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工课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u0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中,手工课程的内容比较丰富,那么如何在手工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主要造型、色彩以及材料等方面探讨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中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审美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仔细培养,在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中,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造型、色彩和对材料的运用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美术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哪种造型、色彩与材料的使用是符合人们的审美的,是能够表现出美感的。
  一、在造型中培养
  当学生在进行手工制作时,首先学生会对自己想要制作的作品进行构思,之后再将构思变成实体的造型。而当学生在塑造实体造型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有的学生设计的造型比较丑陋,有的学生设计的造型比较平淡。那么,应该怎样让学生在塑造出具有美感的造型呢?这还要在实践中进行具体的分析。
  比如,当笔者教授学生学习《搭建框架》这一课程内容时,就发现学生在用牙签和橡皮泥进行框架的组合与搭建时,自己还没有想好构思,就开始着手进行框架的搭建,以至于使自己搭建的框架并没有任何特色。为了使学生的手工作品能够呈现出更美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便让学生在进行框架的搭建之前,先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构思。当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之后,笔者再指导学生。如,一位学生画的是一个尖顶的小房子,笔者为了让学生的作品更具美感,便让学生将房子的房顶上用许多线条进行装饰,将房子的窗户改成圆形,将房子的门改成椭圆形。再在房子的门口处伸展出一条小路。所以当学生进行搭建时,便用许多牙签与橡皮泥进行组合,装饰在房顶上,圆形的窗户和椭圆形的门用橡皮泥捏成,房子门口延展出的小路用牙签和橡皮泥进行组合搭建,并点缀许多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圆点。这样就使学生的造型变得充实了许多,且富有美感。所以说,当学生在手工制作中进行造型塑造时,一定要让学生将自己的构思画出来,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改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在色彩中培养
  部分手工课程中,学生将自己的手工作品塑造出造型之后,还需要在造型上运用色彩进行装饰。这时就需要教师教授学生进行色彩的搭配,使学生的造型更出色,这同样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之一。通过色彩进行培养,能够使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更深刻,使学生在以后的色彩搭配中均能够合理地搭配出符合人们审美标准的作品。
  比如,笔者教授学生学习《哆来咪》这一课程内容时,就在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到了渐变色彩的运用。首先,笔者为学生准备出了几个玻璃瓶,让学生在每个玻璃瓶中倒上一瓶盖的颜料。之后,笔者再让学生往瓶中倒入不同量的水,同一种颜料由于水的加入,就会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色彩。再为学生讲述渐变色与音乐中的“哆来咪”等音符的相似性。“我们看到的渐变色彩由浅色到深色进行排列,而音乐中的哆、来、咪等音符也是由低音到高音进行排列,我们在手工作品或绘画作品中运用色彩时,就可以用渐变的色彩进行装饰,这样能够使大家的作品呈现出色彩的和谐美。”之后,笔者还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制作出了不同颜色渐变色彩的水琴瓶,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色彩的渐变中感受色彩带来的视觉享受。
  三、在材料中培养
  当为学生讲授手工课程内容时,一个重要课程因素就是材料。制作手工作品的材料是多样的,那么学生应该如何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选择呢?或者同一种材料应该怎样进行搭配才能够让人从中感受到美呢?教授学生选择材料的过程同样是培养学生审美的过程。
  比如,笔者教授学生学习《布艺温馨》这一课程内容时,就根据课程中的材料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作品呈现美感。首先课程内容中的“布艺”就限制了手工制作的材料,但是布材也有很多種,棉布、尼龙、蕾丝、毛线等,对于这些材料又该怎样使用才能够体现创作者的审美呢?这需要根据学生的创作想法进行选择。如,有的学生想要做一个小金鱼,则可以让学生选择金色的棉布或毛线等布材,做金鱼的身子。之后再用蕾丝剪出金鱼的鱼鳍,用黑色的绸缎料剪出金鱼的大眼睛,这样就能够形成一个有趣的金鱼玩具了。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用旧手套,将五指上方扎起来做金鱼的身子,将五指的位置当做金鱼的鱼尾。这样也能够很快地做出金鱼造型的布艺玩具。所以在材料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时,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创作想法,根据学生的想法引导其选择合适的材料,从而使材料能够彰显学生的审美。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从造型上、色彩上以及材料的选择上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以上内容中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造型、色彩与材料去优化自己的作品,这样才算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当看到阻碍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表现方式时,也应及时指出,纠正学生的搭配错误,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建立良好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
  [2]张凤香.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6.
  编辑 冯志强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新课改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解放学生的头脑与双手,鼓励小学生结合自己的人
在新高考的形势下运用微课程引导高中地理教学,有利于在满足教学需求的情况下融入新高考制度,助力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研究发现,借助微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
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广西与长三角的跨区域合作模式将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文章分析了广西与长三角合作发展的战略意义和有利条件,提出合作的重点领域、合作路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汉语言就是其中最为耀眼、夺目的一支,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为久远并且使用至今的语言文字。作为一名炎黄子孙,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转变,对学生的培养理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关注的是学生全面性的发展。而美术教育在展现学生个性、推动学生审美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当前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当前国家教育部门以及从业人员都更加关注初中语文作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微写作'是语文写作训练的一种创新学习方法,以一种短小
摘 要:在當前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在不断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以更加富有趣味性与吸引性的教学方式,使数学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由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在高度重视小学生成长特点的基础上,以兴趣培养为主,使之不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综合培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实施对学生多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课程作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同样
中东欧国家"共产主义后继党"的执政经历告诉我们,在政治经济转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左翼政党要争取和维护执政地位,就必须做到:适应时代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积极参与政治转轨;
目的探讨和肽素(copeptin)与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联合测定在急性中毒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中毒患者276例,根据有无心肌损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