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精心”打造数学卓越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卓越”的含义是优秀,超出一般。打造数学卓越课堂,就是要打造出超越自我、超越同伴,甚至是超越同时代人的优秀课堂。在这个超越的过程中,教师仍然是处于主导的地位。只有教师实现的卓越的教,引领学生走上卓越的学的路径,才有真正地实现课堂的卓越,真正地让师生都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
  【关键词】精心 师生 卓越课堂
  在數学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始终是教学管理的一大难题。长期的课堂低效必将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特别是在当前推行减负提dhoudao旧教学思想和方法,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探索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由过去的主讲转变为现在的主导,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卓越数学课堂。
  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数学卓越课堂呢?
  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因此,必须明确编者意图,明确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的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质疑,激趣,充满活力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要摆脱这种心理状态,就需要学习者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这就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成功的问题情境应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出的难度适中,问题情景清晰,能引起学生共鸣,又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很多种,比较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主要是以下几种:一是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是创设活动化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学习的活动主体性;四是创设多元问题情境,启发多向数学思维。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形式、方法,把握有度。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即: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教法的选择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二是依据学生特征选择教学方法;三是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四是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五是依据时间标准选择教学方法。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四、精心选择课堂练习——难度,梯度,激发挑战
  数学教学的课堂练习大部分都是通过练习题的方式呈现的。然而,并不是老师把练习题一股脑儿的抛给学生,学生就能从这些练习中得到收获和发展。课堂练习的设计也是一项技术活:教师应准确预设学生学习的达成度,选择好适合学生的习题难度,既不能让学生轻易就得到,也不能让学生怎么也做不起;教师还要适当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好练习题的发展梯度,要让差点的学生有事做,也要让优秀的学生能吃饱,从而激起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积极性,切实做到练习过程的有效甚至是高效。
  五、精心组织信息反馈——总结,评价,树立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和评价,准确掌握学生当前的学习心理状态,充分运用课堂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群体的课堂表现活跃度,从学生的兴奋状态中反馈自己的教学设计、过程掌控、活动开展等是否符合学生需求,以便及时进行有效调整;同时,教师还要关注个别学生的面部表现、肢体语言、行为方式,以确定其是否处于积极的学习思维进程,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其回归学习的正常状态;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功能,引导自身和学生给予学习者正面积极的回应,以树立起学生们学习的自信心、主动性。当然,奖励不应当是盲目的,对确实有错的孩子也应该直截了当地予以批评,而不是姑息迁就。
  总之,在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只有教师实现了卓越的教,学生达到了卓越的学,我们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全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
  [2]《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
  [3]《教育的智慧》林崇德开明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一、激发新思维,创快乐课堂  使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进行课程改革,仅短短的8个月,就已经显露出它的优势:家长感受到孩子对化学亲近了;教师感到课堂更活跃;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更有趣味了。二中学生说:“新生活,新化学,化学课本教会我。”金中学生说:“化学化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8个月来,我们解放思维,大胆创新,努力创设快乐的化学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  1.共享智慧
【摘要】一节课内容是否丰富新颖,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过程是否和谐自然,结果是否深刻理性,是一节好的生物课堂的重要特征,也是提高高中生物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努力方向。针对以上特征,现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探讨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探究式教学 导入方式 交流灵动 有效策略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面对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促使全体学生获得良好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这是当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突出课题.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尝试分层递进教学,探索在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差异的班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分层递进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潜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一、分层递进教学的理念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加减法在意义上、计算方法上和整数加减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数的范围扩大了,学生感觉有些陌生。课堂开始创设情境,现实而富有吸引力,让学生感觉到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小数的加减法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充分调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炼出的数学问题直入中心,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交流各自方法、概
近年来,进一步加大政府在义务教育救助中的作用,促进教育救助资源公平分配,提升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话题。但是目前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分配整体上仍不均衡,尤其是西
【摘 要】“三算结合”教学法,是指以口算为基础、笔算为重点、珠算为工具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理论依据就是从具象到形象再到抽象的思维方式。即是以算盘为教具和学具,以学生通过拨珠计数和计算,在头脑中逐步形成珠算模式(建立“珠象图”这种珠象在脑中按照珠算的运算模式聚分变换进行计算就是珠心算)。然后用珠算式心算帮助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从直观教学入手,充分发挥珠象的桥梁作用,才会收到事半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公共管理研究理当关注的课题之一。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旨在探索新时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需要数学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并且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逐渐帮助学生培养起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本文结合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应注意的一些地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观念 创新 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林业工程建设中的树种栽培要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各项要素相适应,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种苗采取不同与之相适应的培育环境进行合理养护,为苗木成长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