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新大使:中国从不“操控”他国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日,新加坡《海峡时报》刊登新加坡外交部前常秘比拉哈里·考斯甘在一公共外交主题论坛上的演讲。演讲对中国外交进行指责,称中国企图通过劝说、引诱和胁迫等方式对别国进行影响力操纵。7月12日,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在《海峡时报》刊发署名文章,对考斯甘演讲内容予以回应,以正视听。
  新加坡外交官无端指责中国“影响别国”
  新加坡外交部前常务秘书比拉哈里·考斯甘最近在新加坡一个有关“中国公共外交”的研讨会上演讲时,对中国提出莫须有的批评。他说中国试图通过隐蔽行动影响别国,以扩大自身影响,而新加坡也没逃过这种影响,新加坡人应保持警惕。在演讲中,比拉哈里详列中国施加影响的方式,比如违反“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影响所在国决策者或意见领袖的态度,等等。
  学者认为,比拉哈里素来以“语不惊人死不休”著称,除在新加坡国内挑起外交界的争论外,还多次在涉华言论上展示强硬态度及莫须有的忧虑。他最近发表的这番言论毫无道理,是在给致力于共同寻求确定性的中新关系添乱。
  一则,比拉哈里的言论失之偏颇,存在诸多无端指责的成分。例如关于“不干涉内政”原则,这是中国首倡、国际社会广为接受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一。无论过去,还是当下中国海外利益越来越广,我们始终秉持这一原则。
  二则,比拉哈里是新加坡前高级外交官,但他对“公共外交”的内涵却有严重误解。在概念上,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文化交流、信息项目等形式,了解、获悉情况和影响国外公众,以提高本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增进本国国家利益。
  以新加坡为例,中国政府推动面向新加坡的文化交流、人员往来,以及中新两国民众间的往来,均属公共外交范畴。因此,公共外交过程既是一国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的过程,也是对外国公众甚至决策者的态度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这种影响始终是双向的,而非永远是一国单向影响另外一国。在这方面,新加坡影响中国的方面也有不少。例如中新两国民间对新加坡城市发展的讨论一直很多,这使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国家形象在华有着深刻认知,也使相关城市发展理念在中国城市发展中得到实践与推广。
  中国从未将自己的道路、模式、理论强加于人
  作为回应,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刊发署名文章写道,比拉哈里先生这次演讲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给人带来一种中国不可亲、不可近的印象。这再次提醒了一个问题:如何认识和看待中国?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个问题对中国、对世界变得愈发重要。
  中国是否真如比拉哈里先生所说那样,在“操控”他国呢?
  对此我想说,首先,争取国际社会对本国发展理念和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是所有国家外交工作的共同目标。在这一点上,各国与中国没有不同。但与某些国家不同,中国并不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强加于人。
  第二,国际话语权长期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中国面临更多的是无端非难。中国一直本着谦虚坦诚的态度阐述主张而并非想着去“操控”舆论。
  第三,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最终依靠“操控”提升影响力,成为令人信服的国家。
  近年中国努力践行国际责任,提出不少合作主张,包括“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区域和全球合作倡议,得到众多国家积极响应。他们的态度不是中国“操控”的结果,而是因为中国的倡议契合了各国的共同利益,提供了共同发展的机遇。
  实际上,世界所看到的是,作为拥有近14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崛起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对世界的影响也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是成功的。作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中国愿同各国分享中国的发展机遇,但从未将自己的道路、模式、理论强加于人。
  中国外交秉持服务国家发展的宗旨。同时,中国努力将自身发展融入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上述原则指引下,中国奉行一贯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中国是这样讲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比拉哈里先生在演讲中引用的一些网络言论不代表中国政府的立场。很可惜的是,他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对中国抱有偏见,因此所推导出的结论不可能是公平、正确的。
  对于比拉哈里先生提到的中新关系问题,我想说中国高度重视中新关系,珍视两国几代领导人建立起来的友谊。李光耀先生以非凡的战略眼光,为中新建交和两国关系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我们高兴地看到,李光耀先生之后的新加坡领导人继承了李光耀先生的战略眼光和致力于中新友好的精神。
  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是中新两国政府的共识,在这一共识指导下,两国关系得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中国尊重和赞赏新加坡在维护多元种族与宗教和谐共处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国没有影响新加坡国民身份认同的意图,也决不会这样去做。中新在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相亲相近,应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积极因素,没有理由成为消极负担。
  比拉哈里先生指责中国在公共外交中经常使别国在错误选项中作出错误选择。但事实是,他的演讲正是在误导读者错误认识中国。
  学者:中新关系向好,但也有暗流
