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双线教学法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线教学法是根据教学整体属性和教育心理学原理,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一条教学副线,把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分划,使之在教学中得以加强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表明,这是一种对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双线教学分主线教学和副线教学两部分。主线教学是完成教学期间所规定的正常教学任务的常规教学,教师可以按照自己以往经验组织教学。副线教学是教学的辅助成分,其主要任务是为主线扫清外围知识障碍,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是教师在实施主线教学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复习以往知识,把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形成的分立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程序。对促进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加速知识运用过渡和智能迁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主线教学一般可按正常的教学程序向前推进,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正常教学任务。同时,也借助选定的适当的教学副线将刚刚学到的新知识顺利转入运用。下面以磁撤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磁撤主线教学是针对有关磁场概念、性质、定律和公式所进行的,以分别达到“识记”、“理解”和“运用”为目标的教学。副线教学选定《牛顿运动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来展开。显然,副线将为主线在涉及“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的运用时,将提供比以往更为有力的力学工具,并为学生在相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有计划、有目标地复习《牛顿运动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做出了安排。既巩固了学生的力学基础,又方便了教学中的运用。一般来说,每一章节的第一课可以复习一些选定了的副线基础知识,并布置一定数量的副线课外练习。练习难易程度应以学生通过认真复习、努力思考便能解决为宜。过难,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使教学受阻;过易,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影响双线教学实施质量。章节教学从第二课起才开始教授主线知识。若无特殊情况,教师讲课时,可以不涉及副线教材知识内容,但在课外练习中应安插一定数量的、难易适当的副线练习题。教师应针对练习做好必要的承上启下的讲评和提示工作,使副线教学运转正常。
  事实表明,这种新旧知识结合、不同层次思维穿插起来的练习,是对学生的一种强度均衡且功能完整的、巩固知识和培养智能相结合的训练。随着主线的日渐推进,副线练习题的数量可以适当调整,难度可按题意有序递进。这时,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副线教学分量和水准。这样,不但可以启发学生在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对比的思维中加深印象和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范围更为宽广、解题情景更新、题型更为复杂的练习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这种并列对比的双线教学一般只限于章节复习中使用,而且节次和分量都应适度,以免造成知识相互干扰和学生因负担过重而心理失衡。
  出于不同的教学目的,选定的教学副线不同,在教学中与主线的从属关系、相互作用及其对教学整体效应的影响也会不同。在有关《热学》和《光学》之类独立性较强的教材的教学中,如果继续根据上述原则选定与其关联的章节作为副线教材与之强行搭配,似乎确有不伦不类之感。这时,教师可以把以往教学较薄弱的、效果不尽意的,或从教学长远目标考虑而需要反复加强和提高的重点章节选定为其副线教材,在注意避免互抑作用的前提下,在主线教学知识初成之际切入,与主线平行展开,发挥副线教学对以往知识技能的补救、巩固和提高之功能。只要教师注意系统信息反馈,把握教学分量及其水准,对主线教学将不会有不良影响。相反,學生会因为积疑消除,知识进一步巩固,能力提高和信心增强而产生智能横移,促进主线教学的顺利进行及教学整体效应的提高。这时,副线教学只是教学的携带部分。教师可通过布置一定的副线习题,依靠必要的承上启下的指导和校正将副线延伸,甚至贯穿若干主线章节。这要求教师切实做好章节备课,合理分配教学目标,统筹安排好每一次练习,正确处理好双线关系。如果一旦发现教学效果不佳,就要分析是否是因为副线教学影响干扰,或是学生负担过重所致。
  双线教学法可以从高一《牛顿运动定律》教学开始,可以选《直线运动》作为其副线展开。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牛顿运动定律》将有可能多次成为其他章节的副线教材。因此,教师可以就此进行长远规划,把教学目标统筹安排,逐渐深化,循序渐进地分配到未来的教学中去,准确把握其在各次副线教学中的不同教学水准,即合理安排目标递进幅度,是衡量双线教学实施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综上所述,可知已经学过的某些重要章节在以后教学中,可以被多次选定为副线教材,从而形成对某些重点知识的反复、系统的扫描。这种在每经历一定时间跨度,又重新唤起学生对以往知识的回忆,并把章节教学中的智能训练目标化整为零,分散在未来的教学中,或被逐一击破,或被反复强化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经济而又实效的设置。而且,属于“运用提高”层次的副线练习题对于反映“识记”和“理解”的主线练习题来说,无疑起到了既可弥补其功能不足,又可调剂学生学习情绪和均衡脑力强度的作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处于一种多层次思维、全方位求索、满负荷运转的训练之中。
其他文献
春秋时代 晋国公子重耳(晋文公) 在外流亡长达19年。
期刊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而现实的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如下一些不良状况:1,以简单的集体回答取代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跃;2,对学生的回答只讲对与错而不作具体分析,或常常用优等生的正确思维掩盖学困生的错误思维;3,抢时间赶进度,不给学
笔者近两年执著于“品德课堂有效性”的研究,发现承载着生活德育理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在主城区搞得扎扎实实、轰轰烈烈,而在郊县地区却不被重视,运行质态堪忧,大约呈现以下几种“生态”:1,依据教材给出的环节按部就班,很少能够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成新的教学对话主题。2,根据话题讲读评论时,教师问得多,学生问得少,以练代问,以练代讲,打发时间。3,高度依赖课堂,没有课前、课后的活动,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呢?关键是要建立课堂新秩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首先要转变意识    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意识,转变课堂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才能取得
语文教育直触心灵,她能培育道德、美感和想象力。回忆起我们儿时的语文书,大小不如现在,纸张不如现在,而书中的插图比起现在更是单调,永远的黑白两色,偶尔在哪看到彩色的插页,便会如获至宝般地细细欣赏。但是,我也分明记得,只要有插图的那页,哪怕是黑白的,也是最吸引我们孩子眼球的。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且不论大小纸张,只看插图就已经丰富多彩。特别是低年级,几乎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练习,都会有插图,且色彩鲜艳,形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和发展,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随之发生了变化。课堂讲解的方法也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变为轻松有趣、丰富多彩的游戏式、启迪式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英语教學的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谈谈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英语语法教学 新课改 教学策略    一、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课改从提出到逐
摘要 本校高中学生体育课根据有关规定采用“二选”,即在可支配的时间内,自由选择老师,自由选择项目。经过实验证明,该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身心要求。  关键词 新课程 兴趣 选项教学 调查    1 問题的提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但是,我们却发现体育课中出现了和文化课一样
新的课程标准让整个教育界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各个学科的教改实验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几年。体育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问题上也在不断地探索。体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色,我们该怎样么做才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笔者在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革新观念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想把体育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实处就要先转变以下四个教学观念:  一、树立师生教学互动的教学观念。摈弃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整个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也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要教学课题。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教研的重点。本文以如何创新初中作文教学思维为指导,结合笔者教学工作实践,重点对创新作文教学的思路、方式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 作文教学 创新思维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大力鼓励学生作文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