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中西方的惩罚神话有很多,但最相似的两则神话就是中国的吴刚伐桂和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的故事。吴刚和西西弗斯都是因为行为上的错误而被神严厉地惩罚,惩罚的方式都是进行重复单调、徒劳无功且永不会停止的劳役。接下来我将从两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相同的文化内涵两个方面浅析一下这两则神话。 关键词:西西弗斯;吴刚伐桂;人类生存困境 一、不同的文化背景 吴刚伐桂的传说确切的记载,出现在唐朝段成式《酉阳
其他文献
拾几瓣凄楚的花骨 默默种下一颗种子在梦里 无法抗衡的冷暖 那覆盖的脚印 闪烁一缕烟 一脚一个寒颤 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 走在悬崖峭壁 探索 一支筆和一张纸的距离 是不是花开的瞬间 星星 在黑夜的地方点燃 绿意在峭壁上攀爬 贫瘠之地凤凰扇着翅膀 一粒籽留下千年顾盼 携一缕清风 把果香洒满山川
摘 要:受到中国影响的日本古代文学中经常可以看到与中国小说相似的怪异小说,关于动物题材的小说便是其中之一。日本的小说集《宇治拾遗物语》第3卷的“雀报恩的事”与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搜神记》第20卷的“黄衣童子”都是以动物报恩为题材的小说,本文将两者做比较,从两者的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的异同来探寻中日文学和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雀报恩;二元构造;民间传说 [中图分类号]:I20
月亮走了很远 窗外野猫叫得恐怖 睡意已被夜掳走 想起小时候的事 恍惚 很遥远 由远而近婴儿响亮的啼哭 花在私语 尖嫩的声音搅拌我的血液 秋夜的风牵走思绪 脱缰的野马 由近而远 黑如墨汁的世界沉醉 墙上的时钟 仍旧 由左往右循走 心被月光洗白 夜色蒙住双眼 焦距失灵 放飞的心 秋夜里将思绪唤回灯前 立夏文 立夏的早晨 我居住城市的母亲河 两岸 清风徐徐 天
我梦见年迈的老母亲 在乡下的杨柳庙 在闹市的老木屋 在郊外的荒坡上 己经白发苍苍的母亲 脸颊上刻满沧桑的皱纹 期待儿女们平安归来 在故乡的老屋下 倚门遥望的母亲 在幕色茫茫中 盼望山路的尽头 有孩子们的出现 轻轻地喊—— 回来吧 孩儿们都回来吧 夢中的母亲 是那么苍老消瘦 撑着瘦骨嶙峋的身躯在守望 母亲啊 请您別再牵挂 母亲啊 请您好好安息
你还记得那首快诗吗 在颠簸的船舱中分娩 它在穿越巫峡的阵痛后 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我当然记得 襄阳是在唐诗里诞生 然而在那并非虚拟的世界里 你真的很模糊 襄阳从白马寺的祈祷声中 长成红豆杉的样子 幸亏隆中的诸葛 给了你无穷的睿智 襄阳 你是战争的宠儿 兵家必争意味躺着都挨枪 可是倔强的你 依然很风光 每当南船北马别过 再见不再是童话 街头邂逅的不是爱情 就是远古淳朴的
近日,有幸拜读了原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刘江同志的新作《流淌的嫩江》一书,深深被他那质朴的语言、流畅的文笔、严谨的创作态度所折服,他用叙事的手法,对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历史全景式的展现,更对人生里程的甘甜做了回望。他用大量的历史照片、活动事件、人生经历立体式向读者展现出来。全书概要翔实的记述了他和他的卜奎家事。我作为刘江同志的老同事、老部下阅读此书真切感受他对家乡的爱那么深沉,对工作的爱那么执
晨曦刚升起 您就在上垭口上耕种 庄稼是您一生离不开的伴侣 从黑发到白发 从春天到冬天 饱满殷实的稻穗 母親躬耕的见证 生活 栽种在一平一仄的岁月里 正直 憨厚 勤劳 朴实 心比雪花还纯洁 情比陈酿还浓厚 母亲习惯日出而作 日落才归 用手刨 用脚量 用心翻 干瘪贫瘠的土地 种出母亲一生的 希望和期冀 也种出我们的幸福
从三通桥上款款移步 你就是最忆江南的画中人 穿旗袍的,未必是民国女子 撑油纸伞的,尚未走出戴望舒的雨巷 会馆、客栈、老字号,失传多年的 吆喝声,需要从穿长衫的喉咙里喊出 最适合铜钱,一枚一枚地 排在柜台上,沽碗青红酒和小时光 船櫓摇不醒三捷河 明清的酒旗风,作了片刻地停留 黄昏中的上下杭,像极余晖 洒在少年英俊的脸庞 长安山麓,鸽子飞过 鸽哨吹远了天空 轨迹,比人心更具
引言: 宇宙的存在即是不被理解,就算人类穷尽一生也将只是踏在追逐其真相的路上,这一生,多少个文明湮灭与创造,多少中生命毁灭与重生,我们所感叹的震撼的惊讶的一切,想了解的能想象的已懂得的部分,皆比不起宇宙无边黑狱中的一粒扬尘。 序幕:时间 时间不是使你眉间起皱的黑手,也不是任性摧梅折枝的恶徒,他并没有像白驹般潇洒的跨过拦阻,也不真如荏苒的光阴在交替中遵循时刻的规律。他漠视赞美,也不屑轻蔑,只是
摘 要:茹志鹃的战争生活化手法已被大家所普遍认可,然而关于她怎么将战争生活化、战争生活化到底是什么,以及战争生活化背后理论原理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本文便从手法及原理两个方面,以她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百合花》为分析材料,解读一下战争生活化这种创作手法。 关键词:茹志鹃;《百合花》;战争生活化;手法;原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