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测量仪Pentacam AXL、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对白内障眼部生物学参数测量的比较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两种新型生物测量仪Pentacam AXL、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对白内障患者进行眼部生物测量的差异性及一致性。

方法

横断面研究。收集2017年12月4—8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白内障患者147例(223只眼),其中男性67例,女性80例;年龄(64±11)岁。分别用Pentacam AXL、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进行术前生物测量,记录参数为眼轴长度、平均角膜屈光度数、前房深度及水平角膜直径。采用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比较仪器间的差异性,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评价仪器的一致性。

结果

Pentacam AXL、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的眼轴检出率分别为85.2%(190/223)、96.9%(216/223)和90.6%(202/223)。方差分析显示,3种仪器测量眼轴长度、平均角膜屈光度数和前房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ntacam AXL、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测量的水平角膜直径分别为(11.36±0.42)、(11.69±0.45)、(11.45±0.4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696,P=0.000)。Pentacam AXL与IOLMaster 500、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Pentacam AXL与IOLMaster 700各组测量值的ICC为0.859~1.000,Bland-Altman分析显示3种仪器测量结果一致性均较好。

结论

新型生物测量仪Pentacam AXL、IOLMaster 700与IOLMaster 500对白内障眼的眼轴长度、平均角膜屈光度数、前房深度测量无差别,水平角膜直径测量存在一定差别,但3种仪器生物测量的一致性均较好。(中华眼科杂志,201955515-52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Tenon组织修补滤过泡渗漏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收治的16例(16只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渗漏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自体Tenon组织填塞巩膜瓣下并缝合固定联合结膜瓣前徙修补术(附手术视频)。在眶下神经联合睫状神经节阻滞麻醉下剪开滤过泡边缘球结膜剥离囊样变性滤过泡,钝性分离上方球结膜瓣,
期刊
1例主诉为双眼视物模糊2年患者就诊于眼科。既往1型糖尿病病史12年。眼部检查示双眼晶状体混浊,双眼视神经萎缩,行双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提高。4年后患者出现听力下降,基因检测显示WFS1基因突变,确诊为Wolfram综合征。(中华眼科杂志,2019,55:541-542)
期刊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为了进一步规范Toric人工晶状体(IOL)的使用,在2017年发布了《我国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7年)》,就Toric IOL植入术在患者选择、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随访等一系列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指导。为了帮助眼科医师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其内容,特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和补充说明。(中华眼科杂志,2019,55:554-556)
期刊
晶状体再生是白内障患者恢复可调节视力、拥有优良视觉质量的理想策略。但哺乳动物晶状体再生速度慢且不完全,无法实现功能性晶状体再生。低等两栖动物(如蝾螈)强大的晶状体再生能力,为哺乳动物晶状体再生提供了动力。目前,哺乳动物晶状体再生主要的形式是以囊袋为支架由晶状体上皮细胞分化而成。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和生物材料的不断发展,哺乳动物晶状体再生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拟总结晶状体的正常发育
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发生更早、发展更快,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糖尿病患者多合并眼底病变,更易出现感染、后发性白内障、黄斑囊样水肿等手术并发症,因此其白内障摘除手术的风险远高于普通白内障患者。本文从把握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时机、重视术前管理、预防术中并发症、加强术后随访及合理选择人工晶状体等方面,指出只有针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手术的特殊性制定个体化诊疗计划,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导航下弧形角膜切开术后角膜散光变化以及提高术后裸眼视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干预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南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拟行白内障摘除手术且角膜散光度数≥0.75 D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根据术前角膜散光度数分A组(0.75~1.24 D)、B组(1.25~1.74 D)、C组(≥1.
目的系统比较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与角膜切口术式矫正白内障患者低中度角膜散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Meta分析。于2018年4至6月通过外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EBSCO、ScienceDirect、Trip Database、Ovid,以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同行评议文献。纳入标准为比较白内障摘除术中植入Toric IOL与角膜切口术式矫正低中度散
目的比较2.2 mm和3.0 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全角膜、角膜前后表面术源性散光(SIA)的差异。方法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31例(131只眼),年龄44~9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2 mm组:同轴2.2 mm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9
近年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越来越多应用于眼科临床,由于MIOL设计的特殊性,患者的选择、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个体差异等均成为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规范MIOL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立足我国现状及实际的医疗情况,经过讨论达成共识性意见,以供我国眼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中华眼科杂志,2019,55:491-494)
期刊
1例主诉为双眼下睑红肿10余年患者就诊眼科。根据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肿物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为马德龙综合征伴双眼红肿。双眼睑肿物切除术后患者双眼下睑皮肤肿胀较前改善,眼周外观得到改善,肿物压迫眶周所致不适感减轻。(中华眼科杂志,2019,55:546-54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