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c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为了全面贯彻新课改教学要求,实现经济法教学的最大目标,教师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利用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方法具有较好的教学意义。本文主要就经济法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应用效果;分析阐述
  D912.29-4
  经济法教学时法学的主要教学课程,也是法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对学生的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经济法学习成绩,增加学生对经济法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利用任务驱动教学具有较好的教学意义,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经济法教学的最大目标。
  1、经济法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
  1.1经济法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准备阶段
  为了保证经济法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的有效性,首先要增加对经济法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准备阶段关注度,给出满足当下经济法教学要求的任务,保证学生可以接受任务并良好的实行。教师在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进行经济法教学时,首先可以利用情境问题的建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与经济法知识相关的内容,贯穿到整个任务中,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增加对知识的认识,掌握重点难点知识,提高自身的经济法学习能力。经济法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教学准则。其一,教师要保证任 内容和知识点选择的合理性。其二, 教师于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性和实际意义。其三,要保证任务驱动教学的层次性和创新性,增加任务驱动不同环节的吸引力,来博得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1.2经济法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任务的分解是经济法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关系着经济法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任务驱動教学进行准备,在准备的基础上,保证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性和创新性,对任务进行分解你,把一项大任务划分为不同的小任务,保证学生可以良好的对不同任务进行执行。教师在利用驱动教学方法机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多美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任务驱动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指导,把任务驱动教学的不同板块在多美媒体信息平台进行显示,增加任务驱动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对经济法知识进行任务的构建和划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 信息技术,把整体任务目标进行不同板块的划分,增加学生对任务理解。学生可以依据大屏幕来对 划分的不同任务进行观察,对不同板块的经济法知识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也可以降低经济法教学的难度,增加学生对 不同知识的理解度和掌握度,实现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1.3经济法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施环节
  对于经济法教学来说, 教师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建立合理化的任务教学目标后,要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教学,来完善经济法教学的新课程教学要求。 教师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对任务驱动教学的经济法知识进行讲授,增加任务中新知识和旧知识得联系性,带来学生进行旧知识的回忆和复习,引出新的学习知识。其次,教师在讲授完毕后,要经济法的新知识和旧知识贯穿到任务中,增加经济法知识和任务的联系性。教师在进行知识任务布置时,可以适当的夹杂就知识,但要注意的是以新知识为主。其次,教师要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引导学生独立的完成任务,在任务进程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经济法重点和难点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在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进行经济法教学时,要倡导协作学习理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任务完成能力进行分组学习,保证任务驱动教学的有效性,增加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性,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度,实现现代化经济法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2、经济法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效果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活动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满足大当下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首先站在经济法角度来说,经济法知识与法律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压力。其次,教师利用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经济法学习成绩较不乐观。教师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改变这一教学弊端,教师在 建立合理任务的基础上,把经济法学习知识与任务紧密关联,。学生在进行任务实践时,就可以进行经济法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了传统单一的课堂机械学习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刘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增加学生之间的协作性,提高了之间的协作能力,满足当下素质教育要求,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报效社会。
  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当下教育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机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保证任务内容不布置的合理性,增加任务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创设具有吸引力的任务环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任务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增加任务驱动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翔,丁琪,李佩. 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3):76-78.
  [2]孙冬梅.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2011,(11):48-50.
  [3]吴艳华. 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探索,2010,(05):80-81.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主要探索了交通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建设,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设计、实践任务设立、实践条件准备等方面对交通信息技术实践课程进行了探讨,在实践任务安排中让学生对于交通信息技术基本理论有更加清晰牢固的认识,提高实践要求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交通信息技术;应用型;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5211C282)  TP3-4  交通
摘要: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文就如何在高中阶段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一点我们的看法。  关键词: 创新精神;观察能力的培养;实验能力培养  G623.8  化学科在中学阶段诸门学科中最凸现的特点是,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之认识物质及变化规律、培养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逐
摘要: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是师生双方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也是良好教育、和谐教育的内在需求。英语是一门用来进行交流会话的基础学科,由于家长的认同和社会的需求,在中学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师生关系状况的好坏对英语教学质量影响力也比其它学科强,也决定着学生能否学的好,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可以说师生良好关系的构建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
摘要:生态价值观是指通过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情感,从而愿意通过周围的生态环境去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着诸多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认识,培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从而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及情感价值观念。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策略  G633.3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育观念也随之更新,教学不再仅仅停留于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而是将教学转化为素质及能力的提升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努力钻研不断探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学生的数学品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小学三年级正是培养学生数学品质的关键节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品质;三年级教学;培养策略  G623.5  隨着新课改的实
摘要: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对教育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以此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本文先阐述了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原则,接着提出了中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策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教育  G633.6  情感教育在教育发展史上的历史很是久远,人们对情感教育的认识并没有统一的认