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疹及消除的典型路径
【机 构】
: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出 处】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9年53期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比较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与角膜切口术式矫正白内障患者低中度角膜散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Meta分析。于2018年4至6月通过外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EBSCO、ScienceDirect、Trip Database、Ovid,以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同行评议文献。纳入标准为比较白内障摘除术中植入Toric IOL与角膜切口术式矫正低中度散
目的比较2.2 mm和3.0 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全角膜、角膜前后表面术源性散光(SIA)的差异。方法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31例(131只眼),年龄44~9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2 mm组:同轴2.2 mm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9
近年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越来越多应用于眼科临床,由于MIOL设计的特殊性,患者的选择、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个体差异等均成为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规范MIOL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立足我国现状及实际的医疗情况,经过讨论达成共识性意见,以供我国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中华眼科杂志,2019,55:491-494)
期刊
1例主诉为双眼下睑红肿10余年患者就诊眼科。根据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肿物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为马德龙综合征伴双眼红肿。双眼睑肿物切除术后患者双眼下睑皮肤肿胀较前改善,眼周外观得到改善,肿物压迫眶周所致不适感减轻。(中华眼科杂志,2019,55:546-547)
期刊
目的比较两种新型生物测量仪Pentacam AXL、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眼部生物测量的差异性及一致性。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7年12月4—8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白内障患者147例(223只眼),其中男性67例,女性80例;年龄(64±11)岁。分别用Pentacam AXL、IOLMaster 700与IOLM
白内障摘除手术已进入屈光手术时代,患者对视觉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白内障摘除手术中的散光矫正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临床由于散光矫正原则不规范,导致效果不尽理想。本文就易混淆或存在争议的问题,包括辩证看待角膜散光的矫正原则、正确选择角膜散光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应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角膜散光标准、合理应用角膜散光的矫正方法等,立足相关的指南、专家共识意见和文献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中华眼科杂志,20
1例主诉为双眼眼红2年、发现右眼眼压升高1个月患儿就诊眼科,经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检测诊断为双眼葡萄膜炎、右眼继发性青光眼、Blau综合征,给予右眼虹膜周边切除术及全身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右眼眼压正常,前房形成良好,虹膜根切口通畅,皮疹及关节肿胀消退。(中华眼科杂志,2019,55:543-54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