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校高中学生体育课根据有关规定采用“二选”,即在可支配的时间内,自由选择老师,自由选择项目。经过实验证明,该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身心要求。
关键词 新课程 兴趣 选项教学 调查
1 問题的提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但是,我们却发现体育课中出现了和文化课一样的厌学现象,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很多学生反映:体育项目很多,但课时很少,一个项目还没有学会,就得学下一个项目,导致学完,考完,忘完。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第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可支配的时间内,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喜欢的课程内容,选择所喜欢的老师和上课的时间,把上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近两年来,我们就体育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
2 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
2.1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突出课程的健康和教育价值,是学校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2.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2.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的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3 研究时间与对象
3.1时间安排2009年9月1日至2009年9月15日。
3.2实验对象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全体学生,共423人,其中男同学216人,女同学207人。
4 研究方法
4.1问卷调查法参照《体育心理学》有关问卷调查法的原则编写问卷内容;2009年9月1日对学生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2009年9月15日回收。发放423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05份,回收率95.7%。
4.2课内外谈话、观察法根据研究任务,通过有目的的座谈、访问和课内外的观察,了解学生兴趣特征。
4.3数理统计法对实验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数理分析。对学生兴趣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分类统计。
4.4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国内体育核心期刊中有关体育教学改革、体育学习兴趣方面的研究文献。
5 关于高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分析
5.1根据高中学生的需求发展的学校体育运动
(1)目前,我校体育课共设7个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乒乓球。每次课都有5-7名专业项目的教师在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项目上课,也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上课内容选择教师,这样不但满足了学生不同个体的需求差异,发挥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同时也给教师一定的压力,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实践与调查结果表明,近88.64%的学生对“二选”课持肯定态度,78.27%的同学对“二选”课很感兴趣(见表1)
从表2中我们可看出高二年级男学生大多选择球类项目,学习兴趣中直接活动的兴趣最强烈,通过参加某种体育活动最终掌握一定技术技能最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而女生比较感性,在优先选项上,选教师的占47.83%;在项目上则主要选择体育舞蹈和健美操,这是因为女生大多不喜欢运动,因而直接活动兴趣比男生低,观赏兴趣性项目占的比率较高。
(2)“你选修这个项目的原因”一项中,有43.8%的学生选择了“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可见学生关心自身身体健康的意识加强,目的也很明确。因而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学习一两个项目,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第一重要环节。
(3)统计还显示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法是“教师精讲多练”法,这说明学生更倾向于在实战中掌握技术。而女生对技术技能原理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她们往往选择的依据主要是考试的顺利通过。因此,教师只有用正确的指导、帮助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所有学生都认为在提高体育成绩的有效方法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排在第二位,占38.1%。所以教师对学生加强有效的学法指导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第二重要环节。
5.2本次调查给我们的启示
5.2.1体育课兴趣选项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充当着主人的角色,他们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教师的事情。主体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合作,从而使自己具有一定的亲他性。通过主体参与,学生可以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他们的学习热情会被调动起来,课堂充满热情、活跃的气氛,师生双方都能体会到教学是人生的最好享受。因此,兴趣选项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再者,也给教师一定的压力,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业务和科研水平。
5.2.2体育课由学生的被动上课变成主动的选择上课,让兴趣成为主导,师生都各得其所,教学自然精致得多。对那些喜欢多个项目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来引导他们的广泛兴趣;对那些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我们可以为其营造氛围,以氛围来激发、约束他们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而为了使这种选项性教学方法得以顺利推行,教师结构必然要有所变化。冷门项目及相关教师会被淘汰,因为教师是根据学生的需要配置的,因而在新体制下教师不但要“专”还要“全”。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仅仅涉及了学生在选项目、选老师方面的统计,事实上,还有诸如情感、性格和社会因素等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待于其他教师进行这几方面的调查研究,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启示。
6 结论
6.1采用选项教学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改变了学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一两种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发展运动能力。
6.2实施选项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教学方法。
6.3开设兴趣选项教学,能体现学生的主观愿望,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效果、技术水平以及自我锻炼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6.4通过比较,选项教学的效果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在我校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7)
[2]张建新,我国中小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体育与科学,2003(3)
[3]沈宇波,实施分项选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探讨,体育教育,2004(10)
[4]任波,开展体育课选修性项目教学有利于中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体育教育,2004(11)
关键词 新课程 兴趣 选项教学 调查
