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博物馆发展问题的思考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l98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近来,我国博物馆免费化开放趋势的逐步形成;这既促进该事业的蓬勃发展,又对此产生新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我国博物馆的现状、管理等方面研究,对其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提出新思考。
  关键词:新时期;博物馆;发展问题;思考
  
   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实施计划,从2008年起,中央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各省级综合博物馆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运营经费由政府财政支付。从2008年3月28日起首都博物馆等400多家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之前也有个别如湖北省博物馆先已免费后,部分省市公共博物馆也随后跟上。但是免费后的博物馆仍然存在并出现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一、博物馆的老问题与新挑战
  (一) 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博物馆2300余座,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博物馆规模较小,档次不高。目前中国所有的博物馆,文物藏品总数约2000万件, 从数量上看很可观;但2005年,全国博物馆观众仅1.5亿人次,与美国博物馆年观众达其人口总数的3倍相比,其差距尤其明显。正像朱凤瀚教授所言:“……像大英博物院、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它们都可以声称是全人类历史文明的收藏展示者,而不是英国的、法国的、美国的”,而“我们国家还没有一个世界级的博物馆。由此可见我国博物馆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很有限。没有能很好地促进博物馆社会文化功能的发挥。
  (二)我国大部分博物馆内部管理混乱,专业人才缺乏,经济状况窘迫几乎是每个博物馆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在2002年,全国文物系统1 500多个博物馆的总事业支出约17个亿,其中工资占了近7个亿,博物馆事业经费平均到每个馆只有60多万元/年。2001年,中央财政支持了中国历史博物馆10个项目,近5个亿还在支撑着国家博物馆一部分事业的运营,而国家博物馆甚至基本经费都依然短缺。
   (三)我国博物馆事业与社会进步及变化了的观众的需求仍然有很多的不适应性。我国的博物馆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目前国内很多博物馆基本上没有科研工作,更多的博物馆的科研工作则是一种自发的、无序无计划的研究人员的个人兴趣的状态。较大程度上浪费了这一社会资源。
   随着我国公共博物馆的陆续免费开放,公众文化权益逐步扩大,明显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井喷”式的客流量也让博物馆遭遇了尴尬。对博物馆形成了新的挑战。主要如下:
  (一)经费缺口巨大。除故宫博物院、陕西兵马俑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有限的几个博物馆经费充足外,全国文博系统几乎所有博物馆都处在囊中羞涩的状态中。一般国家拨给博物馆的经费,只能勉强维持最基本的办公费用,剩下的甚至连人员工资都不够,更别提开展文物保护和科研了,而且有些地方的拨款还有时拖欠。只能各博物馆自己想办法解决。收门票就是主要来源之一。但一免费,就更难以为继了。 
  (二)博物馆人才的极度缺乏。免费开放这一举措的逐步推广,几乎所有已经免费开放的博物馆都加大了人力投入。目前增投的人员,主要集中在展品和典籍的保护、参观秩序的维持等岗位上,但现有人员的配置仍然不足以应对免费开放过程中接踵而至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免费开放后瞬间超量观众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以及观众的高期待与博物馆实际服务水平的矛盾,都是一种挑战。
   (三)相应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我国目前关于文化的法律法规极不健全,现有的关于文化的法律只有《文物保护法》。而且许多博物馆规章制度也不健全、不完善。有的博物馆甚至还没有制订有关免费开放的各种安全工作预案和紧急处置办法,一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紧急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应对,后果难以设想。
   (四)博物馆管理难度加大。免费开放后,博物馆的观众量会成倍增加,博物馆的展览环境局促等系列问题的产生,以及管理难度急剧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如2007年11月6日,正式免费开放的湖北省博物馆,出现参观游客天天爆棚的景观。限定每天接纳游客5000人次的湖北省博物馆,接纳游客逼近1万人次!可想而知,当时博物馆管理难度有多大!
   中国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如何才能走得更好?
