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饼问题”教学设计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过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操作、交流、探讨地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增强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教学难重点〗 重点:体会优化思想。 难点:理解烙 3 张饼的最优方法。
  学具:饼的模拟纸片。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饼的模拟纸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创设“奖品 3 枚笔怎么发最快”的情境,感知 3 枝笔同时发 最快,“用时最短”、“省时”。
  小结:做事情时,先要统筹考虑,善于合理安排,这样可以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二、揭示课题
  1.出示主题图(课件)——“小红的妈妈在厨房里烙饼”。
  2.揭题“烙饼问题”。
  三、研究烙法
  1.出示信息(规则):“这口平底锅每次只能烙 2 张饼,两 面都要烙,每面 3 分钟。”
  2.分析信息(规则)。
  3.研究烙 1 张饼
  生说师演示,得出最少烙 2 次,烙饼最优方法是烙 1 张饼的 正反面,最短时间为 6 分钟。
  4.研究烙 2 张饼
  利用烙 1 张饼的方法来烙 2 张饼,共烙 4 次,用时 12 分钟。 发现不合理时,再探究其它方法。生说生演示,得出同时烙 2 张 饼的正反面,共烙 2 张,只需 6 分钟。这种烙法最合理,用时最 少,烙的次数也最少,我们将这种烙法称为烙 2 张饼的最优方法。 再遇到烙 2 张饼时,你会选择哪种方法来烙?“为什么烙熟 1 张 饼和烙熟 2 张饼所用的最短时间是相同的呢?”
  5.研究烙 3 张饼
  (1)出示问题。“小红和爸爸、妈妈各吃一张饼,怎样才能让 他们尽快吃上饼?”
  (2)分析问题。
  (3)利用烙 1 张饼的方法来烙三张饼。边演示边指导学生 填下表。
  


  (4)再探究合理烙法,同桌合作,明确合作要求。
  (5)展示烙法,寻求最优烙法。 请同桌两生上台,一生讲解,一生演示,交流评价,总结出
  烙 3 张饼的最优方法。如,第一次同时烙饼 1 和饼 2 的正面;第 二次先暂时拿出 1 号饼,同时去烙 2 号饼的反面和 3 号饼的正面; 第三次,拿回 1 号饼,同时烙 1 号饼的反面和 3 号饼的反面,共 烙 3 次,共用时 9 分钟。
  (6)强化烙 3 张饼的最优方法(师演示,生操作。)
  6.研究烙 4 张饼
  引导学生利用烙 2 张饼或 3 张饼的最优方法来烙 4 张饼。 生:利用烙 2 张饼的最优方法来烙 4 张饼,用了 2 次最优方
  法,师板书:4=2+2
  师生合作得出共烙 4 次,共需 12 分钟。 讨论:为什么不用烙 3 张饼的方法和烙 1 张饼的方法来烙 4
  张饼?4=3+1
  师生小结:锅里必须每次都有 2 张饼,这样才能烙的次数最 少,用时最短,也最合理。
  7.研究烙 5 张饼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合用烙 2 张饼和烙 3 张饼的最优方法来 烙:5=2+3,共烙 5 次,共需 15 分钟。
  师生小结:饼数 4 是双数,一般要用烙 2 张饼的最优方法, 有几个 2 就用几次最优方法,饼数 5 是单数,一般要用烙 3 张饼 的最优方法。
  8.研究烙 6 张饼 先让学生思考,你会采用哪种最优方法来烙? 生 1:2 张饼的最优方法, 板书:6=2+2+2
  生 2:3 张饼的最优方法,板书:6=3+3
  比较一下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9.研究烙 7 张饼 板书:7=2+2+3
  10.研究烙 8 张饼
  如果不用上面的烙法,你能直接知道烙 8 张饼至少需要烙几 次?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少总次数=总饼数(1 张饼除外)。
  24 分钟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再次发现规律:“最少总次 数×3=最短总时间”
  11.研究烙 9 张饼
  12.研究烙 10 张饼 发现规律:“总饼数×3=最短总时间(1 张饼除外)
  13.研究烙 n(n>1)张饼讨论:为什么 n>1
  14.探究“45 分钟内最多能烙几张饼?”
  15.小结
  四、解决问题
  试一试:“复印 5 张文字资料,正反面都要复印,如果一次 最多放两张,那么你认为最少要复印几次?”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课外实践:写一篇数学日记。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入,会计环境在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受到会计环境的制约.研究揭示我国会计环境的发展,对我国建立会计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
甜瓜(Cucumis melo)作为世界十大水果之一,以其独特的品质风味,倍受人们喜爱.甜瓜的田园观光采摘由于迎合了当今人们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时尚,已悄然兴起.
根据FDA的解释,食品包装材料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接触的物质,以及盛放食品的容器,而这些物质本身并不用来在食品中产生任何效应.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在建筑工程行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实际进
一般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数学很难有愉快的 心理体验。在中学所学的所有科目中,数学通常是排在“最不受 喜欢的学科”的首位。在学生眼里的数学好象是一个衣着朴素, 表情严肃,显得有些高深莫测的哲人,可敬但不可亲,如何改变 这一现象?在新课程的教学探索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 努力,学生学习数学的快乐指数得到了很大提高。    一、做一个善于走进学生心灵的乐观教师,与学生愉悦相处。    
一、实验的作用    本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 中的实验: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此实验可得 出: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举高的高度有关。同时可为学生进 一步理解能量、重力势能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可培养学生的观 察和科研思维能力(控制变量法)。    二、教材关于此实验描述的局限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教材关于此实验只作这样的描述:请你做 出猜想,然后用身边的物
所谓刚度就是指单位变形包括位移、转角等所需的力,就是能限制作用力产生变形的性质,是工程结构的内在本质.在工程结构设计中应用刚度理论可对结构进行宏观控制,定性定量地进
在教学中,如何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使其在知识的学习中学得活、记得牢,把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讲 得活起来,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理解这一课程在实 际生活中的作用,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大有裨益。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呢?    一、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有些数学问题在课堂上讲解比较深奥难懂,若能把它运用到 生活
在现代的经济活动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政府会计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本文中,就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并提出关于如何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议。 In the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