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bo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在“耳濡目染”历史事实中,去感知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对史实掌握得更深刻、更透彻、更准确。
  关键词 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8-0128-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课程标准,初中历史教学方式也随之改变。在传统观念下,初中历史课程一直以类似于讲故事的形式展现,但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普遍不高。探讨一种新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情境教学。通过对情境教学法进行实际案例分析,从而让情境教学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历史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不仅包含国家历史,还包含人类文明、科技发展等,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繁杂,知识点分布较散,导致学生在开展学习时非常困难。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科产生抵触心理。而情境教学法能够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使学生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对历史产生共鸣或是提出自己的質疑,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发挥德育功效。初中历史教学除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外,教师还应当借助情境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内涵。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和环境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引导学生通过画面的触感、视频的视觉效果来强化对历史事件的感悟;通过语言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从而使其与历史人物或是事件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学习,让学生不仅清楚地明白古今中外历史的发展,同时也明白很多的人生道理。由于历史学科蕴含着很多的思想教育理念,通过情境教学,能够将历史知识和思想教育深度融合,以此来发挥出历史学科的德育价值。
  二、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历史。心理学研究学者经研究发现,问题是一个人思考问题的起点,当一个人开始思考时往往都是由问题来入手的。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知识,就是一个帮助学生不断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都是通过问题来实现的。在课堂上教师提出好的问题对于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与思考都是极为有利的,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有意识地用问问题的方式来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投入到课堂当中来,帮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养成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如教师在教授《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①九一八事变是怎样爆发的?②发生事变之后国民党政府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采取了哪些政策?这些政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呢?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对帮助学生理解九一八事变这一部分的历史有着极大的帮助。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回答得好的部分予以鼓励,并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进而得出九一八事变不是偶然,其实质是日本蓄谋已久的阴谋;国民党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使得日军有恃无恐进一步发动了更大的侵华战争,使中国多地落入敌手、陷入战争,使得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边缘。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来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根本关系,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实物情境,感悟历史。情景教学这一方式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其重点强调的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内,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获得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与历史有关的物品都很常见,如古钱币、古画等等,这些东西不论真假都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收获,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感悟与兴趣。
  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这章节时,教师对这段历史有着充分的理解,但是学生则不同,很多学生都对这段历史不熟悉,他们对于这段历史的认知都来自于书本中的描述,这使得他们很难对其有一个全面真实的理解,并对该如何对毛泽东进行评价产生疑惑。此时教师就可以以教学目标和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认识水平为出发点,采取创设实物情境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任务,寻找文革这个时期的物品,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来进行展示与讲解。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会发现他们收获最多的是毛泽东像章、毛主席语录等等多种多样与毛主席有关的物品,这一现象会引起学生们极大的好奇心,产生疑惑:“为什么这个时期的人们会制作这么多的毛泽东像章呢?他们常把这些像章用在哪里?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毛主席语录呢?这些语录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自然就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学习的兴趣,达到了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确保学生在自主交流、自主学习、互相讨论中形成基本的历史素养,进而为学生健康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体合.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60-61.
  [2]赵映清.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280.
其他文献
词句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而词句教学同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词句.理解是为了运用,要运用就先理解.理解词句有多种方法,诸如查字典理解、结合上下文理解、比较理
近年来,我国撤县(市)设区的调整越来越多。撤县(市)设区作为我国当前一种主要的行政区划调整方式,涉及到地区资源的整合以及各种利益的权衡分配,理应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但是
历史作为记载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而课堂导入环节更是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展开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导入策略具有
阅读教学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但是新课
随着新课标理念不断贯彻落实,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良好健康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灵活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达到这个目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素来是每位初中英语教师一直追求的,然而现实中往往不能如意,经常存在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本篇文章针对如何实施初中英语高效教学提出几点策略,希望对大
摘 要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知识纷繁复杂,如果按照陈旧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孩子在短暂的40分钟课堂里是不能够按时按量完成学习任务的。特别是物质性质方面,在宏观―微观―符号水平的三重表征方面只靠理论讲授很难有好的效果,这样可以使一节课初步具备推进感,知识都是循序渐进的,包括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都能在课堂中呈现的话,那就便有了纵深感,关于课堂的生长感,我认为唯有精心备课,长期积累经验,适时讲授使学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