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份思绪走进秋风里(外二首)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e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亮走了很远
  窗外野猫叫得恐怖
  睡意已被夜掳走
  想起小时候的事
  恍惚 很遥远
  由远而近婴儿响亮的啼哭
  花在私语
  尖嫩的声音搅拌我的血液
  秋夜的风牵走思绪
  脱缰的野马
  由近而远
  黑如墨汁的世界沉醉
  墙上的时钟 仍旧
  由左往右循走
  心被月光洗白
  夜色蒙住双眼 焦距失灵
  放飞的心
  秋夜里将思绪唤回灯前
  立夏文
  立夏的早晨
  我居住城市的母亲河
  两岸 清风徐徐
  天阴 些许凉意
  降温了 昨夜从朋友处小饮返回
  途中 我的肌肤就有了感觉
  上午坐在沙发上 书从手中滑落
  风从窗外吹来 凉爽
  我在诗行中睡下
  昨天江南三十六度的高温
  告诉我
  夏天从休眠中醒来
  从此 独立承担春天的嘱 和
  秋的吩咐
  不辜负喜爱它的人们 一身轻松
  阳光 热度 汗水 收获
  通往成熟的思維赤裸 无需遮掩
  立夏 是星火 是光焰
  渴望燃烧激情
  田野和我们每个人多么需要
  立夏 不同意包裹
  提着心灯在黑夜里行走
  翻过一道梁 转眼
  天空就是山村人家一口
  倒扣的铁锅
  远处的山峦棋盘上点点的黑子
  山路与远方
  羊肠小道相连
  行走
  生命的旅途
  跋涉的足迹月色可鉴
  月光下奔腾的河流
  悠长 它有清澈的源头
  波光粼粼的地方都有生命欢畅
  夜色山岗
  看不见花开 我听见朵朵花苞
  与每一颗星晨遥望私语
  一直以来 习惯
  人生的低谷
  黑夜里出发前行
  穿越墨汁浸染的寂寞世界
  即便
  生活的画卷从没给我留白
  夜色吞噬我的身躯
  还有
  野草藤蔓暗中的嚣张狂妄
  棘荆伤身岩石使绊
  胸腔始终有一抹
  母亲为我点亮的桔黄
  提着这盏心头的灯火
  黑夜里行走
  从末迷失
其他文献
后羿留孤日,嫦娥守月单。  相思無有尽,唯愿使长安。
整整一百天  父亲带走病痛的折磨  仿佛母亲松绑瘦弱的日子  世俗从无遗憾 光明的家訓  和站在梅雨间隙的我们  双手合十 默默从春天开始祈祷——  父亲 这个倔强的人  即便身不由己  还坚持内心的超度  像超度即将灯灭的自己  世间善良  让他一样去了极乐世界的人  留下祝福 绽放一朵又一朵花开
艽野中 夕阳下  物色馨香 秋意呢喃  翩翩秀发风中怡 静看日落花稀  黄昏里 阑珊处  红颜浅淡 笑语依稀  绵绵厥词花间記 别辜负了今夕的景
只要见到你 就会想起故乡  那毎一次夜深梦醒后的披衣而起  那每一次心跳聆听的渴望  那味道……  是从农村天亮前的鸡啼开始  那女人拉風箱的歌里  我能闻得见红薯蒸熟了的香气  我想是久别了  心里瞬间萌生一丝酸楚  我多想在你的烟气里沐浴  生活是柴米油盐  记得娘把灶火燎得很旺  不时地用衣襟擦去被烟呛出的泪水  少年时的我总是饥肠辘辘  那风好像一直向北吹  于是我跑向你 那炊烟的香气  
摘 要:《金瓶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现实市井生活的小说,被称作是“世情小说”,借一家写社会。张竹坡作为为《金瓶梅》立言第一人,对于《金瓶梅》的点评最为透彻且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小说理论体系,他的小说理论中有关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尤引人深思。  关键词:现实;金瓶梅;张竹坡;艺术  作者简介:艾皆臻(2000.3-),女,汉族,河北衡水人,本科学历,河北大学文学院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
长时间失踪 她的消息很少  偶尔有几点串不成线  一些细微的印象  禁不起岁月啃食 渐渐淡去  一阵风 一阵远  忘不了她的离开  十一月  房顶上种的大辣椒挂红  灯笼般高悬 十一月的天空  绿叶此时也飞上天  陪伴左右  仰望那紅色  西山枫叶 如一个痴情的人
熏风携暑至,炎热扣门开。  心静无须扇,清凉自会来。  小 满  樱桃红透凤梨黄,茄子青椒挑卖忙。  墻外黄鹂鸣翠柳,江南沃野麦飘香。
一根扁担  挑着弯弯曲曲的山道  春夏秋冬在肩膀上蕩秋千  风霜雨雪在扁担上漾微笑  你吐出的气息是云海涌动的余韵  支撑的拐杖是另一种怪石的精灵  眸子里的柔情 是一汪浓缩的温泉  洗净凡心与红尘  用脚步 丈量大山的海拔和心事  以及光阴的长短 每一步的重量  都咬痛一块块石板和游客的心跳  吱吱呀呀的担子 是长在肩上的岁月  梦 长不出翅膀 一辈子  在岁月和命运里安营扎寨  在这里 每一个
拾几瓣凄楚的花骨  默默种下一颗种子在梦里  无法抗衡的冷暖 那覆盖的脚印  闪烁一缕烟 一脚一个寒颤  冒着粉身碎骨的危险  走在悬崖峭壁 探索  一支筆和一张纸的距离  是不是花开的瞬间  星星 在黑夜的地方点燃  绿意在峭壁上攀爬  贫瘠之地凤凰扇着翅膀  一粒籽留下千年顾盼  携一缕清风 把果香洒满山川
摘 要:受到中国影响的日本古代文学中经常可以看到与中国小说相似的怪异小说,关于动物题材的小说便是其中之一。日本的小说集《宇治拾遗物语》第3卷的“雀报恩的事”与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搜神记》第20卷的“黄衣童子”都是以动物报恩为题材的小说,本文将两者做比较,从两者的内容以及形式方面的异同来探寻中日文学和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雀报恩;二元构造;民间传说  [中图分类号]:I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