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smos_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如果指导学生有效实践,有效探索,也成为指导者所追寻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一、抓住孩子喜欢的活动进行探索。
  我们的孩子喜欢探索什么?很多老师发现,在指导孩子进行探索活动时,孩子们对探索的内容毫无兴趣,只是应付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所以在很多综合实践课上,学生对与探究结果的汇报往往是千篇一律,很多只是一个程式。 难道这就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每一次活动,或在教室,或外出实践,我们老师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们到底探索到了多少?他们合作了多少?他们向我们展示的是课堂探索活动所需要的吗?我在探究实践活动的指导中,有时也茫然,我要我的孩子们探究什么?他们所最的是他们喜欢的事吗?很多老师会问,我们要完成教学目标,我们也没有办法的啊,我们也没有选择啊?
  主要探究方式:亲临踏看、讨论、询问父母亲、访问等;
  当我来到活动学校时,我惊异地发现,班级里有近半的孩子是外来民工子弟,他们刚到本地,对本地的情况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进行家乡的探索活动呢?毕竟探索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
  把其他孩子加入到本地组中,结果发现,每个组都非常乐意接受他们,而且他们刚才的回答激发了孩子们,使探究成果有了新的提高。
  二、抓住孩子的“探究始点”。
  在设计每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总为孩子们设计了很多的活动。但是往往在操作中出现了效果和设想相差很大。那是因为教师的思维和孩子的行动点发生的冲突。何为孩子的“探究始点”呢?就是孩子们在探究前已经具备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他是完成综合实践探究活动成功的关键。
  我们设计教学探究目标,往往比较周密,发展学生这个那个。不知道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没有考虑孩子的探究始点。有时我们会怪孩子这个不会那个不会,其实孩子就是不会啊,他们对这门新兴学科充满兴趣,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去走进他,体验实践探索的乐趣。站在孩子们的立场,我们会发现,其实探索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复杂。当我们给孩子一个馅儿饼的时候,我希望是让他一口一口地咬,一不是一口吞。
  三、抓住孩子的“探究兴奋点”。
  孩子们活泼好动,喜欢探究,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激发孩子探究和创造的动力,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源动力。作为指导教师,只有找到孩子探究的兴奋点,让孩子在活动前“蠢蠢欲动”,才能激起他们无穷的探究欲望,使探究活动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尝试:新瓶装陈酒
  很多教育专家学者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去学习,去实践。但是当学生的认知起点与学习内容存在兴趣冲突时,我们不妨给孩子找个新瓶子。这所谓的新瓶子,就是采用的新办法,给内容加一个新包装。如今各大媒体都有观众参体验的活动,他们不仅有一个时髦的名称,而且有优秀的组织方式,也能吸引他们的眼球,获得良好的方式。所以在活动策划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大胆地采用一些新的方式,把知识点和体验内容相结合,这样学生便会兴趣盎然了。
  两个相同内容几乎相同设计,但是经过策划和处理,使孩子见到这些喜闻乐见的名称顿时兴趣盎然,激发起无穷的探究欲望,活动现场的气氛显得异常热烈。
  实践证明: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名称或代码加入探究活动中,在学生的探究兴奋点上轻轻一拨,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他们的动力。
  四、抓住活动场所的优势。
  我们无奈:很多综合实践课堂我们都放在教室。其实,教室也是探索活动的场所。其有着交流方便,活动集中度高等优势。当然,什么样的探索活动有什么样的场地,但是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我们不可能到达很多特殊的场地进行探究活动,但是我们可以想方设法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活动意境。
  五、抓住探究活动的每一次成功。
  学生喜欢探究,喜欢挑战。他们更需要在活动中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许。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考核与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评价活动的结果,整个探究活动将成为一个只有执行而无反馈的过程,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但是,现行教学评价却要么只重定量评价,要么只重定性评价;大多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重学习习得状况,而忽视学生学习心理关注;只重教学效果,而忽视教育效果;只重“授之以鱼”,而忽视“授之以渔”;只重学习现状监控,而忽视学习习惯养成。这些相对消极、方法单一、不够完善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难免造成一些消极影响,使学生产生学习心理负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其特殊性。我们让学生去合作、去探究,不是要孩子一下子知道什么,发现什么。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他们在探究活动中能得到合作的乐趣,获得争辩的体验,感到成功的快乐,树立一无所获,再努力探索的意志,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我们需要孩子们成功,希望他们能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圆满完成探究任务。我们更珍惜孩子每一次探究活动的特殊体验,这是他们成长路上的精神财富。
  综上所述,其实,综合实践课程作为新兴课程,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难以操作。它以它独有的特性和评价方式,越来越为广大学生所欢迎。也同样成为年轻教师开拓创新的蓝天。只要我们不断地挖掘他内在的魅力,不断地去解读,去发现。相信在春天,野百合会更加美丽动人!
其他文献
【摘要】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及操作技能,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基于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计算机教学创新的理念、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 创新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作为人类文明最美丽的花朵,是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深入阐发与
【摘要】机械设计加工是机械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性能、使用寿命等,进而影响产品的口碑及企业的生产效益,所以在机械生产的过程中,对机械设计加工要严格把关,确保产品的质量。本文分析了设计加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以期能提高机械设计加工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机械设計加工 问题 建议和措施  前言  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四
【摘要】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医生从事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业规范和道德底线,是对社会和人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医学生来言,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可以提高整体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解决目前医疗事业发展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医学生 伦理素养 养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医生从业者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医生从事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业规范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不断涌现出来,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活动都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和“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本文笔者就将从多个方面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
【摘要】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和新课程标准的推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也在不断寻找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改善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同时,授课教师也逐步打破旧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成为高素质的学科人才。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生接触和学习语文的时间比
【摘要】很多中考状元在中考结束后叙述自己在中考力压群雄的法宝时,都说到使得他们能够在没有硝烟的中考战场上取得的巨大胜利,除了幸运和发挥正常之外,他们取得那么好的成绩应该归功于他们的独家秘笈——纠错本。  【关键词】初中生物;纠错;如何改进  近几年广西百色的中考生物绝大多数题都是中等难度的题,把这些试题做对,无疑是向了生物成绩A+迈进了一大步。可是,中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它会在一份试卷中尽可能涵盖
【摘要】本文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分析出发,对贵州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入的思考。旨在提升贵州省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建设的思考,实现思想意识从内在向外在的转化,以行动力呈现社会主義建设的决心和勇气。  【关键词】贵州省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0.前言  在贵州的高校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