  二、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开创我国博物馆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首先,从经费来源上看,国外的博物馆有的是政府划拨充足的经费,有的是由特定的团体出资赞助经费。在我国,由于整体经济尚不发达,国家应该先去解决那些更迫切的问题。故也不能苛求政府全包博物馆的经费。由私人和社会团体出资赞助的博物馆类公共文化事业,目前还是非常少。这是我们发展阶段中必须的阶段。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以及个人,对文化的投入一定会越来越重视。许多博物馆也应广开门路,在发展文化产业外,借助社会企业、团体或个人,广泛筹集资金,采取联合办展等多种合作形式,互利互惠达到合作双方双赢结果,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还应积极宣传呼吁社会或个人对博物馆的文物捐赠。同时学习国外的文化政策,依托相关的基金会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进行运营。同时,在基金会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逐步完善基金会法律制度,加强对基金会及其运行项目的法律监督。已期达到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局面。
   其次,人才是博物馆的一个基本因素。博物馆工作者思想观念,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工作技能的低下,即使博物馆拥有先进的科学设备与装备,也只能是徒有其表,照样谈不上博物馆真正的科学发展。硬件系统较易建立,而软件系统却不是用金钱、财力所能购买来的。就博物馆自身而言,同时应该一要重视对馆内人员的培养、培训问题。积极参加国家文物局先后在成都、板仓、郑州、扬州、太原、泰安和咸阳建立起七个培训中心举办的多种专业学科的培训班,努力使博物馆在职人员业务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二要积极从各校相关专业引进专门人才。三要注重从社会上延揽多种有能力的相关人才。设立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博物馆发展战略目标,策划博物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规划。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则认为,在加大人力投入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改革、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人事制度改革等工作也至关重要。”只有如此,才能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
   再次,中国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后,怎样才能留住更多更成熟的观众,怎样才能让博物馆里的节目常出常新,让观众常进常新?答案当然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完善法规和制度保障。笔者认为:要加快文化立法进程,特别是文化事业促进法和文化产业促进法,在这两个基本的法的框架下,建立一些博物馆及相关行业法规,同时要完善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用制度创新永葆博物馆的社会活力。
   最后,免费之门打开后,如何应对剧增的参观人群,保证参观秩序?湖北省博物馆呼吁,过大的人流量给参展质量和文物保护都带来了压力,市民参观最好错开高峰时间时。可以学习辽宁省博物馆采取的“免费不免票”、限制每日参观人数、合理控制观众流量等方式,以确保观众的人身安全、文物安全和场馆设施设备安全,在避免观众过于集中的同时,各博物馆在实施免费开放之后仍然会接受团体预定,各机构或旅行社可以提前数天预约,确定参观时间,以便博物馆方面及时进行调控。博物馆在做好以上工作时,按照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要求,必须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措施。同时,对中央空调、恒温恒湿、安防、消防、电梯、照明、展柜等设施设备进行全面维护和检修,增设展馆应急照明系统;增设、增加导示牌、触摸屏、滚动式电子显示屏、电视机、轮椅、婴儿车、雨伞架、自动存包柜、擦鞋器、垃圾筒、咨询台、饮水机、休息座椅等设施,为观众提供一个宁静、高雅的参观环境。同时为观众参观提供全方位服务。博物馆还必须制订有关免费开放的各种安全工作预案,包括观众人流控制应急预案、开放过程中停电应急预案、人员疏散应急预案、安防应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观众意外伤病应急预案等;专门设立应急事件处理办公室和观众投诉接待室,随时解决免费开放,特别是免费开放之初游客大增而随时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
  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新建300座博物馆,也就是说总数将达到2600余座。博物馆种类不断丰富,功能增加;许多博物馆已建立了数字化博物馆。
  博物馆免费开放,只是一个开始。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绝不仅仅是让他们进入博物馆走马观花式地“看热闹”,而是要逐渐培养他们学会“看门道”,成为博物馆的“回头客”。免费午餐成为文化盛宴,才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最终目的,这需要博物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方式和手段,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
   博物馆已从以往服务精英文化的定位将转向大众文化,这有利于掌握公共资源的博物馆为更广大人民服务,同时也给博物馆带来压力。是压力更是动力。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前途一片光明,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正遇到了难得的发展环境并将取得更大的发展。反过来必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岳志坤.《略论博物馆的市场营销理念》,《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6年01期.
   [2] 苏东海.《论博物馆的现代化》,《中国博物馆》 , 1997年01期.
   [3] 吕军.《试论博物馆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博物馆》 , 2002年02期 .
   [4] 姚香勤.《中国博物馆社会化的新进程》,《中国博物馆》 ,2002年 03期.
   [5] 侯永锋.《免费引来如潮观众 博物馆打开免费之门后》, 《辽宁日报》,2008年04月15日.
   [6] 刘洪.《博物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若干思考》,《博物馆研究》 ,2007年 01期.
