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并归纳出多主体、多层次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实践教学 评价体系 多层次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目前,关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有很多,大多数都是从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进行构建,主要涵盖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设置等方面,对于评价主体的关注比较少,导致实践教学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不全面,评价结果不客观,不能起到信息反馈和调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学生,教师自身,同行教师,领导等四个评价主体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分别针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的基本技能层,专业技能层,拓展创新层,职业技能层,从四个维度分别进行评价,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一、建立评价指标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是保障体系建立的基础,在缺乏科学合理性原则下容易使评价体系形成误区而造成结论错误性判断。
2.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是指标体系自身的多重性,反映出各层次的特征,同时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评价体系的层次性可以从不同层次反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实际指标,从整体把握各个关系的协调性和递进关系,能较准确的反应出指标体系的全面科学性。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核心观点,要求从整体出发,注重整体观念,综合反映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区别和整体一致性。
4.不重叠和指标易于取得性原则。重叠性过多会导致信息庞杂而失真;数据的易于取得性则是保障指标体系的合理方便应用。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只有遵循以上原则才能从整体反应出各方面的优劣,从而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教改项目“基于CBE模式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的一个子课题,它是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根据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就业方向为导向,设计四个教学层次,分别是基本技能层、专业技能层、拓展创新层和职业教育层。本文针对上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内容,通过对大量关于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结合上述指标构建的原则,归纳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如图3-1所示:
实践教学评价分成由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的基本技能层评价、专业技能层评价、拓展创新评价和职业技能层评价四个子目标构成。
1.基本技能评价: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是否能着重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高层次技能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技能评价:是否能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学生是否能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各项专业技能,是否能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拓展创新评价:是否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将学历教育与岗位就业资格教育相结合,学生能否获得岗位就业资格和职位任职资格证书,为就业增加砝码。
4.职业技能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有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业务活动,是否有机会参与实际工作,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每个子目标评价又由学生、实践教师自身、同行教师和领导四个主体进行评价,针对不同子目标四个主体评价权重是不同的。各准则层的指标权重可通过德尔菲法进行确定。
三、结语
建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评价体系是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该体系可以对学生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体察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反馈,不断修订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完善。
参考文献:
[1] 陶庆凤.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的研究[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1.
[2] 冯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6.1.
[3] 姜文彪等.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设计——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4.
[4] 廖芳芳.基于全方位式实践教学的“双基+综合”学生评价体系构建[J].大学教育.2015. 3.
[5] 赵蕴珍等.基于多方评价的开放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
作者简介:侯洪凤(1979—),女,山东莱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云计算。
※基金项目:本论文受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688、UPRP20140687)和辽宁省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劃项目(项目编号:201613207000035)支持.
关键词:实践教学 评价体系 多层次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目前,关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有很多,大多数都是从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进行构建,主要涵盖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设置等方面,对于评价主体的关注比较少,导致实践教学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不全面,评价结果不客观,不能起到信息反馈和调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学生,教师自身,同行教师,领导等四个评价主体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分别针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的基本技能层,专业技能层,拓展创新层,职业技能层,从四个维度分别进行评价,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一、建立评价指标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是保障体系建立的基础,在缺乏科学合理性原则下容易使评价体系形成误区而造成结论错误性判断。
2.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是指标体系自身的多重性,反映出各层次的特征,同时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评价体系的层次性可以从不同层次反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实际指标,从整体把握各个关系的协调性和递进关系,能较准确的反应出指标体系的全面科学性。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核心观点,要求从整体出发,注重整体观念,综合反映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区别和整体一致性。
4.不重叠和指标易于取得性原则。重叠性过多会导致信息庞杂而失真;数据的易于取得性则是保障指标体系的合理方便应用。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只有遵循以上原则才能从整体反应出各方面的优劣,从而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教改项目“基于CBE模式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的一个子课题,它是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根据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就业方向为导向,设计四个教学层次,分别是基本技能层、专业技能层、拓展创新层和职业教育层。本文针对上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内容,通过对大量关于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结合上述指标构建的原则,归纳出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如图3-1所示:
实践教学评价分成由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的基本技能层评价、专业技能层评价、拓展创新评价和职业技能层评价四个子目标构成。
1.基本技能评价: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是否能着重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为高层次技能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技能评价:是否能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学生是否能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各项专业技能,是否能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拓展创新评价:是否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将学历教育与岗位就业资格教育相结合,学生能否获得岗位就业资格和职位任职资格证书,为就业增加砝码。
4.职业技能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有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业务活动,是否有机会参与实际工作,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每个子目标评价又由学生、实践教师自身、同行教师和领导四个主体进行评价,针对不同子目标四个主体评价权重是不同的。各准则层的指标权重可通过德尔菲法进行确定。
三、结语
建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评价体系是研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该体系可以对学生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体察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反馈,不断修订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完善。
参考文献:
[1] 陶庆凤. 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的研究[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1.
[2] 冯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6.1.
[3] 姜文彪等.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设计——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4.
[4] 廖芳芳.基于全方位式实践教学的“双基+综合”学生评价体系构建[J].大学教育.2015. 3.
[5] 赵蕴珍等.基于多方评价的开放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6.
作者简介:侯洪凤(1979—),女,山东莱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云计算。
※基金项目:本论文受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688、UPRP20140687)和辽宁省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劃项目(项目编号:201613207000035)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