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吃猪瘦肉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k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瘦肉,简单理解就是猪的肌肉组织,是由多量肌纤维、少量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的。由于生猪的品种、饲料以及生长环境不同,所以其肉品的颜色和质量也有差异。正常的生猪肉为粉色或浅粉色,成熟时为灰白色;口味生时腥,熟时醇香扑鼻,诱人食欲。在每百克猪肉中含蛋白质17~20 g、脂肪25~28 g、无机盐0.9~1 g,含磷较多,为101 mg。中医认为:猪肉味甘咸、性平,具有滋阴、润燥之功效。
  猪瘦肉,在烹调中既可作为主料,也可当做辅料。适用于煎炒烹炸,烤炖烧烩等多种烹调方法。这里介绍几款以猪瘦肉为主料的关东家常菜肴。
  例一、猪肉炖粉条
  这是一款较具东北特色的猪肉类家常菜,用料主要是猪肉和粉条。我们选择的猪肉部位不十分严格,是瘦肉就行,选择的粉条是以手工拍粉为佳。二者投放比例没有特殊限制,主要是根据家人的喜好而决定数量。既然我们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猪肉的菜品,那么还是以猪肉为主。
  主料:猪瘦肉250 g。
  辅料:干粗土豆粉条120 g。
  调料:植物油25 g,酱油15 g,精盐2 g,葱姜蒜共15 g,花椒、大料、味精等均适量。
  做法:1. 将猪肉切成粗条或大厚片状,粉条剁成20 cm长段,放清水中洗净。葱姜切粗丝,蒜切片。
  2. 刷净锅,上火,放植物油烧热,投入猪肉煸炒变色,用葱姜蒜炸锅,添水约800 g,放粉条,加精盐、酱油、花椒、大料等调料,翻动均匀,将所有粉条都浸入汤水之中,盖锅。先用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焐锅,约20 min停火,尽量使锅中的温度保持稳定,同时汤汁的温度也不断地浸入粉条内部使其软烂。
  3. 当锅中温度自然下降到50℃左右时,掀开锅盖翻动几下锅中的所有原料,使其入味和成熟均匀,然后盖锅再用小火烧开且保持开状10 min。这样前后大约用40 min就可掀开锅盖,放味精,翻动均匀出锅即成。
  特点:猪肉软烂醇香,粉条柔韧适口。
  提示:1. 制作这款菜肴用火不能急,一定以小火为主,让原料循序渐进地受热和成熟,这样成品质地才会软烂,而且粉条也会有弹性。
  2. 因为粉条有着柔韧性,所以菜肴中必须有一点汤汁为好,否则,粉条成坨就影响了成品的质量。
  例二、拆骨肉
  在东北临近过大年的时候,许多农家都杀年猪。当猪被宰杀、褪毛、开膛、除脏后就进行分割。人们将带肉的猪脊骨或哈利巴放入水锅中煮熟,而后将肉拆择下来蘸蒜酱食用便是一款绝妙的美食。
  主料:带肉较多的脊骨或哈利巴骨(数量不限)。
  调料:葱、姜、大料、花椒、陈皮、肉桂、精盐、蒜酱等均适量。
  做法:1. 将带肉的骨头大块改小(至于骨头是否改刀,块小到什么程度不一而论,如果锅大,则不必改刀,大块煮制效果更好)。
  2. 葱切段,姜拍破,蒜捣茸倒入酱油,放适量味精而成为蒜酱。
  3. 大锅(在楼里居住的人家没有大锅可以用高压锅)洗净,放入带肉的骨头,添水没过骨头,加葱姜、大料、花椒和少量的精盐,盖锅,先大火煮制,开后延续15 min,停火焐锅(如果是烧柴草的大锅,则利用锅底的余温焐锅最理想)。过10 min再用小火保持开状15 min,然后再停火焐锅。如此反复,直至肉烂脱骨为好。
  4. 将煮好的带肉骨头捞出,用手拆择下来,再撕成条状,与蒜酱同时上桌可食。
  特点:油香满口、丰满实惠。
