边地区,构建区域城市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