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倦怠感 化解教师忧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表明,教师是当今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教师作为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群体,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最易产生职业倦怠。其形成因素大致有: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职业及个体特征因素。应对这种职业倦怠的措施主要有: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培养健康人格等。
  关键词: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对策
  教师是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群体,职业倦怠在所难免。针对职业倦怠(jobburnout)在教师群体中的诠释可以有以下几个关注点。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教师抽样调查,显示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环境较为封闭落后,加之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等方面的原因,农村教师成为职业倦怠这一心理疾患的高发人群。我作为农村中学一线教师,感受颇深,本文就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作尝试性探析。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
  当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身体方面,农村高中教师课业负担重,有的语文、数学教师带三个班,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他们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11点多才能休息,疲劳、焦虑、郁闷、忙碌是常有的感觉。2.工作方面,情绪低落,对工作缺乏热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进而自卑、封闭、厌恶工作或工作效率下降,缺勤和随意请假的倾向增加。有严重的会产生一种罪恶感,想逃避责任却又觉得不应该,觉得自己无法教给学生有价值的东西。3.个人价值方面,感觉自己付出不少,但成绩不大,自我效能感低,对自我的评价和价值取向均降低,不再积极敏感地关注教育和教学的效能,对教育事业失去信心。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
  1.社会原因
  (1)城乡差距大。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乡村中小学大多分布在村庄里,导致学校里教师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再加上教师的年龄结构和人数的关系,大多教师都长期处于一种冷漠压抑的环境中。还有,对于一些女性教师来说安全和婚嫁也是大问题,从而导致农村学校教师进不去、留不住的现象比较严重。
  (2)学生难管教。随着外出务工的增多,生活条件的提高,有能力将孩子带出去在城市中就读的家庭越来越多。对于没有进城就读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就会有一部分基础素质低、文化底子差的学生,这也是教师管理中遇到的大问题。对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养尊处优,教师管教多了就与教师顶撞或者是发生肢体冲突,让教师精神受挫,失去信心,渐渐失去工作的原动力。
  (3)职业收入过低,待遇较差,中高级教师城乡配置不平衡。据调查,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不到城市的70%。虽然有“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的法律规定,但许多农村地区尚未真正得到落实。据2007年《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全国小学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为48.2%,城市高于农村9.5个百分点。贵州、陕西农村小学中高级职务教师比例均低于30%,城市高于农村15个百分点以上。有些老教师快到退休了,还没有评上中级职称,有的即使评上了中级职称,也因为岗位指标的限制,没有被聘上。
  2.学校原因
  农村中小学教师所处工作环境比较封闭和艰苦,一部分学校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温馨和谐的人文氛围不浓,教师的心理问题长期不能得到缓释,从而产生工作枯燥乏味的感觉。
  3.自身原因
  教师职业本身就是一个体力加脑力的劳动职业,容易感到个人付出很多,但未获得相应的回报,经常处于一种收支不平衡的状态,逐渐导致工作热情下降,情绪低落。并且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教师因工作原因不能及时处理家庭事务,为婚姻、房子、子女等烦扰,又缺乏主动寻求有效疏导和合理宣泄的机会等,都会导致工作热情衰减,从而产生倦怠。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理论解释
  1.社会比较理论,采用上位对照的个体将曾经打败过他们或在某一方面比他们优秀的人视为对手,这种方式使他们更消极地评价自己,并增长他们的嫉妒和挫折的感觉。采用下位识别的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与那些经受挫折、表现很差的人很相似,并认为自己将与他们具有相似的未来,很显然,这将引发他们消极的情绪体验。
  2.资源守恒理论,资源的损失会产生不安,当工作所需的资源耗尽率大于补充率时,会产生倦怠。教师失去特定的资源,或已有资源不足以应付需求,或投入的资源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时,倦怠产生。
  3.组织支持理论,组织支持指来源于组织内部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包括对成员的关怀照顾,倾听抱怨,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帮助,并且公平地对待他们。相反,在受到不公平的工作部署时缺乏组织的支持,则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四、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组织管理支持对学校管理者来说,一是要尊重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创造性特征,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尊重、信任、关爱每一位教师,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制度保障。要舍得投入,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考查的机会。公正、科学、合理、动态地评价教师的业绩,使每位教师拥有被关爱的集体归属感。二是学校要丰富教职工课余文化生活,使每位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其中,在团结、和谐、快乐的集体生活中让每一位教职工享受集体的温暖、彼此的激励和精神的愉悦。
