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插画艺术中的色彩审美特征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yto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色彩审美向来是传统绘画中一个不断在探讨的课题,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的时期的人们对于色彩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而在插画创作过程当中,我们对于色彩审美趋势的把握就成了创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使得色彩在插画中所起到的引导与按时作用,越来越有其独特的价值;在插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插画创作者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在不断的演变,提炼成了丰富的绘画表现的色彩语言,使其成为创作者们的另一只画笔,其丰富表现力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以直接在艺术家和受众的心灵之间架起一道互相沟通的桥梁;从而成为当代插画设计作品中最直接有效地表达其创作者独特思想、精神本质及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段。
  一、插画的概述
  通常我们将传统绘画创作成为纯绘画,而插画艺术作为纯艺术插画的分支之一,创作在强调主题,表现情节时,一般以创作者的意图出发,以传统美术技法表达风景,人物,故事等主题,而插画最初是作为一种文字的辅助图形出现的,此后衍生为装饰类作用的图片,已经超越了原本作为文字的注解的本身含义,强调形式美与感官美,信息传达与视觉体验相结合,也使得插画的创作领域越来越广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创作插画的技法与途径更为科学有效,人们的科学技术与艺术修养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人们对于插画的需求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除了传统书籍装帧的作用外,插画也成为了广大艺术爱好者喜爱的一种创作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而当代插画通常分为两类,商业类与非商业类插画,后者的着重点与主题更侧重于作者本身的感悟,相对于后者而言,会在某种程度上偏离大众的审美范畴,更加强调艺术工作者的深度思考,而前者更注重受众心理的表达,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取向有相当大程度的体现,可以说,成功的插画作品,不仅有着文化上的价值体现,更是人类艺术进步成果的体现。
  二、当代插画中的色彩表现
  色彩的表现是指人们的眼睛和心理对色彩的直观感知,具体一点说,包括眼睛对它们的明度、色相、纯度、对比刺激作用,和心理留下的影响、象征意义及感情影响。在当代艺术插画领域的创作中,人们最注重色彩的功能性,它必须符合作品的本身性质和表达的目的,恰当的色彩设计能加速信息和图像的传播,使尽可能多的人接触并认可它所传递的的意识和观念,提高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度。如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蒙德里安,蒙德里安的三色可谓是近代插画艺术史上色彩功能性传递的典型代表,红黄蓝等三原色构成了其作品的核心内容,使得人们对于他的作品有了深刻的认识, 随着人们对艺术理论的深入研究,现代创作者们对于色彩的应用也更科学化,他们懂得应用色彩来表达各种情感、理念和信息,由此可见,功能化,多样化的色彩在当代插画中是必不可少的创作元素。我们可以看见在不同的插画色彩运用中,色彩往往是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不同的情绪表达会运用到不同的色系表现,例如红色在广泛意义上是热情,青春的代名词,一般程度上,插画的色彩表现形态都较传统绘画简单,起着装饰意义上的美感。
  三、当代插画中的色彩审美特征
  对于插画艺术的欣赏者来说,对于一副作品的审美心理活动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过程,它由眼球传达色彩理念进入脑部,各种不同的视觉形态组成,当视觉形态的某种形与色作用于人的心理时,同时对于一幅画产生了完整的心理反应,可见色彩的心理传递与人的心理感受息息相关,这就是人们对于插画的审美趋势,它来源于人们的教育背景,性格差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解释,审美趋势往往是共性大于个性。一般情况下,受众看到色彩所传递的信息后会联想到什么是我们无法左右的,只有当知觉经验与插画中的色彩感知发生一定的呼应,剌激我们回到了记忆中的从前,生活经验越丰富其情感的触点就越多,从而与不同色彩产生的共鸣也就丰富,因而使本身并没有灵魂的色彩感受到色彩所传递的感情。正如康定斯基"所言:“每一种色彩都有自己恰当的表现价值,在不画出具体形象的情况下,可以创造出有意义的真实”。可见系统的研究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在艺术范畴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人们的审美趋势直接影响到了创作者的艺术创作。而大众的审美品味并非完全相同,不同的受众群体有着不同的审美好恶,可谓因人而异,人对色彩审美的判断依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解释并分析,而插画从业者则担负了引导和顺应审美潮流的重大任务。据英国实验心理学家C. W.瓦伦丁的研究表明,根据受众对色彩感觉和接受程度以及审美评判的标准,把受众分成客观性观众、心理型受众、联想型受众和性格型受众四种类型,一些学者认为这些受众的审美类型可以构成一个等级排列的阶梯,心理型的受众是色彩审美的初级阶段,通常这一型人只注重色彩对自己视觉的影响,对色彩本身的刺激、冷暖并不十分敏感;第二是联想型,这也是人们最为常见的对色彩理解的一种形式,而这其中联想型所占的比例较多,这一类型的受众对色彩的感知与其所联想到的事物息息相关,他们对于色彩有一定的基础常识,而这些认知往往来源于他们的教育背景与生活经历,但他们并不具备对色彩的高阶判断能力,通俗的来说,他们依靠自身的色彩常识来判断与接纳;第三种是客观型,这类人群对于色彩的偏好并不特殊,并且对色彩的判断有一定的科学性与逻辑性;而第四种性格性的受众则更为高端,这类受众往往具备大量的色彩知识并有高度的色彩审美,属于艺术创作型。这项科研成果也表明,受众群体的不同,决定了对色彩的感知形式多种多样,当然这种差异也会受其他社会环境的影响,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民族与传统等等。当然,上升到一个大的区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决定了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色彩认知存在着上的巨大差异。通过这一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色彩的审美是有迹可循有理可依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色彩审美是通过视觉传递联想发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当今艺术插画领域的色彩趋势总体呈科学化,多样化形式,也因为全球化的艺术领域的交流,在东西融合中了保留各自自身的审美特征。
