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即位另有隐情?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ock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周历史上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周文王的爷爷、周族首领古公亶(dǎn)父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跳过了自己的大儿子、二儿子,选择了三儿子季历来继承王位。据说,古公这样做不是因为季历多么贤明,而是因为季历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有“圣瑞”之样,而且古公有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周文王名昌)乎?”明确表达了将来要传位给周文王的意愿。而这时的周文王年纪尚幼,显然不可能有什么圣瑞之象、贤圣之兆。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因为周文王的出身直接关乎着周族、甚至后来的周王朝的崛起。
  周文王能当继承人的原因早在《诗经》中就已说明:周文王的母亲“自彼殷商,来嫁于周……生此文王。”这首诗指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便是周文王的母亲、季历的妻子是来自殷商的贵族之女,季历与妻子的结合标志着周族与殷商的联姻,而这种联姻极有可能是政治联姻,目的是加强两族之间的联系。
  周族在古公之前,一直是比较弱小的部族,经常受到戎狄的侵扰,连所像样的房屋建筑都没有,后来古公将周族迁徙到岐山之后,才有了较大改观。而古公时期的周族要发展,联结或者依靠当时强大的势力是一个很有必要的选择,而当时的“大邦”殷商自然是周族想要依靠的对象。
  后来,周族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真的促成了周族和殷商的联姻,使殷商一个贵族之女嫁给季历为妻,并生下了儿子周文王。这样一来,周文王的身份就不单是周族贵族这么简单了,他成了集周与殷商双方贵族之血的人。也就是说,周文王从出生开始,便被认为是殷商贵族之人,从而享受到相应的政治待遇,而这个待遇则能够带动周族飞速发展。
  所以古公断言周文王从小就“圣瑞”,其原因便是看到了他这一特殊身份,才决定将周族首领之位传给周文王的父亲季历,以便为将来周文王即位做铺垫。日后,周文王就可以通过其特殊身份与特权,依靠殷商这一强大的外援,帮助周族发展。
  而事實果然不出古公预料。这桩政治联姻在周文王即位之前就已经对周族产生了良好影响,首先便是周族军事力量的快速强大,从原先饱受戎狄侵扰、不得不迁徙,到季历在位之时对戎狄战争的一连串胜利—这在之前都是不可想象的。周文王的老爸季历也因此立了大功,为传位给儿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位后的周文王也吸取父亲的经验教训,在顺从殷商的同时不断发展自身势力。
  而且,尝到甜头的周文王自己也娶了一位殷商的贵族之女,更是强化了周族和殷商的联合关系,为周族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为日后周族推翻殷商、建立周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周文王上位其实是周族为自身发展而精心运营的一项政治活动,所谓的周文王天生“圣瑞”只是掩人耳目罢了。
  编 辑/夏 涵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爱德华·吉恩成了杀人犯,后来他的故事被改编成《沉默的羔羊》《德州电锯杀人狂》《精神病患者》《惊魂记》等多部经典电影。然而,这个残忍的杀人犯在现实生活里却是个相当安静、内向甚至害羞的人。  吉恩出生于1906年,童年时,全家搬到威斯康辛州的平原镇。他的父亲是个酒鬼,母亲是个狂热的天主教教徒,他还有一个哥哥。他们家有一个贫瘠的农场,位于很偏远的乡间,吉恩一家在穷困的日子里挣扎。
那年桃花盛开,玲珑被乱匪绑入花轿,押往山寨。  行至半路,只见晏梁斜倚在树上,云淡风轻地开口说:“放了这位姑娘。”他是陈国将军,奉旨前来剿匪,恰巧救了她。春光明媚,璧人如画,一段良缘顺理成章。  成亲之后,晏梁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有人说将军夫人命里克夫,玲珑置若罔闻,暗自愣怔良久。她为晏梁遍请名医,忧心地说:“不该是这样的。”“夫人以为该是怎样?”晏梁的眼神有些悲凉,让她不敢直视。  当年玲珑落难
