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使农村初中生礼貌意识知行合一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zxx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懂文明,讲礼貌,是每一位现代人立身处世的基本素质,是每一位公民道德修养和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如今农村初中生群体中,部分学生礼貌意识淡薄,思想品德滑坡,行为举止粗暴野蛮。农村初中学校务必加强礼貌教育,促使学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掌握现代文明礼仪,培养优秀文化底蕴,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增强意识;言传身教;家校结合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讲究仁义道德,盛行文明之风。孔夫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道理显而易见,一个人如果缺乏礼仪道德,终究难以成才。五千多年以来,礼仪思想在治国安邦、立身处世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学识才干深浅的主要尺度,是评价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有力依据。为此,农村初中学校需要正视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切实加强礼仪教育,引导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培养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举止优雅的高尚气质。
  一、增强初中生礼貌意识
  首先,初中生讲“礼仪”必须要由心而发,要以尊重他人为起点。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接物,讲究相互尊重,这是本来就应该拥有的外在表现行为。“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心中怀着“礼仪”,才能从内心里萌发尊重别人的敬意,进而发展成为道德修养。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关键。“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了,要想成就伟业,除了决心和恒心之外,还需要获取他人的尊重与信心。周恩来同志一生功绩卓越,万人敬仰,但和人民群众打交道时都是平易近人,每逢出行总能亲自对随行人员、当地群众一一握手致谢。学校应该将这些名人轶事广而告之,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学生认真学习,勇于实践。
  其次,讲“礼仪”是以提高自尊心为基础。讲礼仪,不等于一味地卑躬屈膝,不等于总是附和他人。讲礼仪,是以自我尊重为前提,身体力行,不卑不亢,才有可能赢得别人尊重。当前,农村初中生普遍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生活状态:家庭经济丰盈足以解决温饱,学生未曾品尝贫穷滋味以致于虚度光阴荒废学业;活在狭窄的圈子里,不了解现代社会竞争惨烈,一旦面对却又不堪一击。部分农村青少年将“叛逆”进行到底,凡是家长教师说的都要反对,转头却是惹上一身不良嗜好。如,好吃懒做、贪图享乐、粗野蛮横等。可见,引导农村初中生培养荣辱观,知晓羞耻感,树立自信心,是势在必行的教育要点。
  再者,学习“礼仪”要注重实践。自从1986年我国通过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国民文化素质水平迅速提升,现代人都能读书认字,貌似“知书识礼”。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呢?问题在于缺乏实践。许多人心里储存礼仪,懂得哪些是不文明行为,然而在日常言行中却没能表现出来,缺少大胆展现文明禮貌的信心。有的学生知道要讲文明、懂礼貌,但在公众场合或遇到陌生人时,其“礼仪”意识无法施展。这是缺乏自信的缘故。因此,农村初中学校在进行德育时,首先要注重培养初中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敢于应用得体大方的礼仪言行,积极塑造良好形象,勇于在公众面前展示一个有礼、自信、文明的自我。例如,在过去几年,籍着我校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学校的良机,笔者鼓励班上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重阳节慰问老人”“我家春联我来写”等,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锻炼胆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懂得如何知恩图报,如何珍惜岁月。
  二、教师做好示范引领
  教师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者,是初中生培养文明礼貌行为的带路人,更是社会上文明礼貌的积极践行者。教师,自身便是“礼仪之星”,再通过“言传身教”,引领学生讲礼貌守规矩。
  第一,教师要将“礼仪”教育视作教育教学内容之一,编制培养计划,实施辅导方案,让礼仪训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当中。训练形式应该尽可能的丰富多样,如,主题班会、演讲朗诵比赛、谈心、课外活动等。
  另一方面,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与引导,鼓励青少年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品质。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等规范典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讲故事、诵国学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指导学生大胆地将礼貌意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从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学生面前要展现良师益友的风范,让自身的阅历学识、风度有礼成为众人学习榜样。尤其是在家访时,在与学生家长交流中,教师更应该注意自身谈吐举止,要以良好的仪表风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三、创设良好礼仪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及和谐的班容班貌,对学生的道德礼仪教育起到促进作用。一些违背中华民族仁义道德、有违人类常理的不良“垃圾文化”,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着青少年健康成长。学校是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的主渠道,是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战场,必须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正面作用,在抓好日常礼仪教育之余,大力营造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等阳光的校园氛围,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绽放。
  四、积极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毋容置疑,家庭是农村初中生礼仪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礼仪教育要取得效果,务必要使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保持同一阵线,众人齐发力,齐抓共管。
  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礼仪教育质量,让初中生能够由内到外的注重礼仪,教师必须要与家长保持沟通,向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使家长重视孩子的礼仪规范。在取得家长支持之后,教师也可以适时提些建议或者看法,如,家长在孩子面前尽量文明用语,不可参与违法违纪行为,不能让自己的不良行为影响到子女。
  五、从小事做起
  法国作家大仲马说过:“有些人学习了一生,并且学会了一切,但没有学会怎样才是有礼貌。”的确,在唯成绩论大张旗鼓的影响下,几乎整个社会,包括众多家长在内,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是主调。除了学习之外,其它一切甚至可以忽略。在这种歪思想左右下,有的学生真的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成绩上去了,重点大学考上了,但人情世故以及待人接物等常识,却是一窍不通。
  讲文明,懂礼貌,其实不难,也没有太多规矩,大致上不要存在危害社会或者影响他人的行为,就已经做到了。比如,仪容仪表端庄,公众场合轻声细语,爱护花草树木,讲究个人卫生,等等。将心比心,顾己及人,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已经是一位讲文明守规矩的现代人。
  总的来说,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培养崇尚礼仪、文明有礼的新时代接班人,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等环节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长盛不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能更快实现。
  参考文献:
  [1]邓睿.对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几点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4(8).
