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趋势,1998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将会是全方位的、深远的,对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也构成了直接挑战。本文通过对南阳市农村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并借鉴国外养老模式中做的好地方,对我国原有养老模式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进而提出适应我国的“复合型”养老模式。
  关键词:老龄化;农村养老模式;复合型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26-02
  一、南阳市农村养老现状
  根据2008年河南省人口城镇化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到2008年年底,南阳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8.36%,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91.2万人。老年人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17个百分点。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老年人口将持续增长,预计到本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将迎来老年人口高负担历史时期。
  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农业人口大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我国是在经济不发达时进入老龄化社会,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汹涌而来的白发浪潮对我国的养老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二、南阳市农村现行的养老模式
  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南阳市农村现行的养老模式按照其资金来源不同可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家庭养老模式、机构养老、社会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养老模式,它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模式。所谓家庭养老也称代际赡养,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在父母进入养老状态时期,由子女向自己年老的父母提供包括经济物质支持、日常生活照顾以及精神慰藉的养老模式。它是以终生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
  在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家庭服务功能弱化以及“未富先老”的现实背景下,机构养老模式不断发展起来,它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产物。机构养老是指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助的方式,将老人集中在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机构中养老的模式。主要的功能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和紧急救援等。农村地区机构养老的兴起,为大量“五保”老人以及“空巢”老人提供了生活保障,解决了他们的养老问题。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情况下,机构养老在农村养老保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机构养老相对于家庭养老其优点有:在机构中,集体生活可以排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减轻子女的负担,专门人员看管照料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我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农村社会保险养老道路。在农村具体实践的过程以2009年为界分为“老农保”和“新农保”阶段。“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储蓄的模式;“新农保”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和模式。新农保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而且不同于“老农保”主要建立个人账户的模式,它借鉴了城镇职工统帐结合的模式,在支付结构上分两个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南阳市审计局2011年对新农保各试点的调查显示, 2010年度,包括南召等五个试点县参保人数161.22万人,应保人数177.71万人,实际缴费人数121.47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39.85万人。
  三、国外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
  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已近很发达,且农村人口少,因此西方国家早建立起自己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在实践当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并积累丰富的经验。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的养老形势十分严峻。当前日本农村养老模式主要实行的是“公共养老金、企业补充养老金、个人养老金”与“社区护理养老保险”相结合模式。日本的这种养老模式,强调了政府、企业、个人、社区四方的共同责任,是一种典型的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模式。这样减轻了国家和个人的负担。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在养老体系中他采用的是“以中央公积金为单一养老支柱”的养老模式。中央公积金制度为雇员建立个人公积金账户,个人长期缴纳一定的公积金,其养老保险资金完全来源于雇员和雇主的强制储蓄。该在公积金管理上采取保险费征收、投资、监管三权分立的体制,三方各负其责,互相监督,避免了三权集一身的弊端。
  “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政策一直是西方多数发达国所采用的养老模式,但正因为如此,国家和社会承担了大部分的养老问题,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至于经济发展出现了阻碍的现象。再者,以及现代化技术为其养老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养老机构设备齐全,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很高。这些都是我们所欠缺的,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四、南阳市养老模式的选择和建议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依靠一种养老模式。因此,根据南阳市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上,应该把几种养老模式结合起来,即一种“复合型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后盾,社会保险养老为基础,大力发展机构养老,来解决老问题。
  (一)重视“孝”道教育,扶持农村企业,减少空巢家庭。
  关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这一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强道德教育,传播孝道思想。例如,可以在村子里开展关于孝敬父母的宣传讲座、组织村民讲述自己曾经做过的孝敬父母的感动事迹、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加强孝敬父母的道德教育和实践等等。让子女从根本上认识到赡养老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其应尽的义务。再者,在努力发展养老机构的同时,政府应该鼓励扶持农村周边企业的发展,使村民在家门口打工,不用离家外出,在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很照看老人,减少“空巢家庭”的出现。
  (二)加快立法步伐,使农村养老工作有法可依。   国外养老工作做的好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有很多关于养老的法律。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是有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才保证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我们的养老工作也正因为缺乏立法而举步维艰,因此我们要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立法工作。首先要想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必须有一定的方针和政策。再者,使农民了解其在制度中的权力和义务,同时使各部门明确权力,并各司其职、贯彻执行仅仅靠行政命令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一定的法律来支撑,做到有法可依。
  (三)实施“三权”分离,加强监督工作。
  我国农村养老基金的征缴、管理和实用都是由民政部办理,管理水平低下,不利于养老保险的推广。为提高可信度、增加透明度,应该学习新加坡的“三权分立体制”,将三者分给三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并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养老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向农民公布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村委会和经办机构对村内参保人员的缴费和待遇领取进行公示,接收群众的监督,从而增强人们对养老保险的信任感,使农村居民放心投保。
  (四)加大财政投入,做好宣传工作。
  首先,政府要对农村养老机构加大投入,改善养老机构的医疗器材和娱乐设备,使农村养老机构更加正规化,不再是仅仅把老年人聚集在一起这样简单。再者,要加大宣传工作,改变人们对机构养老的错误看法,机构养老是一种可以应对家庭功能弱化的一种养老模式,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集体生活可以排解老人的孤独感。并不是说只有子女不孝顺才进养老院,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于农村居民参保意识不强,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社保的宣传和发动力度。通过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根据居民的理解程度,采取农民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宣传报道。
  (五)重视老年工作,培养专业的老年工作人员。
  针对目前养老工作人员不够专业的问题,首先国家应设立养老服务工作岗位。养老服务人员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专业培训,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如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医疗护理专业能力和心理咨询能力等,在养老机构取得相应岗位的资格后才能从业。其次提高老年工作者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到农村进行养老服务。并对原有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养老护理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鼓励社会工作者深入农村积极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农村老年人,协助农村养老机构兴建服务设施和一些医疗服务等提高老年人的生活。
  五、结语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艰巨的挑战,现有的养老模式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等各种原因,显露出各种局限。本文通过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对农村养老模式的调查研究,发现现有养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根据国外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对现有养老模式提出一些建议,并提出自己对农村养老模式选择建议:复合型养老模式。多种养老模式相结合,优势互补,政府、集体、企业和个人多方努力,一定可以给老年人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使养老工作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网:http://www.ha.stats.gov.cn/.
