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善养寿亦长

来源 :家庭医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914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常规常理,健康才能长寿,多病者与长寿者之间似乎很难画上等号。可是凡事都不是绝对的,现实生活中不乏出人意料之“奇迹”,体弱多病者也能长寿。广西1992年曾调查15位期颐(百岁)老人,小恙缠身者竟有14人。媒体报道,上海有位吴德娴老太太,三十多年前患有心脏病,“文革”中被迫搬到三层阁上住,天天爬上爬下的。由于她“从容恬静”地对待生活,竟活到102岁。另一位曹宝莎老太太,中年时大病一场,抱了十年的中药罐子,也活到102岁。问她何以高寿,她说:“我天天开心。”
  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说:“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后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一些看起来身强力壮的人,如果自恃体健而不注意保养,其寿命不一定如想象的那样长;而一些体弱多病者因为注重保养,到后来却变得老当益壮。这种现象从医学角度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体弱多病者更珍惜健康
  那些平时很少生病的健康人,因为没有体验过生病的痛苦,所以往往对健康不那么珍惜。相反,体弱多病的人因为失去了健康,所以对健康的渴求往往比常人强烈得多,对身体倍加珍惜爱护。
  体弱多病者更注重养生
  体弱多病者比健康人更爱惜自己的身体。他们没有可以放纵的本钱,所以工作上不会开夜车、拼命干,总是有劳有逸,张弛有度;饮食上做到合理膳食,定时定量,更不会吸烟酗酒;依据四季变化,天气冷暖,增减衣服,防范在先。体弱多病的长寿者大都有自己科学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能量消耗缓慢,形成“细水长流”,致使他们寿命期限得以延长。
  体弱多病者更注重健身
  健康人大多认为自己身体很棒,他们要么不动,要么喜欢激烈的运动,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使身体受伤。而体弱多病者饱尝被疾病折磨的痛苦,对健康的欲望更加强烈,因此舍得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健身锻炼。由于他们的身体较弱,不会选择那些过于激烈的运动方式,并能做到动静结合,比较符合养生保健的要求。而且当他们尝到了锻炼治病健身的甜头后,往往能更持久地坚持下去,直至由弱转强。
  体弱多病者更注重防病
  多病者更懂得防病的重要性,并在与疾病的长期磨炼中,变得不急不躁,不做勉强之举,因此能以柔克刚,以韧制胜。体弱多病者不会像健康人那样“讳病忌医”,更不会有病不治。他们身体稍有不适,就马上到医院就诊,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他们除经常接触医生,更多地听取疾病的治疗和保健知识外,还常带着问题自己查阅医学书籍,有的甚至久病成医。而身体健康者则有点“马大哈”,自恃强壮,以致小病酿成大病,“不病就不病,一病要老命”。
  体弱多病者能产生抗体
  虽然疾病是影响健康和长寿的重要因素,但常有小病也是对机体的一种磨练,使机体免疫力得以提高。据调查,一年一次感冒都不患的“健康人”,患癌症的机会比偶尔患感冒的人高6倍。这可能是因为病毒的“经常光顾”,能使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较多的抗癌物质干扰素,还可能激活某些免疫细胞,使之对癌细胞时刻处在“戒备”状态。同理,“带病”机体在抗御其他疾病时所积累的“斗争经验”,有利于在突发疾病因子袭来时做出快速反应,减少意外。
  体弱多病者有平常心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有句名言:“莫将身病为心病。”这也是多病长寿的重要因素。体弱多病者由于长期带病在身,在心理上能够树立与疾病顽强斗争的信念,有“既来之,则安之”的良好态度,乐观、积极地直面自身。他们总是善待人生,抓住每一天,过好每一天;他们不作无病呻吟之态,也不会因生活中的一点儿小挫折而想不开;他们尝到了病弱的苦头,因而更执着于健康的甜美;他们有自知之明,不争强好胜,不做力不从心的事,不为小事而生气,遇事随遇而安,泰然处之,行若无事。看淡了人生,也就享受了人生,因而活得有滋有味,心态从容,故能长寿。
  寿命不怕病来磨,病磨过后寿更长。奉劝体弱多病者千万不能失去信心,只要注重保健,就一定能战胜疾病并逐步积累健康,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更提醒健康者,莫自恃健康而不注意保健,疾病缠身悔之晚矣!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在指挥实践中的大量运用以及数字化部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出现,使得指挥活动从机械化时代迈入信息化时代,数字化部队的指挥对抗不仅是武器装备和人员的对抗,更是指
人为什么会放屁?其实屁既是呼吸过程中吞下的空气,也是胃肠道内产生的气体。这些气体,一部分由血液吸收经肺部排放,其余的就以放屁的方式从肛门排出体外。这些气体的主要成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标准"还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专家断言: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的机会。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尝试创造性阅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
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多次调制相位的方法,通过三维电磁场模拟仿真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抑制驻波效、显著改善电磁场在反应腔内分布的不均匀性。
电子政务走过了十多年春秋,以国家电子政务工程为主的项目,基本上涵盖了各行各业;目前,针对电子政务最后一公里的基层各种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兴起,是对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有力的补充。
随着成都市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关系发生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相应地对科技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立足于科技推动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这一视角,分析成都是统筹城乡发展对
【摘 要】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思维活动,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学的设计者,学生是否有兴趣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兴趣  情感与态度、评价,这是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这说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获得成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十分重要。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思维
解决民生问题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政工作就是情系民生,一切为民解困,而党风廉政建设则是民政的首要任务。沙洋县民政局积极应对民政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从民政的定位和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