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的情感魅力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总目标”部分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要着眼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感即为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善于触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乐于学习。中学语文的教材,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精选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其中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倾注了作者浓烈的感情,是作者们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一个“情”字,发挥情感因素的妙用,把力量集中在“情”字上,在教学中力求深入作品,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以情为先导,把人物形象之美,艺术境界之美,再现于学生的认识心理过程之中,使他们身临其境,心有共鸣,陶醉其中。以作品为本的语文教学活动,应是心灵情感泉流浪涌的汇集与奔腾。
  这里,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怎样体现语文教育中的情感魅力,从而驾驭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一、依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是驾驭课堂的关键。
  
  教师要有效地驾驭课堂,就要利用课文内容来设置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奥秘,要善于设计一个个叫学生见之生情,思之有趣的探索性问题,使学生尝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课眼。课眼是一篇课文的窗口,抓住课眼,就能加深对全文的理解。课眼不同于重点、难点,有时是在不显眼的地方,却是咽喉要塞。抓住课眼,全文豁然而解;抓住课眼,就能帮助我们领略课文的神韵,更好地调动整个课堂的情绪。要发现课眼的秘密,教师在授课之前就要深入到教学中去,仔细研究教材包含的情感因素,充当好连接教材和学生的中间环节,起好桥梁作用。
  《石壕吏》一文中,“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句就是课眼。如何抓住课眼窥测全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呢?教师应当抓住“如闻”的“如”字激发学生的思维。要学生品味“如”字在句中对表现全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经过深思探究,理解诗人是听了老妇人的诉说后,由于感动和同情产生的声绝情不绝的心理状态。整首诗写实,唯独此句写虚,“如”放在“闻”之前能有力的表达诗人真挚的感情。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深钻这一句,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对全诗思想感情的理解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相应的情感投入,形成与作者相同的情感结构。
  
  阅读者的情感如果不能与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形成相应,那么对文章的理解是不会深入的。“不入其境则无法与亲”。文学作品类一般来说情感比较外显,只要深入进去,认真揣摩总会产生共鸣共振。那么科学类的文章,比如说明文,它是对事物、事理和科学知识的解说、阐释,又何来情呢?“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一类文章都是作者表达感情的载体,无论何类文章都是写作者当时的情感结构的表述。
  《万紫千红的花》是一篇客观、实在的说明花的特征、花色和昆虫的关系以及花和人的关系的说明文。作者写得很美,语言富有变化,或概括、或具体、或用图表、或引诗歌。不仅告诉了人们知识,而且给人以遐想。可以想见作者写此文时必定充满了对花的喜爱,平时一定观察过许多美丽的花,或许还养过千姿百态的花,感到花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特别是结尾的几段对花的有趣的描述以及引用但丁的诗句,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感。全文思路清晰,情感集中,学生在仔细体味和认真阅读有关的诗句时,自然会获得整体感知,形成与作者看花时相同的优美的情感结构。如果没有相应的情感投入,学生内心不具有优美感,就不能对这篇说明文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运用教育机智,使课堂成最佳运动状态。
  
  教学是多边的多层次的整体性活动。教师要驾驭课堂,必须善于灵活变动。有效的教法,应激发学生感情,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感悟活跃鲜明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灵活多变,只要有利于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各种教法都可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因为课堂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有时会风云突变,学生会提一些教师预料不到的问题。只要学生提问的思路是健康、积极、富有创新精神的,就应该支持鼓励,并当机立断地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这样做既适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又使他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这种教与学的双边交流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语文课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情绪信,感染性,它通过语言文字的内涵丰富的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启迪学生上进,促进学生追求。教师要善于触发、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将理智的思考寓于感情的体验之中,使之跟随教师的导引,沉入作品的情感世界中去。在语文教育中情感与思维的和谐统一,将极大地影响智能结构的优化。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要敢于创新,发挥语文教学得天独厚的情感教育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是大学生安身立命的基础,事业成功的基石,更是他们优秀品质的内在体现.它能够让大学生们不管在怎样恶劣的职业环境下,都能够从容面对,
摘要:  虽然低年级的学生的识字量少,但是他们同样有表达的需求,同样有写作的愿望,我想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写作要求,那么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学生,同样能在写作中找到乐趣。  关键词:作文教学培养 自信心 激发好胜心 注重鼓励   看图说话、写话训练是低年级作文教学的主要形式,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都离不开作文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当成一项很
2004年7月2日,农发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招标发行了第一支政策性金融债券,正式拉开了农发行市场化自主筹资的崭新序幕。迄今为止,农发债已走过整整十年的发展历程,累计发行期数达261期,筹集人民币资金3.3万亿元。农发行作为主要发行体之一,与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同成长,聚市场众力,搭建了一条政策性信贷支农的重要金融渠道,在筹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通过协同债券发行、资金交易与风险控制三方面业务,为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的紧密融合,制造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形成了新兴的现代制造技术、先
当这册《逸趣杂陈》摆在我的案头时,不禁引发出我许多感慨。本书是由艺术藏品和文学作品合辑而成的,而它的创作者王双全先生,却是一位长期从事文化行政管理工作的政府官员。
期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括。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
春华秋实,岁月如梭。从2004年7月的第一期金融债开始,农发行的发债历程如今已满十周年,农发行已成为银行间市场第三大债券发行主体。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参与者,中国农业银行亲历了农发行市场化金融债券的发行历程。农发行市场化发债的过程,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相关监管机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的过程。  近年来,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债券市场面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资金面大幅
近年来,煤炭市场走俏、煤源紧张、进厂煤质不稳定等因素,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2004年安庆石化曾因煤价上涨和质量下降增加热电运行成本近2亿元。但是,当他们与皖北、淮
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必须适用公众参与程序,而对于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是否适用公众参与程序则没有明确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