  [2]南阳老年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 2015年将占17%[N].南阳晚报,2010(10).
  [3]南阳市审计局网:http://sjj.nanyang.gov.cn/structure/index.htm.
  [4]毕小龙.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智利、新加坡的经验及借鉴.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6(6).
  [5]李新.转型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4).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当中辅导员的存在在其中的教育工作当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目前许多大学当中的辅导员对自身所处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比较模糊,所以这就要从课本当中的社会需理论的角色理论进行研究,在这里本文对大学辅导员这一角色应该进行怎样的建设,大学时期的辅导员角色学习与角色建设又是有怎样的关系进行一一的研究讨论,从而进行更好更全面的建设辅导员队伍,提高学生辅导员自身的队伍素质。  关键词:大学时期的辅导员;角色
期刊
摘要:从美学的高度与视角,来探讨花鸟画的审美特征,对于提升花鸟画的美学品格、深化花鸟画的美学意蕴,均具有理性思考与实践参考的双重意义。本文以造型与直观性的统一、瞬间性与永固性的统一、再现性与表现性的统一为三大理论层面,对花鸟画的审美特征进行了系列化的探讨。  关键词:花鸟;审美;特征;造型;直观;瞬间;永固;再现;表现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
期刊
摘要:甲骨文书法的发展与甲骨文的研究密切相关。广义上的甲骨文书法指出土的殷商甲骨写刻文字,狭义上则指书法家用毛笔创作的甲骨文书法。前者为殷人用刀或笔契写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后者为后人用笔墨进行的艺术创作。在甲骨学与甲骨文书法发展中,董作宾不但在甲骨学研究方面贡献突出,而且在甲骨文书法上同样造诣颇深。  关键词:甲骨文;契刻;书法;董作宾  中图分类号:J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
期刊
摘要:民间传统艺术的领域很宽广,是世世代代创造出来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华艺术的瑰宝。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当今离我们渐行渐远的民间传统艺术,我认为民间传统艺术是可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的。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实例浅析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现状以及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关键词:民间传统艺术;与时俱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256-
期刊
摘要:戏剧历来被称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通过在舞台上塑造出各种生动动人的舞台艺术形象,尝试对不同性格的人物的演绎和剧本情节的巧妙设定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态度与生活真谛。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剧情需要,戏曲对于人物性格的设定和表现也就有了不同的要求。戏曲中对于人物的塑造除了演员不同的外形特征服饰变化和肢体语言表现,面部形象的描画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脸谱元素被用于美术创作能够擦出灿烂的火花,为大
期刊
摘要:豫剧音乐是中原地区最具有特色的传统艺术之魂宝。而今,经济的全球化对豫剧音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应该导致中华民族特色音乐的消亡。在这个阶段中,广大豫剧工作者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传承豫剧音乐”、“如何创新豫剧音乐”、“如何发扬豫剧音乐”、“如何吸引观众”等。因为传承与创新豫剧音乐是我们的责任,它关系到民族的兴衰与存续。本文从四个方面寻求豫剧音乐在新形势下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豫
期刊
摘要:读《The House On The Mango Street》,本书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在观察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或许是作者想努力贴近孩子的世界,所以在书里感受到的不是多么丰富的句型变化,也没有过多冗长难理解的句子,更多时候,作者多拟用一些超短句和一些非常规似乎不符合成句规则的句子(如My brothers for example等)。在一遍遍细细体会之后发现,每一个短句里都包涵着作者内心
期刊
摘要:本文对白先勇的作品进行大致梳理。对于曾长期辗转于大陆、台湾、和美国的白先勇来说,始终深深眷恋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作品表层意义是传达对家、国的思念,实则深层次的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留恋。留美求学或者移民的华侨都是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背井离乡生存着,其“身份”是种别样的故乡牵绊,承载着故乡情。  关键词:乡情;身份困境;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
期刊
摘要:村上春树是现代日本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下卷)的发行数量目前已经超过了1000万册。在中国之所以会出现“村上春树现象”,与村上春树文章的文体不无关系。村上作品富有独特的想象力和风趣的幽默感,善于采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得到中国广大读者的认可。  关键词:村上春树现象;文体;比喻手法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
期刊
摘要:铁凝对女性一直倾注着独特的关爱,毕生致力于对女性命运及生存状态的探索,不断寻求着两性关系的和谐, 而在她貌似前卫现代的叙事背后,掩盖的却是男权中心思想下的传统女性意识。  关键词:男权意识;传统观念;女性独立  中图分类号:I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11-02  自五四新文学时期以来,有关女性解放的文学创作长盛不衰,从第一代女作家冰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