其他文献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大型年鉴,是关于中国当代实验艺术的重大事件、问题、现象、观念、作品、人物、理论等的各类文献的年度记录。以一年为单位,汇成综合信息,记录当年发生的相关事件和重要的艺术创作、艺术品和艺术家的状况。该年鉴属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项目,由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项目负责人朱青生教授担任年鉴主编。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完全从学术规范出发,不介入任何营利运作,尽
期刊
“小制作”项目始于2008年,在09年后半年渐渐淡出人们关注的视野,就在此文撰写前一天,我特地寻问该项目从未缺席的艺术家,“‘小制作’还有下文么?”他的回答是:“还要继续……”  “小制作”项目属杭州这样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所产生,参与此项目的大部分是刚刚从艺术院校毕业生活在杭州的年轻艺术家,甚至是在校学生。“小制作”项目的历次展览,都让人能够清晰的看到一种年轻化,低成本,高效率,展示场地不断变动的
期刊
《当代艺术与投资》:你平时创作之余有些什么爱好,喜欢做什么,和你的创作有关联吗?  李超:我的兴趣还是很广泛的,有时候甚至是矛盾的,我喜欢玩木器,香道,茶道,有些复古追古吧。我又很迷恋速度,刺激,我爱消费,我喜欢开快车,有时有很强烈的幻想,想象。爱看美国大片,刺激的,庸俗的我也喜欢,觉得带劲儿。骨子里还是想愉悦自我,喜欢传统的,安静的东西,会着意自我营造一种氛围和感觉。这些可能会不自觉地在创作中有
期刊
《梦幻之宴(历史上的菜单和当代艺术家)》是一个由四个不同分期组成的特别的画册,在2008年夏季资生堂艺廊举办的同名展览后出版。  《梦幻之宴》在过去和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筑起了一座桥梁,它将艺廊的空间转换成为一个宴会厅,邀请了一批精选的艺术家根据立松弘臣氏纵其一生收集的历史老菜单来激发灵感进行创作。  作为一个充满激情的收藏家,立松氏从青年时代就对美食产生兴趣,并自1553年起开始收集皇家和贵族的
期刊
近三年来我的研究一直聚焦于可被描述为经济与治理的神学系谱的那种东西。我试图展示当前经济与治理在社会生活一切领域上的支配,是在早几个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中,在——为协调单子论和三位一体——神学家把三位一体呈现为某种神圣的“经济”,作为上帝组织与治理神圣生命与被造世界的方式的时候,是如何取得(形成)其范式的。  正如人们彻底埋头于如此类型的计划时经常发生的那样,就在我认为自己已经得到结论的时候,一系列全新
期刊
黄专老师演讲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对艺术的政治观以及政治本身作了一个简明扼要但又非常清晰的梳理,下面我想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说到艺术政治观,实际上就是两个关键词“艺术”与“政治”及其之间关系的问题。我想,对此应该分两个层面加以辨析和理解,第一个层面:艺术与政治不是非同构的关系,这里面分两种情况,一是矛盾、紧张的关系,这里的政治是一个实体。不论体制,还是权力,包括国家、制度等。而当政治作为一个体
期刊
中国人讲政治问题常常习惯说我们的政党、我们的制度、我们的国家,但我想强调的是,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政治观,这个政治观不需要有任何普遍性的意义。什么叫“艺术政治观”,即它是关于艺术的政治观点,而不是关于政治的艺术观点,这个虽然有点拗口,但如果没有这个根本区分我们很容易把问题谈岔。第三点要说明的是,我本人既不是学者也不是理论家,所以这个谈话只可能讲一点自己的观点、想法,与任何理论、主义和党派立场无
期刊
北京  展期:2011年9月24日—11月13日    地点:北京魔金石空间  “没有空间的项目”试图勘探客体和它所承载的投射之间的差距,目的不是还原客体本身,而是甄别和理解围绕客体所建立的话语的基础。过去存在和广为流传的艺术样式和符号构成了艺术史的话语,我们希望认识这种话语是如何形成的,它满足了何种需要,又可能遮蔽了什么。项目尝试将自身置入这些艺术样式和实践的语境中,通过重复和模拟创作的方式和情
期刊
据悉,一间“现代美术馆”不久将在中国南部某家美术馆亮相,该馆整体重现了在现代主义历史上堪称开山之作的一次展览,其馆藏也均为当年展品的复制。对此我们均深感兴趣且拭目以待,并借此机会同瓦尔特·本雅明进行了一次访谈;当年他曾是复制艺术的主要倡导者,也是博物馆(美术馆)发展历程的见证人和观察员。    蔡影茜:在柏林的美国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大多数活动中都能看到你的名字,你本人也曾就复制的概念和美国艺术博物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调查研究结果作为基础和主要依据,结合实践,全面分析了互联网的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客观地分析了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阐述了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创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健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上网基本状况  为了了解目前大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接触、认知和利用情况,笔者设计并组织了一次对山东理工大学进行的专题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