1 問题的提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但是,我们却发现体育课中出现了和文化课一样的厌学现象,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很多学生反映:体育项目很多,但课时很少,一个项目还没有学会,就得学下一个项目,导致学完,考完,忘完。究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第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可支配的时间内,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喜欢的课程内容,选择所喜欢的老师和上课的时间,把上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近两年来,我们就体育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
2 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
2.1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突出课程的健康和教育价值,是学校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2.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2.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的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3 研究时间与对象
3.1时间安排2009年9月1日至2009年9月15日。
3.2实验对象广东省从化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全体学生,共423人,其中男同学216人,女同学207人。
4 研究方法
4.1问卷调查法参照《体育心理学》有关问卷调查法的原则编写问卷内容;2009年9月1日对学生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2009年9月15日回收。发放423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05份,回收率95.7%。
4.2课内外谈话、观察法根据研究任务,通过有目的的座谈、访问和课内外的观察,了解学生兴趣特征。
4.3数理统计法对实验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数理分析。对学生兴趣项目进行调查统计,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分类统计。
4.4文献资料法主要查阅国内体育核心期刊中有关体育教学改革、体育学习兴趣方面的研究文献。
5 关于高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分析
5.1根据高中学生的需求发展的学校体育运动
(1)目前,我校体育课共设7个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乒乓球。每次课都有5-7名专业项目的教师在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项目上课,也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上课内容选择教师,这样不但满足了学生不同个体的需求差异,发挥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同时也给教师一定的压力,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实践与调查结果表明,近88.64%的学生对“二选”课持肯定态度,78.27%的同学对“二选”课很感兴趣(见表1)
从表2中我们可看出高二年级男学生大多选择球类项目,学习兴趣中直接活动的兴趣最强烈,通过参加某种体育活动最终掌握一定技术技能最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而女生比较感性,在优先选项上,选教师的占47.83%;在项目上则主要选择体育舞蹈和健美操,这是因为女生大多不喜欢运动,因而直接活动兴趣比男生低,观赏兴趣性项目占的比率较高。

(2)“你选修这个项目的原因”一项中,有43.8%的学生选择了“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可见学生关心自身身体健康的意识加强,目的也很明确。因而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学习一两个项目,使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这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第一重要环节。
(3)统计还显示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法是“教师精讲多练”法,这说明学生更倾向于在实战中掌握技术。而女生对技术技能原理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她们往往选择的依据主要是考试的顺利通过。因此,教师只有用正确的指导、帮助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所有学生都认为在提高体育成绩的有效方法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很重要的,排在第二位,占38.1%。所以教师对学生加强有效的学法指导是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第二重要环节。
5.2本次调查给我们的启示
5.2.1体育课兴趣选项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主体参与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自始至终充当着主人的角色,他们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教师的事情。主体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合作,从而使自己具有一定的亲他性。通过主体参与,学生可以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他们的学习热情会被调动起来,课堂充满热情、活跃的气氛,师生双方都能体会到教学是人生的最好享受。因此,兴趣选项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再者,也给教师一定的压力,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业务和科研水平。
5.2.2体育课由学生的被动上课变成主动的选择上课,让兴趣成为主导,师生都各得其所,教学自然精致得多。对那些喜欢多个项目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课外体育活动来引导他们的广泛兴趣;对那些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我们可以为其营造氛围,以氛围来激发、约束他们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而为了使这种选项性教学方法得以顺利推行,教师结构必然要有所变化。冷门项目及相关教师会被淘汰,因为教师是根据学生的需要配置的,因而在新体制下教师不但要“专”还要“全”。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们仅仅涉及了学生在选项目、选老师方面的统计,事实上,还有诸如情感、性格和社会因素等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很大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待于其他教师进行这几方面的调查研究,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启示。
6 结论
6.1采用选项教学体现新课程的要求,改变了学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引导他们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一两种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发展运动能力。
6.2实施选项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积极探索教学方法。
6.3开设兴趣选项教学,能体现学生的主观愿望,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效果、技术水平以及自我锻炼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6.4通过比较,选项教学的效果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在我校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7)
[2]张建新,我国中小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体育与科学,2003(3)
[3]沈宇波,实施分项选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探讨,体育教育,2004(10)
[4]任波,开展体育课选修性项目教学有利于中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体育教育,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