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做中学”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组织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es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中学”是我国于2001年启動的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改革的重要项目,更加符合学生的生命需求,便于学生积极融会贯通,及时内化所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做中学”活动来优化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促使小学生在概念分析中实现全面进步。本文将从充分利用教学工具,为“做中学”教学提供工具支持;组织问题解决活动,落实“做中学”理念;丰富动手操作活动,优化学生直观体验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在概念教学中落实“做中学”理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做中学”;概念教学;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45-01
  数学学科一直都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科目,虽然承担着开发学生智力、优化学生思维结构的重任,但是却由于本学科所存在的抽象度高、理论性强等现实问题而导致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心生排斥之意,导致学生不仅无法及时优化自身的思维结构,反而还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心理。其中,数学概念的抽象度尤甚,且小学生习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获取概念知识,导致小学生在数学概念学习中备受冲击,学习效能感很低。对此,新课改提出了以生为本、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与教育规律的要求,而基于小学生善于从直观认知提炼抽象理论的成长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则可积极落实“做中学”理论,以便不断优化数学概念教学,深化学生的概念理解。
  一、充分利用教学工具,为“做中学”教学提供工具支持
  教学工具是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而使用的器具、设备,更易于小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促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工具,助力学生所展开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其在工具的支持下突破认知障碍,有效生成数学概念。
  就如在“确定位置”一课教学中,小学生就要学习数对这一数学概念,并积极利用数对概念去描述事物的具体位置,从而积极优化自身的空间观念。在本课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座位安排引导学生学习了第几行、第几列的概念描述方法,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数对”这一数学概念,希望小学生可以积极展开数学探索。然后,笔者再利用“数对迷宫”这一游戏道具引导小学生使用“第几行、第几列”这一数对知识玩迷宫游戏,借助这一娱乐性工具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了“数对”概念的表达方式,希望小学生可以积极展开数学探索,巩固自己的概念理解。如此,学生则可直观把握“数对”的内涵,优化数学学习方法。
  二、组织问题解决活动,落实“做中学”理念
  问题解决活动是落实“做中学”理念的基本方式,一般是由小学数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由小学生自主搜索、探究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过程,包含一定的认知分析、技能应用与知识迁移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问题解决活动,据此落实“做中学”理念,全面优化小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确保小学生可以解决现实问题,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丰富小学生的解题经验,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做准备。
  就如在“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教学中,小学生就要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相关计算过程,而为了优化小学生的数感,笔者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了几个数学问题,以便小学生积极解题,丰富解题经验,具体问题如下:
  问题1:小兰的身高是156厘米,小红的身高是1.62米,请问小红比小兰高多少?
  问题2:小明的家与学校相距1.35千米,小萌的家与学校相距离1.03千米,请问谁的家离学校更近?
  问题3:小吴到文具店购买了一支单价为5元的笔记本,一支单价为2.05元的铅笔,请问一共花了多少钱?
  这几个问题围绕“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知识展开,需要小学生积极应用小数加减法算法与算则完成解题任务,便于学生灵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丰富动手操作活动,优化学生直观体验
  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是指学习主体通过形象的外在行为来探究抽象知识的学习活动,关系着小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是优化数学概念教学效果的必要之路,符合“做中学”理论看重学生实践经验的基本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丰富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经验,引导小学生展开直观探索,促使小学生在和谐、开放的数学教学空间内把握数学概念的内涵与本质。
  就如在“统计”一课教学中,小学生就需学习折线统计图知识,灵活使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某个事物的变动趋势。在本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动手实践任务,即用折线统计图来描述自己在本学期内数学成绩的变动趋势,客观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这一实践任务便于小学生积极将统计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还可让小学生客观反思数学学习过程,可以综合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动手操作能力,优化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概念教学是帮助学生打牢根基、培养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基础条件,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优化概念教学结构,积极丰富“做中学”活动,促使小学生在实践应用中生成概念意义,优化小学生的思维发育。
  参考文献:
  [1]汪兴军.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解析[J].学周刊,2018(35):55-56.
  [2]黄健华.浅谈小学数学概念生成的智慧[J].名师在线,2018(34):62-63.
其他文献
摘 要 英语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课堂管理的有效建设对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实践,立足于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建立适应于学生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纪律、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构建新颖的英语广角等手段,营造一个高效的课堂学习环境,进而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管理;教学目标;英语课堂  中图
摘 要 在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进步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被提出,主张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以他们的需求和特点为出发点,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体现为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尊重小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小学班主任应认识到传统管理手段的不足,掌握以人为本理念的精髓,并运用到实践工作中,提高班级管理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理念;小学;班主任管理  中
摘 要新课改实施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分层教学作为因材施教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不同程度的发展,进而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本文在阐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深层次分析了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课堂建设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堂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016
摘 要 足球作为一项影响力广泛的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众多的爱好者。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爱好,不仅仅能够符合寓教于乐的教学要求,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能力,还可以为我国的足球体育水平选拔出更多的人才,有利于整个足球行业的进步。本文通过对初中体育足球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定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对相关人员产生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初中体育;足球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小学是学生从具象思维朝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对数学中抽象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吃力,从而让学生对小学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然而,信息技术作为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有力工具,能够广泛应用到教学当中。因此,文中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随着新课程改革,我国对初中生除了注重智育发展以外,更加关注的是初中生的德、智、体、美共同发展。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保健知识进行提升,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教学中。本文就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意义与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教育;体育;体育游戏 
摘 要小学低年级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难度,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懵懂时期,任何经历、经验非常少,但该时期正是德育教育最佳时期。所以,小学低年级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三观尚未形成,班主任如何与德育课程相结合,合理开展班级德育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文章针对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深入探讨,希望能够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发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素质教育,物理是具备较强生活元素的自然学科,通过物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教学是物理学习中的主要方式,如何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值得广大物理教师深入挖掘。  关键词 物理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O514,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9-002
摘 要 本文以函数最值的定义和性质解决近阶段的一些模拟题和浙江的高考真题为例,说明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寻找最初的本源——数学概念,使其在在解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解题效率。  关键词 函数最值;数学概念;不等式;必要性先行  中图分类号:O1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150-03  数学概念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下面从函数最值的定义和性
摘 要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識都是比较简单,小学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如果想要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或者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需要教师多在课堂中展示数学学科的魅力,让学生在数学的天地中能发现很多未解的奥秘,能感受到在数学学科才能感受到的独特魅力。在这个学习阶段,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也需要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和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且教师可以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