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2050z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福建同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古人才辈出。古同安人民在这一片沃土中创造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犹如一座百花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中学德育宝贵的资源库,本文总结了同安传统文化中的部分德育资源,提出在开发和应用同安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同安传统文化 德育资源 开发与应用
  古同安地处福建东面,三面罗山,南襟大海,抚有金厦两岛,毗邻漳泉二郡,包括现在的金门、厦门、集美、翔安、海沧部分及龙海角美等地。它拥有美不胜收的风景名胜、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门类丰富的民间艺术,孕育出许多英贤奇杰,自古就是地灵人杰之地。生活在大同安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同安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一、同安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資源
  1.爱国主义显情怀
  在同安名人箴言和各姓氏、各家族的家规家训中,常常闪耀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如明代同安名臣蔡复一有三句名言:“报国恩以忠心,担国事以实心,持国论以平心。”主张精忠报国、坦荡做人。同安蔡宅是卓姓聚居地,为西山后之望族。蔡宅《卓氏家规族训》二十一条中的第一条就是爱国家,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
  2.家邻和睦护安宁
  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细胞,承载着育化人的基础功能。从同安的姓氏家训和乡规民风中,我们不难看出,反对恃强凌弱,追求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是一项重要内容。如同安溪林村走马人林氏家训中的“崇孝道、睦宗族”。同安五显三秀山李氏家训十二则中的“敬长辈、和兄弟、睦宗亲”。这对于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3.医者仁心济苍生
  同安历代皆有许多名医悬壶济世,广受好评。如唐代陈渊、宋代吴夲、明代吴容、清代吕尤仙等等。南宋古碑记载,医药学家吴夲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为同安民间医灵。由于父母先后因病不治而亡,遂萌生学医济世之志。先是研习医学古籍自学成才,后又外出拜师学医。他医术高明且医德高尚,对病人无论出生贵贱一视同仁,深受病患敬仰。
  4.勤俭节约促廉洁
  同安乡风淳朴,崇尚勤俭节约,珍惜人力物力。在这种乡风民风的熏陶下,同安出现了许多刚正廉洁的官员。如一生廉洁守贫的贤相苏颂、两袖清风的财政大员柯凤翔、严拒受贿的名臣蔡复一、廉洁奉公的总督陈化成……同安卢山堂的苏氏家训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其中的“处事必公,费用必俭,为官必廉”,正是进行廉洁教育的生动素材。
  5.工匠精神有坚守
  同安是世界珠光青瓷的故乡,存有世界独门、全国濒危的手艺锡雕。此外木雕工艺、船模技艺、酿造技艺、壁画手艺、剪粘手艺等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或制作工序繁杂,或制作流程讲究,但不变的是流淌在民间艺人血脉中的勤劳和坚守,是民间艺人对工艺技术的精益求精,是他们对工匠精神的实力演绎。
  对同安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进行开发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和彰显其德育价值,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加以应用,从而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实现德育目标。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阐述在这一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和可供实施的渠道。
  二、同安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1.同安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如何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系到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立社会主义道德,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前德育的方向。开发同安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必须坚持这一原则,充分挖掘同安优秀传统文化,寻找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2)批判性原则。同安传统文化中既有符合当今时代与社会要求的积极健康的内容,也有落后于时代与社会的消极内容。为此,我们在其德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要拥有一双慧眼,仔细甄别、辩证分析、善于取舍、批判吸收。对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内容,应该继续发扬传承;反之则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3)创新性原则。创新是传统文化永葆生命力的保证。在吸收同安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融入时代气息,不断创新开发与应用的方式和途径,采用活泼新颖且接地气的形式,将其优秀的德育资源进行传播推广,使同安优秀统文化真正走进受教育者的内心,让受教育者乐于接受并从中获益。
  2.同安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途径
  (1)牢牢把握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渗透。教师择取同安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如从同安锡雕技艺的兴衰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感悟民族精神,感受文化的力量;从同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科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同安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感受同安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获得心灵滋养,德育提升。例如开展“魅力同安,由我来导”旅游线路设计比赛,为来自外国的合作校学生提供交流活动项目,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在实践中培养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邀请同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学生做生涯规划指导;在同安孔庙依古礼举行高三学生十八岁成人礼;举行小规模的传统文化研学活动等。爱校、爱乡、爱国的情感也将在这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活动中慢慢沉淀于学生内心。
  (3)重视统筹多方力量,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一项系统的动态过程,只有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支持为平台,多管齐下,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开发体制,才能促进德育资源开发呈健康发展态势。”借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股力量,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用同安优秀传统文化去感染人、鼓舞人、塑造人。
  【参考文献】
  [1] 彭爱桃.贵州侗族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2018(5).
  [2] 郝万喜.基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资源[J].贵州民族研究,2017(6).
  (作者单位: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学校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教育培养,积极进行课堂教育改革,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课堂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参与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高中生在教学中自主进行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探究,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实现对高中生综合素养的教学培养。本文首先对历史课堂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学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形式越发严峻,本文就我国近两年的初中校园欺凌事件做了相关调查,统计数据,从欺凌的表现形式分析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并从各个方面提出了遏制校园欺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校园欺凌 初中 行为调查 成因分析  引言  从古至今,无论社会、学校中都存在欺凌行为,欺凌者从对对方制造痛苦营造内心表态的满足感,而被欺凌者身心上都承受着莫大的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多门学科的教学课堂之中。在课堂上应用信息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展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但是仍旧有一些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从内心深处较为排斥,对于它的优势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老套,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对于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开展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想政治
【内容摘要】物理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颁布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物理实验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这足以见得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对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本篇文章主要探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求教学工作者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并使用新颖的教学手段。为此,新型的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备受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青睐,久而久之,其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直观,而且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丰富多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对一些艺体生,可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知识,学习词汇,提升他们对
【内容摘要】新课改下,为促进中学生物课程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生物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探讨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生物课程教学培养途径,即教师要明确中学生物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与内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学生物 课程教学  核心素养是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最新理论,意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能更好的学习与生活,而中学生物是中学课程
【内容摘要】为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物理教学课程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和优化,其课程取向与传统课程有很大的差异。针对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高中物理教师的教育也必须进行相应的优化改革。为保证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进行,笔者下文中对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高中物理教师教育模式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 新课程 教师 教育  一、高中物理新
【内容摘要】近几年,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伴随的是各个学科的调整。英语作为高中重点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着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英语的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目标都需要做出改变。当下,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说,要全面审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的现状,并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本篇文章以高中英语为对象,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高中英语教学能够有所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英
【内容摘要】新课改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方针和教学理念也进行了完善和改动。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很多学生都会感觉知识晦涩难懂,教师们更应该改进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本文主要讲述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应当如何进行问题设计。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地理 问题设计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公,教师只是负责传授知识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为了践
【内容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应科学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以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文章主要对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促进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