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听信谗言错失重臣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06126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熙执政期间,抗沙俄、平三藩、打噶尔丹,桩桩件件无不扬眉吐气。而这一切离不开天才军事家戴梓的功劳。戴梓发明的军火武器给了康熙无往不胜的力量,也正是有了如此过硬的军事装备,康熙才能平定四方,八方来贺。
  戴梓幼年经常随父亲出入军营,对火器研究极为着迷,少年时就造出了多种火器,后来又研制出了二十八连珠火铳。这种火铳设计巧妙,外形很像琵琶,能连续射击28发子弹,可射击百步之外,威力和优越性远超当时世界强国的同类火器。可惜由于特殊原因,这种火铳没有流行开来,白白浪费了提高清朝国力的机会。
  不过,戴梓没有放弃,他后来发明的一系列火器还成功引起了西方人的注意。西方人听说后,纷纷来投石问路:荷兰使者给康熙进献了一支“蟠肠鸟枪”,并把它夸得天花乱坠。康熙嗤之以鼻:“在我们大清朝,这玩意儿多得去了,过几天我送你十支。”荷兰使者前脚离开,康熙后脚就把戴梓召进宫,命他十天内仿制十支同样的枪。戴梓不负众望,十天后将十支枪如约交到荷兰使者手里。使者大为吃惊:清朝如此强大,断不是我辈能够征服的,最后心惊胆战地回去复命了。接着,西班牙和葡萄牙使者上阵。他们向康熙进贡了大炮“佛朗机”。康熙依旧不屑一顾,暗地里命戴梓用五天时间让他们开开眼。五天后,戴梓制造出一个新的“佛朗机”,使者瞠目结舌,心服口服。
  若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戴梓想必能发明出更多领先世界的武器,并靠此来对抗西方国家的蠢蠢欲动。只可惜,历史在这时转了个弯。
  1687年,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成了康熙的老师。他自认为比利时科技实力雄厚,在和康熙的一次谈话中得意地说:“我知道一种“冲天炮”,只有比利时人才能造出来,它威力无穷,杀伤力巨大,所到之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这种炮是你们大清闻所未闻的吧?”康熙听了闷闷不乐,说南怀仁别吹牛,造一个给朕看看。结果南怀仁鼓捣了一年,什么也没造出来。
  接着,康熙把戴梓找来让他造,戴梓仅仅用了八天就把这种“冲天炮”造出来了。它“子在母腹,母送子出,从天而降,片片碎裂,锐不可当”。康熙现场观摩,兴奋异常,不仅将戴梓的名字刻在大炮身上,还给它赐名“威远大将军炮”。此炮的问世使清朝的军事力量有了质的飞跃。在之后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役中,子母炮发挥了重要作用。
  戴梓受到了嘉奖,心情很爽,南怀仁却恨得咬牙切齿。作为康熙的老师,他丢尽了脸面,发下宏愿要除掉戴梓,在康熙面前挽回面子。
  南怀仁于是串通他人对戴梓“交谋倾之”,诬陷他私通东洋。没想到,一时糊涂的康熙听信谗言,将戴梓削职后发配到盛京(今沈阳)。从此,戴梓家境败落,过了三十多年“鬻书画卖文自给,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的日子,直到1704年才遇赦回乡,后在貧困交加中去世。
  戴梓被流放后,大清的军事力量日渐衰微,故步自封,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不得不说,戴梓之死是中国兵器史上的一大遗憾。若不是康熙听信谗言,以戴梓的才华想必能为大清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不仅是戴梓的遗憾,也是历史的遗憾。适隆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张之洞担任两江总督时,麾下名士云集,曾因弹劾李鸿章被慈禧连降五级而名震朝野的梁鼎芬就是他的幕僚。一天,张之洞忽然来了雅兴,想游焦山(在今江苏镇江,在古代即为名胜),就命梁鼎芬等人随行。  小船优哉游哉地抵达焦山时,天边已显夕阳红。也许是由于旅途劳累,张之洞对梁鼎芬等人说道: “我有点儿困了,想睡一觉,你们上去吧。”于是,随从一行由梁鼎芬带路,前往海西庵看奇石。  海西庵是梁鼎芬当年被革职后的读书处
一  提起岑参,很多人脑子里都会冒出他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对他本人的经历不一定了解,尤其是他两度出塞的那段岁月。  汉语里有个词语叫“富贵”,有钱叫“富”,有权叫“贵”。只富不贵、只贵不富都不是理想状态,要不为何把这两个字连用呢?岑参就属于“只贵不富”的情况。  他的曾祖父岑文本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伯祖父岑长倩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堂伯父岑羲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