  广西民族大学中国-东盟海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葛红亮认为,比拉哈里的对华指责毫无道理,但却反映了新加坡对华外交以及中新友好合作关系依旧面临不少暗流。这些不和谐的声音或暗流,同近段时期以来中新关系的大势与主流实际上并不相符。随着欧洲治理困境频现、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国优先”以及多个新兴地缘力量中心的兴起,国际格局呈现冷战后前所未有的“不确定”特征。在此情势下,中新关系既获得了持续稳固发展和提升的机遇,也面临着挑战。
  一方面,中新两国均对“确定性”有着倾向性的依赖,双方在诸多领域有着高度的战略契合性和共同利益。例如在开放与多边贸易体系维护方面,两国都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新加坡向来主张开放与多边贸易,它与特朗普政府保守、单边的贸易保护政策势必形成广泛而深度的碰撞。鉴于此,新加坡不仅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明确阐述这种保守贸易政策倾向对全球贸易与多边经济体系的伤害,还积极寻求与坚持全球化、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国家加强合作,一道维护全球贸易与多边经济体系的确定性。2017年秋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来华访问,其逻辑就在于谋求这种确定性。
  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多支权力中心的兴起以及中美博弈加剧,使新加坡在坚持以往务实对外政策的同时也面临更多困惑。在复杂的地区与国际形势中,新加坡作为“小国”面临的是日益增多的不确定性及难以控制的挑战,而它的亲西方政策偏好与对华微妙态度,可能在特定情形下伤害中国的感情。作为新加坡外交界资深人士的比拉哈里发表對华无端指责的言论,就是这样的例子。
  (《环球时报》2018.7.13等)
其他文献
据“中评社”日前报道,前美国驻华大使芮效俭在北京出席第七届世界和平论坛时提到中美关系,他说贸易问题并不会完全影响中美关系,但是台湾问题这种政策问题会影响到双边关系。  芮效俭表示,美国一直都尊重“一个中国政策”,甚至在不承认“一中政策”之前都无法建立外交关系,在特朗普上臺前也是用“一中政策”来和中国协商台湾问题。  “所以当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前,说把‘一中政策’当作交易的筹码,我当时就说这是不可能实
期刊
2013年3月,江苏宜兴一对双独年轻夫妻不幸车祸身亡,小两口生前在南京鼓楼医院留下冷冻胚胎,双方父母为争夺冷冻胚胎继承权诉至法院。2014年5月,一审法院认为,受精胚胎不能像一般之物一样任意转让或继承,驳回原告诉讼请求。2017年9月,这起中国首例冷冻胚胎继承权纠纷案在无锡中院二审终判,法院最终支持双方老人共同处置4枚冷冻胚胎。法院的判决依据是什么?为何两次审理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夫妻离世留下冷
期刊
高兴就笑,不高兴就生气是人的本能。既然无法做到一辈子不生气,那我们就尽量减少生气的频率,学着用以下几个方法,浇灭你的怒火,尽量平心静气。  找不重要的东西当“出气包” 生气时,不要在内心抱怨,不妨找个安静或安全的地方哭出来。此外,还可以尝试把气撒在不重要的物体上,比如把废报纸撕成碎片,也可以狠狠地抛沙发靠垫。  猛跑 气到无处可发时,可以到公园或者楼下猛跑几步,跑到累了就可以停下来了,让藏在心里的
期刊
一天,在小区里看到一个小男孩与一个小女孩正在玩耍,因为争抢玩具,两个孩子吵起来。男孩声嘶力竭地怒斥:“我就要玩,不能给你!”女孩嚎啕大哭:“这是我从家里拿出来的,为什么要给你?”一旁聊天的男孩母親不满了:“不就是个玩具吗?走,我带你去买!”说完便拉着男孩离开了。  当下社会,教会孩子学会宽容体谅身边的人,应该是作为父母的责任。世俗社会没有“想要就要”的自由,自然也没有“理所当然”。“不夺人所爱”是
期刊
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会晤,广受外界关注的“普特会”终于成行。  据今日俄罗斯及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在“普特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普京接受媒体提问时直截了当地表示:“是的,我希望他(特朗普)能够(在2016年的大选中)获胜,因为他谈到了美俄关系正常化的必要性。”普京还表示,当时身为候选人的特朗普谈到了美国需要与俄罗斯重新建立关系,这就使得俄罗斯民众自然而然地更希望他能
期刊
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有力举措,鼓励各地各部门探索建立完善激励、容错和保护机制,为勇于改革创新的干部撑腰。但与此同时,必须警惕有人把“容错”异化为“纵错”,借机触碰纪律红线。  正如一位领导干部所言,“容错不是筐,不能啥都往里装,要不乱容、不错容。  党中央鲜明指出,要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这充分说明不是什么错误都能“容”,不是什么责任都能“免”。  
期刊
这是我国西藏边境最危险的一条边防线,30多年来已经有14名官兵牺牲在巡逻途中。在这里,六连官兵们用血肉之躯去守护祖国的每一寸疆土,向世界宣示我们的主权。一代代人用双脚丈量国家的领土,“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  “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我们在巡逻,我们也不会到处去说。”名叫刘东洋的年轻人说。他们的守护范围大都是无人区,其中一个地名翻译过来就
期刊
台湾“联合新闻网”7月22日报道称,据台防务部门消息人士称,日前解放军海军舰艇由台湾海峡大举南下,高速通过台湾海峡。统计20-21日,通过的舰艇数量总数近50艘。  报道称,此次南下的解放军东海舰队大型舰艇,包括052C/052D“中华神盾”驱逐舰、各型大吨位补给舰。舰队通过台湾海峡时,也在白天以密集纵队进行,甚至由台湾往来金门、马祖的民航机,都有旅客拍到照片。  对此,报道写道,解放军南海舰队舰
期刊
针对近日在菲律宾多地出现“中国菲律宾省”的横幅闹剧,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赵鉴华明确表态称,菲律宾从来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中国的一个“省”。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也表示,中国从来没有要求菲律宾放弃一平方米领土来换取对菲律宾的援助。  “他们是不惜一切要破坏中菲关系友好稳定”  “欢迎来到中国的菲律宾。”7月12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多座天桥上,突然挂上这样的红色条幅。  这一天,正是海牙国际仲裁庭对所谓“南
期刊
潜心研究打仗的北部战区副参谋长安卫平引用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作战部部长什捷缅科大将说过一句话:“战争到来,首先要淘汰一批和平时期的将军。”不能站在思维浪尖上的指挥员,必将淘汰在战争的退潮里。  6月19日开始,中国陆军13个集团军的军长们,迎来了一次大考——陆军史上首次战役指挥能力考试。在这之前一礼拜,陆军战役首长机关“五会”集训拉开帷幕,5大战区陆军司令员亲自授课,学生就是13个集团军军长。  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