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拜读过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手记《聆听花开的声音》,打动我的不仅是他生动细腻的文笔、随处闪现的教育智慧、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更是他那种走进每个学生心灵、聆听每朵鲜花盛开的声音的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我一直以他为榜样,并自认为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但有件事让我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
2010年分班前的最后一节课是我的课,一进教室,我就发现不少学生的眼睛红红的。我想,即使这节课我讲得再好,被离情所感的学生也根本无心听讲,与其这样,倒不如借此机会让他们尽情宣泄一下自己的情感。于是,我让每个同学写离别感言,可以写给自己和同学,也可以写给班级或老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即可。
即将分到文班的小娜写道:“永远的09级7班,孟爹,感觉很亲切,这次,是真的要分开了,从昨天开始,班里就弥散着浓重的伤感,是真的舍不得,毕竟都那么久了,怎能那么简单地微笑祝福身边的人。三个深深的鞠躬,是我们唯一想做的。我们这群倔强的孩子,视眼泪极为珍贵,可昨晚,内心的那种迸发,再也忍不住了,哭得那么疼。很喜欢全班与您一起努力做事的感觉,老师,您应该也会舍不得吧,看您的微笑,看您的眼眶,我要想用力地记住,以后,想起高中生活,肯定能清晰地记起您。老师,您要注意身体,工作要做好,可身体更重要,老师,您的工作一定会很顺利,因为您是一位让学生敬仰的好老师。”我感动了,我被学生的真情所感动;我欣慰了,我为我的行为影响到了我周围的每一个学生而欣慰。看着我身边天使一般的孩子们,想着他们对我的好,仿佛天天都生活在天堂里的我能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呢?
“老师,还记得吗?因为答题规范的问题,您把我叫到讲台前跟我谈话,这是我与您的第一次接触。之后,您又把我叫出门面谈了几次,那段时间,我非常惧怕您,只要一上您的课,我就把心提到嗓子眼,生怕出错。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您是那么善解人意、和蔼可亲,渐渐地对您敞开了心。想说的太多太多,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用美丽的字体、优异的成绩回报您。感谢老师!”这是要到文班去的强强同学写给我的。我当然忘不了,他以前上课总是和同学说话,有时甚至嬉皮笑脸,作业催交几遍才行,字迹潦草难辨。说实话,对他,我真的没少费心思。多次谈话后,他真的改掉了一些毛病,恢复了自信心,成绩也提高了许多。我有一万个理由相信,他的话是发自肺腑的。他的文字让我感到欣慰,我也高兴地看到,自己的努力在学生身上有了具体的体现。
然而另一位同学的留言却仿佛给了我当头棒喝,让我深深震撼。她这样写道:“一直以为自己的物理学得应该不错,但进入高中后才知道,物理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么简单。总感觉自己的学习像在奔跑,不但自己很疲惫,沿途的风景也被我错过了,而最后的收获却也不大。总感觉自己内涵不够,在行动上总也达不到自己期待的目标。总是像趴在窗户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总感觉老师您对待同学总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失温和却又字字珠玑。一直期待也一直想着要和老师有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但却总是由于‘不好意思’也‘没机会’而错过。我觉得我没能和老师有一次恳切的长谈是个很大的遗憾。”
文字在此处戛然而止,我读出了她内心的迷惘与失落、无助和无奈,仿佛一种无言的谴责在鞭笞着我的内心。这是一名叫田花的女生写给我的,她也要转去文班了。所有关于她的记忆一起涌来:高一开学不久,她就在“草根名言”的征集活动中崭露头角,获得一等奖;课上,她听课专注认真,每到会意处,总是微笑着点头;她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语言表达流畅而富有个性;她的作业总在我的表扬之列;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彬彬有礼,课下遇见我总是微笑着问好。总之,她是个非常懂事、积极好学、刻苦要强、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所有老师都非常欣赏她。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对她很关注,而她为什么感受不到?是不是我表达关注的方式出了问题?是不是群体性表扬的效果比不上个别谈话的效果?是不是我过多地关注了那些调皮的学生,而忽略了那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是不是她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而渴望得到我的点拨与指导?为什么她期待与我有一次面对面的长谈,而我却没有解读出她这份渴望?那么一个小小的要求都没能满足她,让她带着遗憾而去,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想,新学期开始,一定要满足她的愿望,尽管她去文班了,但她永远是我的学生。
愧疚之余,依然感动、震撼、反思。感动于她对我的理解那么深刻;震撼于自己对她的解读那么肤浅;反思于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没有走进每个学生心灵。她的话让我时时警醒,每个学生都是一株幼苗,都渴望获得阳光雨露,教师要关注后进生,激励中等生,更不要忘记给优等生以引导。对于所有的学生,我们老师就是学生的主心骨,就是学生的天,我们的存在就是学生的定盘星。万平老师曾说:“教育,是温暖的!是有温度的。”是的,我们的教育必须以体温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我们必须努力在与学生的真诚相处中体会彼此的感受,在兴趣的导引下寻找心灵的共鸣,就像齐鲁名校长庄汉进所说,“要让阳光普照到每个学生脸上,让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公平是一种胸怀,教育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更多地看到孩子的努力,而不只是孩子的成就。不同的褒奖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公平更是尊重,要让学生感知,认真做事,踏实生活,不论成就高低,都值得骄傲。教育之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年伊始,我将带着这份信念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吴婵)
2010年分班前的最后一节课是我的课,一进教室,我就发现不少学生的眼睛红红的。我想,即使这节课我讲得再好,被离情所感的学生也根本无心听讲,与其这样,倒不如借此机会让他们尽情宣泄一下自己的情感。于是,我让每个同学写离别感言,可以写给自己和同学,也可以写给班级或老师,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即可。
即将分到文班的小娜写道:“永远的09级7班,孟爹,感觉很亲切,这次,是真的要分开了,从昨天开始,班里就弥散着浓重的伤感,是真的舍不得,毕竟都那么久了,怎能那么简单地微笑祝福身边的人。三个深深的鞠躬,是我们唯一想做的。我们这群倔强的孩子,视眼泪极为珍贵,可昨晚,内心的那种迸发,再也忍不住了,哭得那么疼。很喜欢全班与您一起努力做事的感觉,老师,您应该也会舍不得吧,看您的微笑,看您的眼眶,我要想用力地记住,以后,想起高中生活,肯定能清晰地记起您。老师,您要注意身体,工作要做好,可身体更重要,老师,您的工作一定会很顺利,因为您是一位让学生敬仰的好老师。”我感动了,我被学生的真情所感动;我欣慰了,我为我的行为影响到了我周围的每一个学生而欣慰。看着我身边天使一般的孩子们,想着他们对我的好,仿佛天天都生活在天堂里的我能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呢?