电視剧《锦绣未央》中,大反派南安王拓跋余不仅性格阴郁,手段也非常毒辣,为了能够继承北魏皇位煞费苦心。临近剧终的时候,这位工于心计的王爷终于摸到了皇帝的宝座,却又在男女主角的联手出击下,失败而亡。其实在历史上,短暂继位的南安王僅仅是一个提线木偶,而在剧中不怎么显眼的太监才是狠角色。  公元452年,北魏宦官宗爱因故陷害太子,导致太子忧愤而死,太武帝事后才渐渐发现太子的冤屈。宗爱担心太武帝追究起来,诛
电影《妖猫传》中,日本僧人空海吸粉无数。那么,日本历史上真有空海这个人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不仅和白居易生活在同一个时期,还真的去过长安。  空海出身很好,父亲是个地方长官,母亲是个豪门千金。受家庭熏陶,空海自幼熟读《诗经》《论语》,15岁就到奈良学习汉学,18岁时就已通读汉籍进入日本国立大学。如果他顺利毕业,将来在地方政府谋个一官半职一定不成问题,可有一天,他偶然遇到了一位宣讲佛法的大师,便毅然决
西汉初年,很多刘姓子孙都被封了王,他们有的是凭借战功,有的是凭借和刘邦亲近的血缘关系。刘泽却是个例外,他虽然有功劳,可功劳不够大;他虽然是刘邦的本家,可只是远房亲戚,他当上王爷的代价堪称史上最划算。  刘泽跟刘邦共有一个祖宗,可也就只是这样而已。在追随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谁也不知道刘泽究竟出过多少力,反正在刘邦登上高位以后,刘泽只是做了郎中。不过,出人头地的机会还是有的。刘邦当上皇帝不久,一个昔日
当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突然改变了原来的模样,你还能淡定地读完它们吗?是不是觉得它们竟然有些诡异的和谐……  在天愿作比翼鸟  大难临头各自飞  原句: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小编吐槽:不得不说,你们两个真般  劝君更尽一杯酒  从此萧郎是路人  原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杜甫、王维等人的名字一出,大家一定会忍不住惊呼:大诗人!大人物!知道知道。但提起这几个唐朝人的名字:董庭兰、杜少府、元二、岑夫子、丹丘生……可能很多人脑海里会停顿一下:这几位是谁?容我想想……  的确,后面这几位和李白、杜甫比起来不算出名,甚至可以说都是小人物。但无意之中,他们蹭了几首唐诗的热点,被几个知名诗人搞了个植入,结果一下子蹭得妇孺皆知,名垂千古。  董庭兰严格说不算小
先周历史上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周文王的爷爷、周族首领古公亶(dǎn)父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跳过了自己的大儿子、二儿子,选择了三儿子季历来继承王位。据说,古公这样做不是因为季历多么贤明,而是因为季历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有“圣瑞”之样,而且古公有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周文王名昌)乎?”明确表达了将来要传位给周文王的意愿。而这时的周文王年纪尚幼,显然不可能有什么圣瑞之象、贤圣之兆。事实究
俗话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皇家公主自带的政治资源往往令达官贵人趋之若鹜,而公主的婚事又能为皇家笼络一位门当户对的重臣,可谓一件双赢的喜事。  不过,公主的婚事到明朝有了不小的变化。朱元璋时期,公侯们还有迎娶公主的机会,朱棣登基后,公主的择偶条件便有了户籍限制,其中以北京户口最优越。到了明朝中晚期,明廷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威胁朱家王朝的统治,索性让公主与平民或中下级官员家的子弟联姻,但这样一来新的问题
潘金莲说“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后,武松如何让潘金莲知难而退又不至于闹僵?  神回复:嫂嫂,我刚吃了头孢。  崇祯这么勤政,为什么明朝仍然亡了?  神回复:你有没有过考试前通宵复习,但最后还是挂科了的经历?  有哪些词和句子是你小时候一开始理解错的?  神回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后来才知道是“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的意思。  既然颜值如此重要,为何人们对整容抱有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