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不止是上海,苏锡常、南京等江南地区都曾经有老虎灶。照片中就是南京的老虎灶,你看,像不像一只趴着的老虎?
与新建的社区住宅群相比,老虎灶显得那样寒怆和蓬头垢面,但那在上海街头巷尾三步一家五步一间的老虎灶,在家门和它之间,早已印满几代上海人童年的足迹——抱着一只热水瓶,递上一只竹牌子:“爷叔,泡二壶开水!”
旧时上海一般弄堂住宅都没有煤气灶设施,于是每天一早生煤球炉成为平民百姓仅次于刷马桶的头等大事,难怪上海的早晨总有特别滋味,是湿漉漉的,夹着呛人的煤球烟味的,忙乱又喧闹的……一个听话的体恤大人相帮做家务的上海人家孩子,最先学会的家务就是去老虎灶泡水——现在想来那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家务,但意识的进步还需丰厚的物质来提升的!
两壶热腾腾的开水泡回来,全家的洗脸水、早餐的泡饭都有着落了。下班回家煤饼发潮、炉子熄了也不打紧,弄口老虎灶去一趟就解决了全家的洗脚水和烫婆子热水袋的水,还有泡冷饭的开水。那时生活简单,只要弄口巷尾那口老虎灶的膛火不灭,就总有热饭热汤水呵护着全家。
那会我们魂牵梦萦的“家园故井”:家园就是我们的后门口,故井,就是那开在弄堂口隔壁的老虎灶!在几代老上海人的记忆中,家人等候夜归的你的灯光,是与弄口巷尾老虎灶那一膛炉火相融相交。对一众少小离家的上海游子,弄口横街那抹熊熊的膛火,更是最早迎候远归人的故里的灯光!“X家小弟,回来啦?你阿娘已在弄堂口望了你好几趟了!”“X家阿哥回来啦?这次可以在上海住多久?阿要先这里洗个浴再回屋里?暖暖和和清清爽爽地去见你娘子!”
老虎灶后角,通常用一块粗布帘间出逼仄的一角,放一只木桶一双木拖板,就是只简汤浴室。就地取材倒上百热沸烫的滚水,花几分钱就可洗个舒心澡,然后在店堂内的八仙桌上一坐,叫上一壶现泡的粗茶,与众街坊摆一阵龙门阵,其氛围有点如今日上海人的泡吧,杯起杯落间各得其乐。隔壁大饼摊飘来一阵焦香,三分一只胀卜卜香喷喷的出炉大饼买一只来,就着滚烫的热茶送下,连散落在桌面上的芝麻都用手指粘起来吃下去,不是因为肚饿,只是贪恋那份新鲜的热辣柔软很有质感的回味。享受生活,其实与消费金额大小无太大关系。
老虎灶是上海人的守护神,当城市生活开始步入小康,他们就悄声隐退了。(选自《食品与生活》2006年第2期)
与新建的社区住宅群相比,老虎灶显得那样寒怆和蓬头垢面,但那在上海街头巷尾三步一家五步一间的老虎灶,在家门和它之间,早已印满几代上海人童年的足迹——抱着一只热水瓶,递上一只竹牌子:“爷叔,泡二壶开水!”
旧时上海一般弄堂住宅都没有煤气灶设施,于是每天一早生煤球炉成为平民百姓仅次于刷马桶的头等大事,难怪上海的早晨总有特别滋味,是湿漉漉的,夹着呛人的煤球烟味的,忙乱又喧闹的……一个听话的体恤大人相帮做家务的上海人家孩子,最先学会的家务就是去老虎灶泡水——现在想来那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家务,但意识的进步还需丰厚的物质来提升的!
两壶热腾腾的开水泡回来,全家的洗脸水、早餐的泡饭都有着落了。下班回家煤饼发潮、炉子熄了也不打紧,弄口老虎灶去一趟就解决了全家的洗脚水和烫婆子热水袋的水,还有泡冷饭的开水。那时生活简单,只要弄口巷尾那口老虎灶的膛火不灭,就总有热饭热汤水呵护着全家。
那会我们魂牵梦萦的“家园故井”:家园就是我们的后门口,故井,就是那开在弄堂口隔壁的老虎灶!在几代老上海人的记忆中,家人等候夜归的你的灯光,是与弄口巷尾老虎灶那一膛炉火相融相交。对一众少小离家的上海游子,弄口横街那抹熊熊的膛火,更是最早迎候远归人的故里的灯光!“X家小弟,回来啦?你阿娘已在弄堂口望了你好几趟了!”“X家阿哥回来啦?这次可以在上海住多久?阿要先这里洗个浴再回屋里?暖暖和和清清爽爽地去见你娘子!”
老虎灶后角,通常用一块粗布帘间出逼仄的一角,放一只木桶一双木拖板,就是只简汤浴室。就地取材倒上百热沸烫的滚水,花几分钱就可洗个舒心澡,然后在店堂内的八仙桌上一坐,叫上一壶现泡的粗茶,与众街坊摆一阵龙门阵,其氛围有点如今日上海人的泡吧,杯起杯落间各得其乐。隔壁大饼摊飘来一阵焦香,三分一只胀卜卜香喷喷的出炉大饼买一只来,就着滚烫的热茶送下,连散落在桌面上的芝麻都用手指粘起来吃下去,不是因为肚饿,只是贪恋那份新鲜的热辣柔软很有质感的回味。享受生活,其实与消费金额大小无太大关系。
老虎灶是上海人的守护神,当城市生活开始步入小康,他们就悄声隐退了。(选自《食品与生活》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