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无定性:任选义Any的允准条件

来源 :外国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weizh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对极性义Any的研究相比,现有文献对任选义Any的研究不但数量较少,而且观点单一。这种观点认为任选义Any的本质是不定指性,由类指算子GEN或存在量词 约束。本文对这种观点进行了质疑,指出任选义Any类属于全称量词,具有全称属性。次激发与可能性情态并不是任选义Any的允准条件,语境无定性才是允准任选义Any的根源,前者只是后者在句法上的实现。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对高师院校的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探讨了中文专业与非中文专业在中文教学方面的特点,对中文教学进行了定位,并给出了加强高师院校中文教学的对策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可见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尤为重要.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  首先,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学科的本身特点就体现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
本文是从语用认知的视角来探讨元交际条件句的用法。文章指出。元交际条件句主要是对主句所实施的言语行为进行的评价或解释。它具有三种用法:元语用用法、元语言用法和限定性
为实现促进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教学实施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引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学生对于数学活动的参与态度与参与程度直接决定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取质量. 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影响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笔者以为,除了要设计一个高质量的数学活动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思维特点,精心设计好数学活动的问题情境. 问题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