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多元化背诵方法指导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vi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背诵,背诵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注重背诵,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通过优化背诵方法,开展背诵活动,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和内涵,采用个性化的学习评价,营造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元化背诵;方法指导
  “书读百遍,其义自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作为语文积累和运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发展学生记忆、培养语感、规范书面语言和丰富口头语言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小学生记忆力极好,多背诵文质兼美的课文和课外经典诗词美文,积累佳词妙句,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发展才智,都会终身受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应背诵优秀诗文160篇,这充分说明了背诵这一传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背诵方法的指导呢?
  一、明确背诵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可发挥80%的才能甚至更多,而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兴趣在整个背诵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形成良好的背诵动机和积极的内驱力。
  (一)赏识学生,点燃激情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期待、赏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背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时刻体验成功的喜悦。如:“你的背功太厉害了,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经验吗?”“你背得比昨天熟练多了,为努力的你点赞!”“你背诵时自信的样子美极了!”……教师简短的表扬或鼓励往往能给学生无穷的力量,激发他们背诵的积极性。
  (二)榜样导情,抛砖引玉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可以向学生介绍名人练习背诵的故事,播放名家诵读视频,让学生感受背诵的魅力,爱上背诵。其次,可以发掘身边的榜样,如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背诵,班级中背诵能手的表演背诵等。这样能提高学生背诵的信心,激发竞争意识。
  (三)寓背于乐,潜移默化
  教师可以把背诵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增加情趣,减轻压力。如我诵你演、配乐背诵表演、背诵擂台赛、小组背诵接力赛、音频背诵等,形式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背诵能力。
  (四)宽严有度,奖赏分明
  教师可把背诵内容分为必背(课内要求背诵的内容)和选背(课外精选的经典古诗词、优秀文段等),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记忆力强的学生,必背和选背篇目必须篇篇过关;记忆力一般的学生,熟练背诵必背篇目后可以自由选背;对背诵力较弱的学生,可以用填空、合作背诵甚至正确流利地熟读等有梯度的背诵形式,帮助他们背诵,培养背诵能力。
  二、优化背诵方法,提高背诵效率
  (一)形象生动法
  小学生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容易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形象鲜明、具体且富有情绪色彩的事物,反之,记忆效果不佳。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背诵训练时,尽量利用文中插图,或配以合适的身体语言(动作、表情)以及抑扬顿挫的语调,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优化背诵效果,发展记忆能力。
  (二)循环反复法
  俗话说:“熟能生巧。”背诵训练时,可选一段文章,逐句反复诵读。背诵后一句时把前面背过的内容连起来再背一遍,以此类推,直到熟练背出全段。用此法背诵课文,学生注意力集中,彼此之间充满良性竞争,背诵效果明显。
  (三)有的放矢法
  有意识记是小学生记忆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质变,只有依靠有意识记,才能获得系统的知识经验。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有意识记,重点识记背诵中容易遗忘、出错的句段,如每句的开头、关键词句、长句、易错字句、诗文的作者年代等,这些都需要多下功夫有意识记,才能更好地背诵整篇、整段、整首的诗文。
  (四)动静结合法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亦可利用分角色表演、游戏、演课本剧等,以演促背、以背激演,动静结合,情趣盎然,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背诵效果。
  (五)触类旁通法
  心理学研究说明,人们对熟悉的、理解的事物总是记忆深刻。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展开联想,把所要识记的材料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相结合,更好地体会识记内容的内部联系和逻辑关系、情感抒发、修辞写法等,从而达到优化背诵的目的。
  此外,引导学生利用最佳时间背诵。如:清晨的空气新鲜,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可以选择背诵新的内容;晚上临睡前大脑记忆不易受干扰,学习效果好,可复习背诵,巩固识记。
  三、开展背诵活动,提升背诵质量
  因地制宜,因时因人,合理设计背诵活动,有助于提升背诵质量。
  (一)背诵闯关
  事先布置若干必背内容,设计几个环节进行闯关背诵,每个闯关者抽签背诵,裁判员根据规则计分,达到一定分数即为闯关成功,不达标者重复闯关,直到达标为止。此活动需全员参与。
  (二)背诵争霸
  背诵内容以选背和课外积累为主,评委根据参赛选手背诵内容的正确度、流利度、情感度打分,选出霸主若干名,霸主可以分享背诵经验。此活动自由选拔。
  (三)背诵接力
  规定一定数量的背诵内容,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做好准备,可规定每位学生的最长背诵时间,如3分钟等,以免小组背诵变成个人背诵表演,背错或停顿两处以上,由下一位同学接上,最后根据背诵内容的多少给小组计分。
  (四)背诵荟萃
  经过一段时间的背诵积累,每学期可进行一次背诵荟萃,内容为这学期的必背和选背以及课外延伸诗文,让学生自己设计若干题目,从中优选一些题作为必答和选答题,题目有书写形式和口语形式,可采用诗词大会形式组织小组团体赛和个人擂台赛。
  设计活动中,可引进竞争机制,每次活动都可以得积分,挑战高一级难度的积分翻倍,积分达到一定数量给予奖励,如免做一次值日、申请一天换同桌等。这样,使大部分学生从怕背、厌背转化为爱背、乐背、争背。
  四、采用个性化的学习评价
  1. 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评价标准,评价时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提高和发展。