  四、色彩审美特征的趋势
  在如今百花齐放的插画艺术市场中,各式各样的风格和流派都已经不罕见,然而我们依旧要正视存在的问题,现如今我国的商业插画发展和欧美、日本等插画艺术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文化和商业之间的的转换过慢、社会对商业插画色彩传递的认知度不够、插画设计的后备人才不足等。人们对于色彩的审美的潜力依然可以挖掘,随着设计市场的规范和色彩知识的普及,色彩在插画创作中的运用会更加规范、专业,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只有保留民族文化特色的审美趋势,我们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目标与艺术特色。在强调艺术交互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借鉴学习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审美意识,但要想在艺术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就先要立足于本土的文化资源和观念,来满足大众日益进步的审美趋势, 为插画艺术的发展创造更为广大的空间。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系统全面的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冲突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历史课题。本文对造成当代中国社会利益冲突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方面的政治、经济或文化因素,而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成因系统。  一、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殊性  首先是社会转型的基础薄弱。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开始社会转型时的先天条件比较薄弱。这些先天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党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取得明显成效。随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服务企业职工群众,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热电一公司电控检修部党总支(以下简称“电控检修部党总支”)结合实际,创新载体,依托职工“服务点”服务保障平台,把
期刊
新时期图书馆馆员应具备坚定的思想素质和崇高的职业素养,具备专业的业务素质和过硬的技能素质,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图书馆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
一、党群办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我在培训中心党群办工作近一年时间,深感在中心党群办工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为适应中心的发展需要,个人感觉党群办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1、讲政治、善思考  一是讲政治、思想上同领导保持一致,对群众负责,保持党群办的政治方向;二是讲党性,按照党性的原则办事,要平等待人、平易近人;三是无私奉献,不计较得失,对领导交办的事不折不扣地落实,对领
期刊
目的 探讨负压引流管在哺乳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型乳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60例哺乳期MRSA型乳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多孔硅胶管负压引
期刊
@@
红岗营业所是中油电能公司最偏远的基层单位,由于历史原因,员工队伍老龄化严重,矛盾多、诉求多,精神涣散、人心浮动,各项工作一直落后。在电能公司大力实施党建创新“三化”工作中,红岗营业所把推进模板化管理变成支部创先争优、晋位升级的过程,夯基础、抓关键、重创新,实现了后进向先进的转变,先后荣获营销公司先进党支部、中油电能公司星火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应用集团模板,规范基础工作,以更严标准把“随大流”
期刊
章学诚说《三国演义》(简称《三国》)是罗贯中“七分史实,三分虚构”而来的。研究者粗略统计:《三国》中约有120处关于灾异、祥瑞、星相、梦兆等神异现象的描写,并且在文中的作用非常鲜明。  一、文本建构  全书在以时间建构的基础上,用空间建构方式植入神异现象,显隐交错,张弛有度。显即以历史事件为线索,以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为中心,遵循儒家正统思想,形成气势恢宏、严密有序的以时间顺序铺陈叙
期刊
一、《老人与海》作品概述  1、作者简介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1899—1961)美国小说家,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l917年,他在堪萨斯市的《星报》当了六个月的见习记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意大利担任红十字车队的司机并受重伤。后来,他曾在多伦多每日星报社作通讯员。1945年海明威参加了
期刊
2015年4月的尼泊尔大地震再次提醒人类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及其对生活的影响。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住房和住区事务负责人格雷厄姆·桑德斯称“:人道主义援助面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