“老师,还记得吗?因为答题规范的问题,您把我叫到讲台前跟我谈话,这是我与您的第一次接触。之后,您又把我叫出门面谈了几次,那段时间,我非常惧怕您,只要一上您的课,我就把心提到嗓子眼,生怕出错。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您是那么善解人意、和蔼可亲,渐渐地对您敞开了心。想说的太多太多,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用美丽的字体、优异的成绩回报您。感谢老师!”这是要到文班去的强强同学写给我的。我当然忘不了,他以前上课总是和同学说话,有时甚至嬉皮笑脸,作业催交几遍才行,字迹潦草难辨。说实话,对他,我真的没少费心思。多次谈话后,他真的改掉了一些毛病,恢复了自信心,成绩也提高了许多。我有一万个理由相信,他的话是发自肺腑的。他的文字让我感到欣慰,我也高兴地看到,自己的努力在学生身上有了具体的体现。
然而另一位同学的留言却仿佛给了我当头棒喝,让我深深震撼。她这样写道:“一直以为自己的物理学得应该不错,但进入高中后才知道,物理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么简单。总感觉自己的学习像在奔跑,不但自己很疲惫,沿途的风景也被我错过了,而最后的收获却也不大。总感觉自己内涵不够,在行动上总也达不到自己期待的目标。总是像趴在窗户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总感觉老师您对待同学总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不失温和却又字字珠玑。一直期待也一直想着要和老师有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但却总是由于‘不好意思’也‘没机会’而错过。我觉得我没能和老师有一次恳切的长谈是个很大的遗憾。”
文字在此处戛然而止,我读出了她内心的迷惘与失落、无助和无奈,仿佛一种无言的谴责在鞭笞着我的内心。这是一名叫田花的女生写给我的,她也要转去文班了。所有关于她的记忆一起涌来:高一开学不久,她就在“草根名言”的征集活动中崭露头角,获得一等奖;课上,她听课专注认真,每到会意处,总是微笑着点头;她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语言表达流畅而富有个性;她的作业总在我的表扬之列;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彬彬有礼,课下遇见我总是微笑着问好。总之,她是个非常懂事、积极好学、刻苦要强、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所有老师都非常欣赏她。说实话,我觉得自己对她很关注,而她为什么感受不到?是不是我表达关注的方式出了问题?是不是群体性表扬的效果比不上个别谈话的效果?是不是我过多地关注了那些调皮的学生,而忽略了那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是不是她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而渴望得到我的点拨与指导?为什么她期待与我有一次面对面的长谈,而我却没有解读出她这份渴望?那么一个小小的要求都没能满足她,让她带着遗憾而去,我感到深深的愧疚。我想,新学期开始,一定要满足她的愿望,尽管她去文班了,但她永远是我的学生。
愧疚之余,依然感动、震撼、反思。感动于她对我的理解那么深刻;震撼于自己对她的解读那么肤浅;反思于自己的教学行为还没有走进每个学生心灵。她的话让我时时警醒,每个学生都是一株幼苗,都渴望获得阳光雨露,教师要关注后进生,激励中等生,更不要忘记给优等生以引导。对于所有的学生,我们老师就是学生的主心骨,就是学生的天,我们的存在就是学生的定盘星。万平老师曾说:“教育,是温暖的!是有温度的。”是的,我们的教育必须以体温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我们必须努力在与学生的真诚相处中体会彼此的感受,在兴趣的导引下寻找心灵的共鸣,就像齐鲁名校长庄汉进所说,“要让阳光普照到每个学生脸上,让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公平是一种胸怀,教育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更多地看到孩子的努力,而不只是孩子的成就。不同的褒奖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公平更是尊重,要让学生感知,认真做事,踏实生活,不论成就高低,都值得骄傲。教育之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年伊始,我将带着这份信念继续前行!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吴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