  提示:1. 这款菜肴的用火,容易给人造成意向中的假象,就是原料越大就越应该用大火猛烧锅,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原料越大,其表面的烹饪温度越不易往里传导,里面不易传导温度,怎么能快速成熟?简单分析:当原料一接触高温的时候,其表面的蛋白质自然成熟形成外膜来阻碍温度向内传导,这样就延缓了成熟的速度。如果说我们就想始终用大火烧锅,那么原料表面的细胞膜自然就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其结果表面的肉质就会软糯如棉,失去原有的弹性,而里面的肉质还会坚挺,整个口感不好,从而削弱成品的质量。只有小火徐徐,使原料内外受热均匀,成熟一致,自然就提高了成品的质量。
  2. 这款菜肴的主要调料是吃肉时蘸的蒜酱,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蒜酱不仅提味,而且还有助于人体对肉品中的营养成分维生素B的吸收。正像人们说的那样“吃肉不吃蒜,营养损一半”。
  例三、膀蹄肉
  这款菜肴用料单一,做法简单,但人人喜爱。在寒冷的北方,每逢过大年时,家家饭桌上都少不了它。
  主料:猪膀蹄(部位不限,数量不定)1个。
  调料:葱姜块、精盐、酱油、味精等均适量。
  做法:1. 将猪膀蹄皮上的油泥刮净。根据锅的大小再决定是否改刀,或怎样改刀。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块状越多越好。
  2. 锅中放入猪膀蹄,添清水没过膀蹄,盖锅先大火烧开,后以小火为主将膀蹄煮烂捞出。
  3. 将膀蹄肉连肥带瘦一起切成大片码入深盘内,放上葱姜块,撒上精盐、味精,倒上酱油,置于蒸锅内透即成。
  特点: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满口。
  提示:1. 因这款菜肴的用火与“例二”相近,故不做赘语。
  2. 又因在回锅肉时需要调味,故在煮制时不必调味,这样可以保持猪肉原味的特色。
其他文献
人们说“吃在中国”,可见“中国菜”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和西方的菜相比,中国菜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对食品形状的精细加工,各类肉、水产品和蔬菜等,用各种讲究的刀法加工成块、丁、片、段、条、丝、丸、末、馅等形状,再进行熟制。而西方人吃东西没有这么细,大都是切成一大块,吃东西时用刀叉。而吃中国菜,只能用中国独有的筷子去夹食。其次是中国菜讲究色、香、味、形,而且也非常重视作料的搭配使用。一盘菜被烹饪得色
一墩墩的青菜,从地里拔了出来。秋天,蔬菜长得十分饱满。喜欢腌雪里蕻,用水洗净晾干,备好一只干净的腌菜坛盛放。一层层撒上盐,做成一坛过冬的素菜。还有绿色的球茎甘蓝,有的地方叫苤蓝,叶片椭圆、倒卵圆或近三角形,绿、深绿或紫色,叶面有蜡粉。其食用部分为肉质球茎,质脆嫩,可鲜食及腌制。  喜欢素食,却不是很久就喜欢。记得小时候,家前屋后种有菜地,但不是我们家的,看人家种的欢喜,也羡慕地想种。白菜萝卜吃起来
2013年是农历癸巳年,即蛇年。蛇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为餐中佳肴。我国各地素来有吃蛇的习惯,特别是广西、广东、福建一带。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畏庐琐记》中就有叙述“岭地盛席无不用蛇羹者”。现在,蛇肉烹饪方法就有焖、煎、炸、扣、蒸、炖、炒等10多种,并出现了一批颇有名气的蛇菜肴,如,“金针蛇丝”、“ 蛇肉火锅”、“ 龟蛇滋补汤”等,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在蛇年到来之际,将收集的一些蛇菜肴介绍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