现代文明中,“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要洗手”是基本卫生习惯,因为人们都知道,病原微生物无处不在。这一常识在三百多年前却是一项空白,直到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安东尼·列文虎克出现。  1632年,列文虎克出生在荷兰代尔夫特,因父亲早逝,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困顿的生活让他没有机会上学,他刚满16岁就为了谋生去一家布店当学徒。五年后,他终于开起一间自己的裁缝铺。可裁缝铺的生意十分冷清,只能勉强维
张之洞担任两江总督时,麾下名士云集,曾因弹劾李鸿章被慈禧连降五级而名震朝野的梁鼎芬就是他的幕僚。一天,张之洞忽然来了雅兴,想游焦山(在今江苏镇江,在古代即为名胜),就命梁鼎芬等人随行。  小船优哉游哉地抵达焦山时,天边已显夕阳红。也许是由于旅途劳累,张之洞对梁鼎芬等人说道: “我有点儿困了,想睡一觉,你们上去吧。”于是,随从一行由梁鼎芬带路,前往海西庵看奇石。  海西庵是梁鼎芬当年被革职后的读书处
一  提起岑参,很多人脑子里都会冒出他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对他本人的经历不一定了解,尤其是他两度出塞的那段岁月。  汉语里有个词语叫“富贵”,有钱叫“富”,有权叫“贵”。只富不贵、只贵不富都不是理想状态,要不为何把这两个字连用呢?岑参就属于“只贵不富”的情况。  他的曾祖父岑文本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伯祖父岑长倩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堂伯父岑羲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
电視剧《锦绣未央》中,大反派南安王拓跋余不仅性格阴郁,手段也非常毒辣,为了能够继承北魏皇位煞费苦心。临近剧终的时候,这位工于心计的王爷终于摸到了皇帝的宝座,却又在男女主角的联手出击下,失败而亡。其实在历史上,短暂继位的南安王僅仅是一个提线木偶,而在剧中不怎么显眼的太监才是狠角色。  公元452年,北魏宦官宗爱因故陷害太子,导致太子忧愤而死,太武帝事后才渐渐发现太子的冤屈。宗爱担心太武帝追究起来,诛
电影《妖猫传》中,日本僧人空海吸粉无数。那么,日本历史上真有空海这个人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不仅和白居易生活在同一个时期,还真的去过长安。  空海出身很好,父亲是个地方长官,母亲是个豪门千金。受家庭熏陶,空海自幼熟读《诗经》《论语》,15岁就到奈良学习汉学,18岁时就已通读汉籍进入日本国立大学。如果他顺利毕业,将来在地方政府谋个一官半职一定不成问题,可有一天,他偶然遇到了一位宣讲佛法的大师,便毅然决
西汉初年,很多刘姓子孙都被封了王,他们有的是凭借战功,有的是凭借和刘邦亲近的血缘关系。刘泽却是个例外,他虽然有功劳,可功劳不够大;他虽然是刘邦的本家,可只是远房亲戚,他当上王爷的代价堪称史上最划算。  刘泽跟刘邦共有一个祖宗,可也就只是这样而已。在追随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谁也不知道刘泽究竟出过多少力,反正在刘邦登上高位以后,刘泽只是做了郎中。不过,出人头地的机会还是有的。刘邦当上皇帝不久,一个昔日
当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突然改变了原来的模样,你还能淡定地读完它们吗?是不是觉得它们竟然有些诡异的和谐……  在天愿作比翼鸟  大难临头各自飞  原句: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小编吐槽:不得不说,你们两个真般  劝君更尽一杯酒  从此萧郎是路人  原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杜甫、王维等人的名字一出,大家一定会忍不住惊呼:大诗人!大人物!知道知道。但提起这几个唐朝人的名字:董庭兰、杜少府、元二、岑夫子、丹丘生……可能很多人脑海里会停顿一下:这几位是谁?容我想想……  的确,后面这几位和李白、杜甫比起来不算出名,甚至可以说都是小人物。但无意之中,他们蹭了几首唐诗的热点,被几个知名诗人搞了个植入,结果一下子蹭得妇孺皆知,名垂千古。  董庭兰严格说不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