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与物理教师教育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m74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为推进素质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物理教学课程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和优化,其课程取向与传统课程有很大的差异。针对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高中物理教师的教育也必须进行相应的优化改革。为保证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进行,笔者下文中对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高中物理教师教育模式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 新课程 教师 教育
  一、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分析
  高中物理新课程分为两个不同阶段进行学习,第一阶段进行必修课方面的学习,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学习基础,然后引导学生建立物理学习的兴趣,保证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利用“拔河”的实例对物理过程中的拉力、摩擦力、力矩等知识进行讲解,对拔河中失败一方为什么被拉得转动或原封不动被拉过来等情况受力分析情况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拉力、摩擦力、力矩等基础知识。第二阶段为选修课程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修三个不同方向的物理学知识。其中选修1注重对学生物理探究精神和探究方法方面的引导,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是如何从生活中进行发现、探索而获得,学习科学家在进行物理知识探索时的探索精神和探索方法。如学生在学习电磁感应定律发现过程中,了解科学家在发现这个定律所经历的过程,了解科学家应用的探索方法,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并模拟科学家的相关实验过程,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选修2注重对学生物理技术探究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学习相应物理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技能。如通过对传感器开展探究活动,了解传感器的原理,线路知识,使用知识增强学生应用传感器技术的能力。选修3注重对学生实证研究和理性思维过程的培养,让学生了解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如进行“探究洛仑兹力”内容学习时,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如果导体中电流方向与电磁方向角度为α时,如何求取安培力大小?”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完成对学生实证研究和理性思维培养过程。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洛仑兹力与现代科技相互之间联系,让学生感悟物理知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综上所述,当前高中物理课程设置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锻炼学生在物理知识探究和体验方面的能力,让课堂不再是单纯的教授物理理论知识的场所,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物理知识探究的场所①。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堂中针对一个物理问题进行猜想,进行验证方案的设计,进行方案的实施,对实施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课堂中教师以引导学生学习为主,其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和学生一起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物理探究过程中需要的科学精神,物理探究所需要的方法,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应用都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其以后的发展很有裨益。
  二、高中物理教师教育模式探析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当前对高中物理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物理理论教学模式向师生共同进行物理学探究的教学模式转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能够自我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究,教师与学生就物理知识进行共同的探究。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育能力和物理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能够具有学术探究,物理研究能力,即要求教师有教学理论与研究实践结合的能力。反映到物理教师教育层次,就要求高校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师培育时,要注重教师教育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同步进行②。而当前师范性教育院校在进行物理教师培育过程中更多注重教育理念,物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心理学,教学方法的教学。这样培育出的教师未参加过真实的学术探究,没有相应的学术研究经验,其难以引导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究,也难以和学生一起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究。而综合性大学培育的物理学毕业生,其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一些实用性的物理知识,具有相应的物理学的探究和学术研究能力,但综合性大学一般不进行相应的教育理论方面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学生心理方面相对比较欠缺。因此要想培育出适合当前物理课程要求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革新当前的教育方式,将师范性教育和综合性大学教育相互融合,让培育出的学生具有教育和学术研究两方面的特长。因此如何实现师范性教学和综合性大学教育融合是未来培育高素质高中物理教师的重点。
  对此笔者有三方面的建议:(1)师范性大学扩展学科范围,积极引进一些学术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学术的综合性培养。(2)在综合性大学中,增设教育学的相关课程,让有志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进行教育方面课程的学习,提高其知识的综合性。(3)综合性大学与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师范大学学生在师范大学学习思念后,到相应的综合性大学进行一年的物理专业学习,增强其学术研究能力。对于有志从事教育行业的综合性大学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到师范教育院校进行一年物理教育专业的学习,增强其教育能力。
  【注释】
  ① 聂方正. 高中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J]. 高考,2018(03).
  ② 陈亦可. 生活化背景下有关高中物理学习的几点思考[J]. 考试周刊,2018 (26).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浬浦中學)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地书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众的眼球。材料的简单实惠,书写方式的快捷方便,是其得天独厚的本色。识字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地书练习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两者相辅相成,教学时,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学习,定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地书练习 识字能力  一、以地书练习为抓手促使学生对笔顺的学习  笔顺教学,在识字教学中是首先要学习的内容。可能有人说,笔顺教学不就是先横后竖、先撇后
【内容摘要】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根本。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学生如果思维不参与或思维跟不上老师的思路,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数学很难,听不懂或者就一窍不通。根据这一规律,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参与,而要达到学生的思维参与,首先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为此笔者认为创设师生互动策略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参与,这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至关重要的。这几点有效策略是:教师要创设师生互动的契机、教师要搭建好师
【内容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基础,人类的进步本身就起源于创新思维的发展,而加强对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则能够更好地为我国培育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从而促进我国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也要求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本文也是就如何实现这一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创新思维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能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指出主要在渗透方式上过度依赖古文书籍、渗透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情感的传导这方面的问题。而后本文对高中语文教育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的古文诗词的作用、营造良好且适合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氛围、注重在课外学習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三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 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  引言  我国是一个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学校教育中更加重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教育培养,积极进行课堂教育改革,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课堂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参与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高中生在教学中自主进行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探究,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实现对高中生综合素养的教学培养。本文首先对历史课堂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学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形式越发严峻,本文就我国近两年的初中校园欺凌事件做了相关调查,统计数据,从欺凌的表现形式分析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并从各个方面提出了遏制校园欺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校园欺凌 初中 行为调查 成因分析  引言  从古至今,无论社会、学校中都存在欺凌行为,欺凌者从对对方制造痛苦营造内心表态的满足感,而被欺凌者身心上都承受着莫大的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多门学科的教学课堂之中。在课堂上应用信息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展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但是仍旧有一些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从内心深处较为排斥,对于它的优势和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老套,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对于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开展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想政治
【内容摘要】物理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颁布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物理实验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这足以见得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同时还能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对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本篇文章主要探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求教学工作者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并使用新颖的教学手段。为此,新型的多媒体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备受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青睐,久而久之,其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直观,而且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丰富多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对一些艺体生,可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知识,学习词汇,提升他们对
【内容摘要】新课改下,为促进中学生物课程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生物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探讨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学生物课程教学培养途径,即教师要明确中学生物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与内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学生物 课程教学  核心素养是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最新理论,意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能更好的学习与生活,而中学生物是中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