  2.尽量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近些年,国家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然而,由于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庞大,教师工资的增长缓慢。国家应该加大工资的倾斜力度,多向贫困偏远山区投入,真正落实“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承诺,让广大教师无经济上的忧虑,安心工作。虽然投入也不可能太多,但有助于趋向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均衡发展。
  3.加强自我心理保健,改变职业价值观。管子《心术》中说:“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运用心理策略来影响心理状态,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水平,告别职业倦怠。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得到回报的方式实际上不止物质回报这一种途径,师生间在文化知识和道德情操方面的精神交流、情感融通,学生的人格成长、学业进步,进而对社会作出贡献,都是教师生命意义的体现。
  因此,作为教师要注意保持乐观向上的情趣,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培养给自己带来欢乐和满足感的兴趣爱好,试着在单一的工作环境中寻找多样化,合理确定自己有能力实现的并且符合实际的目标等。逐渐开启老化生锈的心灵之窗,让生活的阳光照射心房,心理自然会绿意盎然。惟其如此,农村教师自然能享受到这份闪光事业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等.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04).
  [2]杨秀玉.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大杨乡杨汉高中)
  ?誗编辑 董慧红
其他文献
摘 要:不同的人心目中的好老师显然是不同的,有的具体,有的抽象,但是,概括地说是有一个能让人具体感知的“样子”,那就是有梦想、有爱心和有能力,即有自己的人生梦想、精神追求,是学生心目中温柔的天使,而且具有尽职尽责的能力。  关键词:梦想;爱心;能力  对于“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得到的结果是:好老师热情、耐心、公正、不偏心、虚心、平易近人;以身作则,学识渊博、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四基”,即:“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此,数学活动经验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而且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  一、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解题者对题目进行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魅力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需要数学教师不断地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探究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发展,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彰显,因此,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正确地且有创见地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学习的最佳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习方法;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妙解文题,激发兴趣  师:课题中“跨越”是什么意思?  生:跨过去。  师:你能做个跨越的动作吗?(生离开座位跑跳步跨了一大步)  师:(微笑着)你很了不起,不但知道意思,还能做出动作。谁知道“海峡”指哪个海峡?  生:台湾海峡。  师:为什么说是“生命桥”呢?  生:可能和生命有关。  师:用木头做的桥叫(木桥);用石头、水泥和钢筋筑的桥叫(石桥);树搭在河上供人们通过的桥叫(独木桥)。  
摘 要: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同时,也要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技巧。  关键词:小学拼音教学;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教师要注重语文拼音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玩要精彩 学要轻松”为宗旨,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拼音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一般学生在刚刚进入小学时,因年龄小,所以,学习汉语
摘 要: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基调;品析“文眼”,巧施技巧;创设情境,激情引读。学生只有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次品读,才能真正体会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会文;个性体验  崔峦老师曾撰文指出:“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朗朗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每遇到新的问题都会反思教学行为,从而得出几点心得体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醒教师理论和教学实践要有机结合;教师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反思中不断总结,不断加深对教育原理的理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修正自我、重塑自我。  关键词:教师;反思;成长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有教育理论修养,具备教育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
空间观念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作为六年级上册的一节几何课,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架起了桥梁,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高效的数学课堂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45分钟;导入;教学方法;评价  长久以来,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一直都是我们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过程,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所想要实现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优化数学课堂结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