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b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及,这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变革。由于近年来社会对于高职学生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陈旧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的社会需要,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和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来对其进行改造。多媒体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教师提升课堂效率,以及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本文旨在对高职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职数学教学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33-01
  在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各类课程中,数学是一门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高职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大多比较吃力,如何提升高职数学课堂的课堂效率和教学水平,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走入校园,教学环境、教学质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对高职数学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现阶段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由于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高职数学的课时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缩,这也是高职数学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的原因之一。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高职教育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操的能力,因此数学等基础课程需要为专业实操课程让步,这导致了数学课时数的进一步缩水,进而造成高职数学课程的知识密度更大,增加了学习的难度;②高职学生往往学习底子薄、学习基础差,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可以说是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软肋,学生对于数学这门课程,既没有兴趣,也缺乏信心,难以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学习;③高职院校过分重视成绩,而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关注较少,仅仅将数学作为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所要用到的一项工具,却很少真正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这必然会对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带来制约,高职数学自然也就无法起到其应有的培育专业人才的作用。
  2.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1 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主要原因在于多媒体技术具有着较强的丰富性、灵活性,能够极大地提升教学质量。所以,高职数学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仅仅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在高职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充分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灵活、理性地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如果不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就没有必要强行使用,以免出现画蛇添足的情况。可以说,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是高职数学教师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之一。
  2.2 结合教学内容,合理使用课件
  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之前,首先应对教学内容有着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确保多媒体技术使用的针对性。由于多媒体技术涉及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内容十分丰富,所以教师在进行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必须先对这些元素进行理性的筛选,若仅仅是进行内容的堆砌,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此外,课件的制作不应过于花哨,若引入过多的图片与动画,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注意力,反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相比,有着相当明显的优越性,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应完全抛弃后者。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是教学活动的焦点,教师通过板书进行问题分析和思路讲解的过程,实际上是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的过程,这与多媒体教学相比,更加容易让学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所以,教师在看到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形象的优势时,也不应彻底抛弃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4 提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水准
  在过去,教师进行备课所能参考的资源相对有限,但互联网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这一传统。由于可参考信息的多元化,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做到合理拣选、详略适宜,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高职数学课堂上所应起到的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如果教学内容是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应选用更形象、生动、具体的素材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播放课件时,教师不应仅仅只机械地朗读课件内容,而是要尽可能拓宽学生视野、活跃课堂氛围,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结语
  对高职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在课堂上使用并用好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他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高职数学教师只有及时完成教学思想的转变、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完善自身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水平,才能使自己更加符合学生、学校乃至社会的需要。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并不是高职数学课堂的教学目的,而只是教学手段,教师应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财富,这样才能实现高职数学课堂的全面优化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更新.发挥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势提高高职数学教学质量[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189-190.D
  [2]黎志宾.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数学中的积极作用[J].教育界,2012,(18):176,170.D
  [3]蒋滟君.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1,(10):119-120.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新课标的改革,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说教式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特长分配组员,真正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动自己的脑筋进行思考,在合作学习中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推理以及整理总结,从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组合作 中学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一直以来是困扰着中职数学教师的难题。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不同于五年制大专的数学教学,更不同于高中数学教学。中职数学教学除了服务于为专业课辅助教学之外,还担负着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任务。如何更有效的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激发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是我们中职数学教师所关心的最突出问题。  【关键词】中职 数学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我国全新的教育理念中,明确提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现代的多媒体就是打破传统局限教学的最好工具,将中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相互整合,对中学生的综合学习发展很重要。本文对中学数学课程运用多媒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多媒体运用在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简单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 中学数学课程 整合 研究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高效课堂的全面开展,既要落实减负,又要使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教学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检测后如何讲评试卷、更正试卷、弥补学生知识疏漏,将试卷中的知识点升华为一种能力、素养,深入挖掘试卷的利用率,努力提高试卷更正的有效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讲评试卷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短时高效,下面我就如何有效更正与讲评数学试卷谈几点粗浅的做法,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一、深化试卷的自身识
【摘要】学习数学的心理误区,是每一个学习者不可避免的问题,但重要的一点就从心理学角度来总结,并加于应用。  【关键词】心理误区 首因效应 晕轮效应 思维定势 迁移负 前摄干扰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29-01  众所周知,作为教师必须懂得教育心理学,这还不够,应在教学实践中不但的总结应用。笔者从事多年数学教育,总结出一些个人的观
要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就需要小学的数学教师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环境、使用趣味性的生活化数学教学素材、倡导生活化的学习方
【摘要】在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各种新型教学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尤其是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来讲,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灵活应用不仅为计算机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并为学生呈现出了更加新颖、丰富的计算机教学内容。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中职计算机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各种各样的网络技术软件也应运而生,大量网络软件技术的广泛运用,带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教师讲课的教学模式,这些网络技术软件的使用和出现如果逐步引入到现代教育中,那么将引起另一场教育教学变化的革命。以这些软件来作为网络教学平台的计算机教学方法、策略以及课堂实践等方面来阐述,并利用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软件来开展网上教学,探索出一条新型计算机教学模式,以此来提高计算机
【摘要】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是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结构与方法。它强调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它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课程,强调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使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被动接受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该实验利用早孕猕猴建立相关模型,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取下丘脑、腺垂体,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来探讨米非司酮对其ER、PR的影响.第二部分重点研究腺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