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s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饱含思想性的学科,我们要挖掘到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语文文化素养,令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学习中得到提高和升华。
  【关键词】故事;熏陶;传承;图案;节日
  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能更好爱上传统文化,我们要挖掘到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语文文化素养,令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得到提高和升华。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课堂中要达到德育、智育双收的目的。
  一、利用成语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历代文化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正确地利用它,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小学生的天性是爱听故事,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例如:我教《精卫填海》这课时,我先利用多媒體播放精卫填海的动画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接着详细讲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的来源,让学生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文明从不间断、传承至今。然后开展“争当故事大王”讲故事的比赛。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成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后,提出要求,由学生合作表演故事,指导学生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故事人物的情感。我用同样的方法教学《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文言文,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发掘汉字的传承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以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千古相传。领略汉字之美,可以说是国学基础。作为小学启蒙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引领学生遨游中国汉字的世界,让他们领悟汉字的神奇。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识字教学中,我先在上网搜集有关图案的资料,把这些知识整理好。把相关图片向学生一一呈现,对图片作详细的讲解,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隶书,再到现今的宋体。在识字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字演变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愫。又例如:我在教《贝的由来》时,先通过讲解中国的钱币文化以及‘贝’字的由来、演变和发展。自然而然地就解决了“为什么后来有“贝”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的问题。当时贝壳以大小适中,容易携带等特点取代其他货币,这些由来、演变过程都清晰地保留在汉字之中。这些知识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贵的结晶,是文字传承文化的魅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三、挖掘图案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部编版教材的编排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教材中传统文化部分的课文,都配着传统的图案。我国传统图案画面精美,种类繁多,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代表着是世界古代文化遗产的巨大财富。那些栩栩如生、变幻无穷的图案,让我们可以从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看到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例如,《赵州桥》一文中,石匠李春设计的赵洲桥,中国首座不用桥墩的桥,巧妙的外观设计;桥面两侧石栏的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双龙戏珠。所有的龙都栩栩如生,真像活的一样。在讲课时我向学生呈现,图片、视频对赵州桥发挥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详细的讲解,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赵州桥的外观和功能了解中国古建筑,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四、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如今,万圣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外国的节日被商人宣传得家喻户晓,我国的传统节日反而被国民忽视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教育学生熟知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传统节日》这一课时,先在课前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年历表,让学生圈出自己熟悉的节日,有些学生圈出春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让我初步了解学生对节日的认识。在讲新课向学生详细讲解传统节日的由来,知道传统节日是我国古代经过不断沉淀的,每个节日都有一个由来或一个故事。在教学课文时,让学生说出每一个传节日里家里的人做了什么事情,怎样度过每一个传统节日,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传统节日来比较自己圈出的节日,从而进一步来区分一般节日与传统节日在意义上的区别。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体会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感受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知道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渲染,体会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双双.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25).
  [2]龙江汇.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J].当代家庭教育,2019(19).
其他文献
【摘要】岭南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幼儿进行岭南饮食文化的启蒙教育,不仅能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探究能力、操作能力,且在文化传承上更有益于帮助幼儿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等分析幼儿在健康饮食中出现的现象,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问题学习(PBL)教学模式,在主题教学活动更好地调动幼儿自主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问题学习;教学模式;饮食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改新理念已深入人心,而课改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传统教学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教”。传统教学思想和低效课堂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课堂教学面临新现实的严峻挑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如何做到既关注学生“今天”的学习成绩,又培养学生“明天”的学习能力呢?值得深入研究。  (一)践行新课改理念的需要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
5月12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21年第三场“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活动”在韶关拉开序幕。本次活动是省教育研究院贯彻“十四五”时期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部署及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视频座谈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变革、课程实施和课堂改革,打造高水平教研员队伍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省教育研究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落实为基层办实事的重要实践之一。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傅湘龙带领院教学教
【摘要】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教育活动必须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才能引导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让学校育人工作真正落到實处,收到实效。  【关键词】心育;引领;实效  马克思说过:“心灵的素质,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大人为孩子塑造一个美好、充满活力的心灵,等于为孩子铺就一条洒满阳光、铺满鲜花的成功大道。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
【摘要】教师要善于学习,取长补短,在提高课堂教学上下功夫,通过生动的教学艺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逐步养成坚忍不拔的坚强毅力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创设新异;创设发现;创设问题  随着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古人云:“学无趣,无所谓学。”学生的学习
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新的理念,它为正在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提供了再次学习、改革和发展的机会。当我们翻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科书时,相信教师一定会被那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的教材所吸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教师,面对这一册册崭新的教材,却感到无所适从,茫然,困惑……凭着自己的老经验怎么就找不到课的感觉呢?是不是不会教了呢?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我们将如何把握它?熟悉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以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该文根据英语绘本教学现状,阐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和特点,结合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实例,基于语篇,分析六要素融合的学习活动,通过设计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以及实施有层次性的教学活动,探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应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科核心素养;小学绘本教学  近几年,绘本
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可见,复习在教学中的巩固性原则很重要。孔子也说过:“学习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记得快也忘得快的年龄特征,复习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通过总结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策略,以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复习课,上好复习课,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复习课存在问题  每当期末复习阶段,总有这些现象:1.手忙脚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有种“找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是说,阅读要以文本为桥梁,通过多角度和各种形式的对话,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点评式阅读教学是以点评为基本方式的阅读教学活动。它通过学生与多角色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让学生放飞心灵,拓展想象空间,从而达到阅读教学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点评式阅
【摘要】小班幼儿刚从家庭生活迈入集体生活,学习、生活经验有限,容易受外界事物影响,是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而绘本能通过非常直观的视觉影像、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幼儿。教师通过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对小班幼儿开展绘本阅读,通过其鲜明的主题,让幼儿从绘本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和共同生活的社会准则,从而有效培养其学习、运动、卫生和交流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班幼儿;行为习惯  叶圣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