  2. 强调评价者的多元化,学生自己、同学、家长、教师以及学校内外的其他人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评价者,其中以学生自我的评价为主。
  3.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做到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突出个体差异,强调自我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可用激励的语言或欣赏的目光等来评价,在实践活动中用比赛、展览等形式来达到评价的目的。
  五、营造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实践活动中,教学氛围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创造更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轻松背诵。
  让背诵回归小学语文课堂,其目的远远不只是让学生多背几篇文章,还是语文学习方法的本色回归。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散文教学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忽略散文体裁特点、忽略对散文语言的品味、思想情感的体悟等问题,笔者探索、总结了散文自主批注赏读课,其实施策略如下:一是初读文本,引导学生自主撰写感受式批注,表达自己的阅读初体验;二是细读文本,引导学生自主撰写想象式批注,体会作者丰富细腻的情感;三是品读文本,引导学生自主撰写赏析式批注,感受散文的语言精妙及思想内涵;四是勾连生活,引导学生自主撰写感悟式批注,获得生
不久前,上海市南汇区为期一周的第四届文化节暨家庭教育宣传周顺利落下帷幕。  家庭文化节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宣传周是推动家庭教育发展的品牌项目。此次文化节恰逢迎世博600天倒计时、改革开放30周年及创建文明城区冲刺阶段的有利时机,南汇区妇联以“与世博同行,建礼仪之家”为主题,紧紧围绕《迎世博60 0天行动计划》精神,以改革开放30周年所发生的巨变为整体活动思路,以提升家庭
摘要:作文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承担着小学写作教学承上启下的任务,意义重大。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心理、思维、语言发展的局限性,在写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农村学生。如何让学生喜欢写作文以及怎样轻松起步作文是三年级语文教师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在这个起始的关键阶段,语文教师要深入了解三年级学生在写作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并运用
摘 要:倍的概念是比较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而言十分抽象、不易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倍并理解倍的概念,在教学中笔者试着對教材进行研读并通过调查对单元知识进行重新组合、编排、整合教学。“倍”的概念教学,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借助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多元表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共同探究、求联求异中建构概念,使学生对“倍”的形成深度认知。  关键词:多元表征;“倍”的概念;深度学习  “倍的
摘 要:课程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过程,课程实践者以此来寻求信息,了解其教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评价是课程的重要“构建模块”,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面。鉴于主体对课程设计的重要性,笔者在此以广州市培正中学所开设的“港澳子弟班”特色课程为例,探讨特色课程评价的主体、内容、方法及特点,简述特色课程评价框架的构建,以期为后续“港澳子弟班”特色课程评价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课程评价;“港澳子弟班
摘 要:作业拖拉是一种不良学习习惯,这种习惯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因此,教师要设法帮助学生纠正作业拖拉的不良习惯。笔者基于多年的带班教学经验,总结出赏识教育、惩戒教育、自治教育这三种方式以纠正学生作业拖拉的不良习惯。  关键词:作业拖拉;赏识教育;惩戒教育;自治教育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群体中,作业拖拉、不按时完成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这些学生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养成习
【摘 要】“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体验幸福?邱隘镇中心小学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由于学业压力大而导致的学生厌学现象和缺乏幸福感的状况,在“幸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把学校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各项工作统领到“幸福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中,从学生、教
摘要:所谓性别平等,是指不同性别者的人格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他们在权利、机会和责任方面的平等。从幼儿园开始开展性别平等教育能让幼儿学会尊重两性平等的权利和价值,营造和谐的性别关系。文章提出了开展幼儿性别平等教育的途径:加强学习,增强教师反思意识;丰富形式,开展性别平等活动;精心准备,营造性别平等环境;阅读绘本,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家园合力,提高性别平等意识。  关键词:幼儿;性别平等教育;教学途径 
摘 要:众所周知,健康的学习心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学生立足当今竞争社会的前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学生的学习心理存在着众多问题,令人担忧。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进行了探究,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总结了调动积极的学习心理、激活成功的学习心态、拓展丰富的学习领域、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四个有效策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得到了有效的调控。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心理;调控策
摘 要:“植樹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笔者教学“植树问题”后,发现学生在解答该内容时速度较慢且错误多,与同年级组教师交流时发现也存在类似问题。教师教学的困惑在哪里?学生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进行高效教学呢?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和自身对于课标、教参的一些理解,谈一谈自己在实践中的思考。具体来说,从认识误区、策略误区、教法误区三方面进行教学误区分析。  关键词:数学教学;植树问题;教学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