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softw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少满差费”的弊端,语文教师应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要导之以“创”。小学语文既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少满差费”的弊端,我认为语文教师应进行下述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课堂教学的误区
  面对新一轮的课改,有些教师过于偏激,唯恐自己的课堂不新,唯恐自己的课堂不异,盲目追求创新教学,课堂中只知道教学方式的翻新,脱离文本,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文本的讲话,该讲解的让学生自己探索,该引导的让学生分组讨论,唯恐被冠上“理念不新”、“教学传统”的帽子。
  新课堂主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师生平等。然而,在有些课堂中,教师为了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立体性、主动性,放纵学生不着边际地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看似讨论热烈,实际只到达“闹哄哄”的层面,没有什么实质的结果,教师的引导作用退到很小的位置,甚至看不到教师有效的引导,却还以为这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的教师过于依赖课件,唯课件为准,认为一节课不用课件,就体现不出新课改,不管课程实际情况,一律把课件搬进课堂,以课件为中心。精美的画面在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的同时,也抑制了他们的思维,留在脑海中的只剩下那五彩缤纷的图片。
  二、创新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1.激发兴趣,鼓励创新。
  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我们的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对此早已达成共识。因此,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获得取得成功的鼓舞力。如《狼和小羊》一课,结尾是“说着说着向小羊扑去”,没有明确地把事情的结果写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延伸故事的结尾。我问学生:“狼扑过去后,事情会怎样结尾呢?”问题一出,便激起学生想象的浪花,个个争着发言,有的说:“狼猛扑去,没站稳,掉进水里淹死了。”有的说:“小羊机灵地往前跑了,把狼帶到了猎人那儿,狼被猎人打死了。”有的说:“小羊把狼引到了猎人布下的陷阱里,摔死了。”还有的说:“小羊大声叫救命,大猎狗来了,把狼咬死了。”……讨论越来越热闹,想象越来越奇特,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兴趣盎然的讨论中得到发展。
  2.合作教学,师生互动。
  所谓合作教学,即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大家都互动起来,课堂才能成为有激情的课堂,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是一种具有再生性的活性资源,这一资源具有生生不息、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如果将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个性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学生的生命活力就会显现。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学生知道了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很着急,这时我的表情也很失望。接着我笑着说,小壁虎又长出新尾巴了。同学们也高兴了,像炸开了锅似的,大胆地畅所欲言:小壁虎的尾巴真神奇,还可以再生;小壁虎的尾巴虽然断了,可保护了自己;小壁虎也和我们一样天真,还借尾巴呢……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系列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喜欢春风伴朝气的老师。
  3.拓展空间,创新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活动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办学生自己的报刊、电视台、广播站、少儿剧团。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展开多种活动,如:每天一条好新闻;每周一个好故事;每月一个小制作等,并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使他们都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都得到提高。浓厚的兴趣、主动的参与意识和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为不断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学了《狼和小羊》、《美丽的公鸡》等类型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课上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的想象,任意发挥,自由表演,教师对参加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表演独特、新颖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如果没有老师的创新和学生的主动参与,那么课堂就是一潭死水。老师的生命在于创新,而学生更多的则在于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关文信主编.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指导[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1.
  [2]李明新.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4(11).
其他文献
摘 要: 马克思将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相结合,既重视经济学研究,又重视哲学研究。本文以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在中国现当代的运用和发展为出发点,从毛泽东思想对社会矛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论述到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实践,介绍了毛泽东思想对哲学与经济学研究相结合的探索。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经济学 哲学 发展  实现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新课程教学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可是,因为对新课改的领会还不够深刻,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语文课本身的特质韵味的丧失则是主要问题。为此,我们很有必要用语文的方式建构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让语文课堂动中有静  近年来,语文课一直在追求课堂的活跃。一节语文课充满欢声笑语,仿佛就是成功的。但是在欢笑和热烈之后,我们应该思考: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语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运用于课程教学中。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准确理解信息技术内涵,更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
当前,一些语文老师总是在诉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困惑呢?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呢?要加强学生动脑、动手、动嘴的训练。  现在,各种教学观念纷繁陈杂,让部分教师思维混乱。一方面证明语文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努力传新,力图在语文教学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创出一片新天地。这会给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带来困惑,面对这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语文教学潮流,我们到底选择什么,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更利于学生的发展呢?语文教师如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育工具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其中多媒体教育手段给教育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开辟了广阔前景。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体现教学重点,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视听结合、声像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有效实现课堂大容量、多信息和高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椎体外系变性性疾病,由于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迄今尚不十分明确,仍没有根治的办法。临床上多选用药物治疗延缓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