  [2]陈香国.关于加强青少年文明礼貌教育的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其他文献
本报讯 化州市幼儿园一直以来把提高幼儿素质教育,提升幼儿学习能力,培养幼儿独立能力、良好习惯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方式贯穿始终。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教育,与家长形成合力,使素质教育思想渗入每个家长的心田,提升家长的育人素质。该园开展了家长课堂、家长讲座、家委交流会、开放日和亲子家庭主题日等一系列富有创新的家校联动活动,这一切常态化工作成为了建立学校与家长之间良好沟通的重要桥梁。  1.开办“家长学校”,开
【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厌学情绪的产生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成绩,甚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产生影响,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其中,厌学情绪是学生向后进生转变的开始,也是后进生越滑越深的“加速剂”。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厌学情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转变厌学情绪。唯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厌学情绪,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生;厌学情绪;辅导 
【摘要】近年来,我校把劳动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打造出属于本校特色的校本劳动实践课程。以学生劳动实践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扩展了在校学生学习劳动技能的空间,提高中学生的劳动意识。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我校的劳动素质教育取得显著的成效。  【关键词】校本劳动课程;劳动教育;成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现代教育必然的趋势。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
【摘要】水头小学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精神,坚持“循生命之道,启精彩之门”的办学理念,以粤剧教育为载体,开展育人行动研究,构建了“一体两翼三平台四园地”的粤剧育人新模式,融艺术修养、品德培养、文化熏陶和舞台表演于一体,达到综合育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粤剧育人;环境
【摘要】运算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运算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数学能力培养教育的重点之一。笔者在循环教学中发现第一学段学生运算能力短板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口算、笔算和估算等基础运算技能弱以及综合运算能力弱两方面,并由此阐述促进学生运算技能提高的三项对策。  【关键词】运算能力;多元表征法;类比推理;建模思想  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一直将运算作为主要内容,运算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许
【摘要】时间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同时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学生对时间的管理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也反映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很多学生都存在时间规划不合理,没有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等问题。文章基于“普特结合”构建共融校园的特殊教育工作实践,着重分析特殊学生在时间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探讨如何利用时间管理改善特殊学生的教育,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参考策略。  【关
【摘要】阅读是整个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头戏,因为语言文化的感知和语言基础的积累都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按照国家教育部门对于语文学科教学的革新要求,大语文时代已经正式来临,为了更好地让小学生在常规的阅读中感受到阅读的自身魅力,需要在常规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定的校本化的阅读课堂,这样课堂阅读加校本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阅读的效果,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关键词】校本阅读;小学语文;
【摘要】小学英语绘本由于其选材内容广泛、丰富,表达形式朗朗上口,语篇完整,情节富有趣味性,主题蕴含多维寓意,有更多的思维拓展空间,在语言呈现上富有整体性、重复性和交际性等特点,所以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尝试应用英语绘本进行教学,让英语课堂变得更生动、更有趣,让学生们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绘本的兴趣?笔者认为,设计好绘本教学前的Lead-in非常重要。Lead-in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
【摘要】近年来,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均衡发展,各地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拓展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激发薄弱学校办学活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2019年,南沙区实验小学正式加入南沙小学教育集团,迎来集团化办学新机遇,在学校文化建设、制度管理、教师发展、资源利用、课程改革等方面展开创新建设,并结合学校自身发展基础,在创新中优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效,深入探索集团化
【摘要】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在工作中,我们一直面临着各种问题,尤其遇到具有顽固问题行为的学生,问题更是层出不穷。笔者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发现,要唤醒这些学生的心灵,唯有回归最纯真质朴的“爱”。用爱的观察、沟通和对策给予学生持续的关注和爱。笔者希望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去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不足,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